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b5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不知不觉中创新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培养社会未来的建造者——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途径
  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最早是由J.A.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提出来的,意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结合”。从古至今,社会之所以发展,人类之所以进步,都是因为“创新”的存在。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出另一个时代,是社会前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新的思维,便想不出创新的方法,没有创新的方法,就不能有创新的活动,也就没有创新的成果。
  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思想而言的,创新思维是指在探索未知时,积极地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和多向的角度,促使思维转化去寻获成果的一种思维。创新思维是需要经过有意识地培养和专门训练并能在培养和训练中优化的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将思维赋予创新性,并且付诸于行动的能力。如果说创新思维是社会发展的原料,那么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容纳所有创新思维的转化炉,它将所有创新思维注入生命力,成为社会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事物,它是一种将思维转化成实践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社会需求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严重。造成这种现象,其中的缘由固然是复杂的,从表面上看,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和满足社会长远的需要,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和就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深究其根,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这主要是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乏恰恰是它的突出表现。为了改变这一教育现状,很多学校开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他们告诉学生“什么是创新”却没有说明“如何去创新”、“创新在哪里”。确实,创新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对于大学生来说,授予其创新的内涵和价值,不如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养成。
  面对现在的社会情况,有人就调侃说:“这个社会最缺什么?——人才。这个社会最不缺什么‘人才’。”每年不断增加的困难就业大学生人数其实并不是在警示着高校扩招的危险,而是在呼喊着创新人才的匮乏,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有了发展那些所谓专业内的精英人才才有一展身手的地方。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涵
  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学观点来看,思维的主要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主要方法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
  再次,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创新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思维也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习惯,这才有助于人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走上创新之路。
  最后,要发展全面思维的品质。对创新型人才而言,最具重要性的是思维的全面性,即要在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全面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创新过程中,全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创新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创新思维的培育,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那么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第一,强化创新意识教育。良好的创新意识,不仅能够增加对新鲜事物的捕捉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创新意识教育,是从思想上让学生养成一个创新意识的习惯,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突破自我,敢于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
  第二,加强创新思维力。着重激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身边的事物观察起,从小到大,将思维发散,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把现有的知识转变形式成为一种新的概念,因此对于创新来说,累积的知识就是创新最好的原料。创新能力应体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能力上。
  创新思维能力是现在社会缺少的人才标准,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成长,客观现实要求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创新思维课程,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克祥.实用创新思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2]关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http://www.sina.com.cn2006年05月04日06:00光明网
  [3]孙冬青.当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6)
  [4]胡鹤玖.高职学生创新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3,(06)
  [5]《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曾国平
  [6]《加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杨玲
其他文献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方法是进行路面养护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有关规范对设计指标的调整,根据迈纳(Miner)假说提出了新的路面强度评价方法,解决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会“授人以渔”,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培养,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摸索学习方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本人有以下几点粗浅建议: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许多教师眼里,学生不断的提问是其“顺利”教学的绊脚石,严重“阻碍”了学生获得知识。“教师提一个问,学生答一个题”才是正常的,“师不提而生自问”是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分析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沥青材料的使用性能以及通常使用的灌封、封层、罩面等预防性养护技术。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
在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要始终把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时代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开展校本课程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当今形势下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更要加强学习,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学生等方面获取各种信息,正确引导学生认真
【摘 要】课堂观察是教学中的“观”与“察”的互动,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结合大班综合活动《都想有个美丽的家》,通过课堂观察量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课堂观察 跟踪观察 观察评价  一、探索分析,聚焦课堂  作为幼儿教师,我最擅长的研究方法不外乎于:案例分析、经验总结、行动研究等,课堂观察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一种研究方法。但是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