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柯尔克孜族民歌——约隆歌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隆歌作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帕米尔高原广为流传.约隆的种类和演唱过程以及约隆演唱传统的跨民族、跨地区特征都是其活形态口头遗产的显征。
其他文献
仁钦道尔吉的《蒙古口头文学论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1年1月在北京出版。该书是作者近30年来在各种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蒙古英雄史诗研究论文集。文集精心挑选的36篇论文,按照内容分为“蒙古英雄史诗总论”、“《江格尔》研究”、“史诗比较研究”、“蒙古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4大部分。
中国文化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文学也是多民族以多语种、多样式、多风格,共同创造的文学史的有机整合。加强多民族文学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学互动互补互益互生,共同繁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主办、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于2010年10月18日至22日存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此次讲习班邀请了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卡尔·赖希尔(Karl Reichl)、美国哈佛大学艾达·维丹(AidaVidan)博士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
作为一种神秘书写传统,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苏非神秘主义在维吾尔书面文学及各种民间艺术传统中长期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吾尔文学的诗性特征,值得我们从学术角度加以研究。维吾尔族诗人及研究者的资料,将为伊斯兰教神秘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及表现形式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对中国苏非主义研究具有建设性价值。
石舒清的作品善于刻画女人,他笔下的女人勤劳、内省、虔诚,成为西海固精神的承载者。这种精神即回族传统的伊斯兰教信仰和汉族传统的厚家恋土观念。赞母失父的潜在情绪构筑了西海固的群体人格:西海固如一个自尊的未成年人一样在忧伤中思索自我、探寻终极关怀。
拉尔夫·林顿对于美国远征军的相关描述和理论构拟,对于图腾制度的传统定义不啻为一种挑战和颠覆。研究显示,图腾制度不仅存在于遥远的部落文明,同时也能在相对晚近的西方现代文明中找到对应的图腾化过程。本文通过回溯林顿的相关研究,抽离出美国远征军在图腾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性,同时将该过程中的多远特点与图腾制度的基本定义进行关联,进而论证了林顿关于图腾制度的基本观点:作为相似的文化现象,美国远征军的图腾化过程与原始的图腾制度都是同类的社会和超自然主义倾向的结果。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0年4月至7月开展了“第四届全国高等社科期刊评优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所取得的成绩。经总评委会议评定,我院学报《音乐艺术》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这是继2006年第三届全国评优活动后,我刊蝉联此奖项。同时,
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是20世纪西方音乐舞台上最为重要的现代作曲家、音乐哲学家之一。1988年,美国作曲家、布克奈尔大学音乐教授威廉·达克沃斯(Williams Duckworth)对约翰·凯奇所作的访谈笔录,首次以《我说什么都会被误解》(Anything I say will be Misunderstood)为题,部分发表于《布克奈尔大学评论一约翰·凯奇75周岁生日庆贺专号》上。由于该文系约翰·凯奇本人一手言论。对理解和研究约翰·凯奇的创作和思想意义重大,故一经发表,便引
也里可温人金哈刺是元末重要的文人,但由于他的书法、散曲作品未见传世,其诗集《南游寓兴集》国内未见传本,金哈刺长期被研究界忽视。该文考述了金哈剌的交友诗。他的友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人:官吏、非官员文化人士及僧人和道士。分析相关交友诗,可看出金哈剌有选择地吸收了中原传统思想文化,其思想以儒家建功立业、忠君忧国为核心,以道家体悟山水为辅,并杂以佛学思想。金哈刺的交友方式和交友诗,透露出他已经是一位中原文化修养颇高的雅士了。
本文译自美国钢琴家及音乐学家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的《钢琴作品描绘性分析》一书,内容解释“叙事曲”一语的由来、肖邦的叙事曲和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关系,并分析肖邦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首叙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