哲学是人幸福生活的仆人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求哲学合理的存在方式,是今天困扰人们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此问题上,最为根本的是如何理解哲学与生活的真实关系,即回答哲学究竟应成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主人"还是"仆人"。在哲学史上,以传统形而上学为代表的哲学形态长期以来把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宰"作为哲学的使命,其结果导致了人的思想和生活的抽象化。这是哲学陷入深层困境、人的思想和生活陷入深重灾难的重要根源。抛弃和摆脱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人"的欲望,甘心成为"幸福生活的仆人",这是哲学的重大觉醒,也是兑现它为人类服务诺言的基本前提。
其他文献
本刊 2 0 0 2年第 19期综合题新编选登 4 9在解答中有误 ,第 (2 )问中的正确答案是bn=| 2n - 6 | ,而不是bn=2n - 6 ,并且这一结果影响了第 (3)问 .若把题目中的条件bn=|Bn +1Bn|改为bn=Bn+1Bn(
期刊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5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暨第14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讨会于2003年3月26日至28日在古城扬州举行。近30个省(市、区)
与会学者对于各国发展道路进行了比较研究。韩国西江大学全圣兴教授分析了中国国家治理经验对韩国的借鉴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宁研究员分享了对亚洲政治发展比较研究的成果上海师范大学李路曲教授对新加坡与中国政治发展路径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
铁轨作为轨道交通的主要部件,与列车的车轮直接接触,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因此,必须及时对铁轨损伤进行消除或修复,以避免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
与20世纪上半叶绝大多数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一样,张东荪与张君劢经历了先浸淫于儒学、又沐浴欧风美雨、后持自由之思描绘救国蓝图的学术发展历程。在谋求独立富强的语境下,张东荪与张君劢以个人权利为核心,通过平衡个人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建构了各自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张东荪由"知识即价值"出发,在现存社会关系里探索人的本质及其实现;张君劢坚持"法律至上",于宪政框架内谋划人本的内涵及获得。张东荪选择公权力和文化上的自由主义共筑人本大厦,张君劢把现实的人交给了民国法统。逻辑起点和结论上的差异,导致二人由亲密无间的朋友
"东乡通利水大道约束刻石"刻于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8年),早年出土于河南偃师,近300字,内容是令民众保养道路的约束,是罕见的汉代长篇记事石刻。以往拓片质量不佳,文字考释多误
Police是福柯晚期治理术研究的重要概念,依据它,福柯一是分析了近代欧陆国家P0一lice-state形成和转型为自由法治国;二是分析了近代政治和社会基本问题,即一个个独立个体怎么形成诸如近代民族国家这样的共同体。在福柯看来,Police-state实为国家理性影响下,为增强国家财富、扩展国家力量而推行全面行政管理、国家政策干预,以法国为代表欧陆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的一种国家历史形态。Police就是该时期国家治理术集成,其核心是运用行政规章、政策、规训等手段进行的国家公共管理;其实质是“个体的政治技
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1784)和《永久和平论》(1795)这两篇文章中,都主张建立一种世界性的国家联盟,然而,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康德这一观点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王庆丰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投标的"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被确立为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为18ZDA015,资助经费总额80万元。2019年3月30日,项目开题论证会在吉林大学召开。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专家组组长、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王南湜教授,副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大陆,反本质主义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美的本质”也被某些人视为“伪命题”,“没有意义”,力图逐出美学领域。但是,否认美的本质问题,说“美的本质是伪命题”的主要理由为“美是什么”命题得以成立的前提——这里的“美”要用作名词,要表示一个真实的存在物;而事实和逻辑都表明,“美”概念作为名词是不合理的,因此是虚假的名词;以虚假名词为核心的命题自然也是虚假的。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它实质上就是把“美的本质”变成了一个实体化问题,但是,美的本质问题应该是一个关系性问题;而“美是什么”的命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