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室外气候条件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性能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7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既要考虑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要适应不同建筑冷负荷变化.通过研究典型城市室外气候条件对建筑冷负荷、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出水温度、蒸发冷却空调制冷量的影响,提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冷源选型、空调设备二次空气选用等设计要点.对比分析得到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制冷量并非随建筑冷负荷呈规律性变化,需考虑峰值负荷时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供冷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深入研究典型城市室外空气状态点的分布情况,提出不同工程应根据建筑冷负荷设置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建议干热气候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夜间自然通风及系统直接蒸发冷却供冷能力,降低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冷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运行能耗.
其他文献
采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是一种普遍认可的方式,然而太阳能固有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系统供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针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能可靠性进行探究分析,基于Dymola仿真平台和Genopt优化软件完成系统模型构建与优化设计,采用天津市30年历史气象数据来表征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对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可靠性评估.为提高系统的供能可靠性,针对系统关键设计环节的额外投资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以天津市某居住建筑为案例进行可靠性分析.研究表明:由于确定性设计方法未能考虑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因此在80%的场景下系统的供
针对西藏高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条件和迫切的供暖需求,提出了离网光伏条件下,光伏+空气源热泵+蓄电、光伏+空气源热泵+蓄热、光伏+电采暖设备+蓄电三种离网光伏供暖技术形式.以西藏日喀则市某孤立地区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种“光伏+”供暖系统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光伏面积、蓄能容量对系统太阳能保证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三种系统中光伏+空气源热泵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所需光伏面积较少;当蓄能形式为蓄热时,光伏+空气源热泵系统所需的蓄能设备容量较小,太阳能保证率较高.
作为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的两种典型技术,土壤-空气换热器(EAHE)和太阳能烟囱(SC)已被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将两者合理结合,利用太阳能烟囱产生的热压,可以取代风机为EAHE中空气的流动提供驱动力,再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降低建筑能耗.作为全被动式系统,SC-EAHE系统性能取决于当地的土壤蓄放热能力和天气状况,为了研究连续自然通风时,不同天气条件下耦合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利用全尺寸实验台,对SC-EAHE系统的相关性能参数及室内空气温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连续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耦
在低精度编码器、低速域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位置插值算法可有效提高转子位置精度.当系统受到持续扰动时,插值位置会出现较大偏差,严重时会导致电机反转.为提高插值算法的抗扰动能力和驱动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位置矫正的改进插值算法.通过短暂注入高频信号,电机高频模型精确地获得转子位置瞬时值,确保驱动系统在持续扰动下运行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持续扰动下得到准确的转子位置,进而提高插值算法的抗扰动性能.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家庭供冷、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特点,建立了一套户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调研形成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用能模型,构建住宅建筑模型,进一步用TRNSYS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模拟系统全年运行并得到相应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全年运行的太阳能集热效率在40%左右,系统能效比为4.45,系统不保证率为0.9%,佐证系统的可行性;对系统全年能耗进行分类分析,与传统系统进行对比,成本差额动态回收期为11.0a,年运行费用节省621.8元,年碳排放减少621.2 kg,验证了系统的经济性与环保性;
使用FLUENT软件建立了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三维数值传热模型,基于正交试验极差法,分析了入口温度、埋深、内管径、岩土热导率、地温梯度对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这五项因素对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埋深、地温梯度、入口温度、岩土热导率、内管径;其次基于平均能源成本法建立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的平均能源成本随埋深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选定参数条件下,2500 m埋深的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
拉萨地区冬季寒冷,但太阳能资源丰富,在改善当地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技术分析中,减少当地室内热量损失和增强墙体太阳能热利用对围护结构的保温与蓄热性能产生了不同的需求.为平衡这种需求,使得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改善效果达到最佳,对围护结构蓄热与传热性能的相对强弱及其对围护结构室内侧导热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得到集墙体厚度、材料导热系数及体积热容为一体的评价围护结构蓄热性能与传热性能相对强弱的RSHST数,然后运用Energyplus模拟分析拉萨地区一定保温性能墙体的不同RSHST值对冬季围护结构
该研究针对太阳能被动建筑供暖与主动供暖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和相互反馈作用,建立了以建筑及系统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建筑零能耗运行为约束条件的太阳能主被动供暖系统协同优化模型.以拉萨地区某2层民居建筑为例,得到了不同供暖时长保证率下建筑与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最佳设计参数组合,并对优化后的建筑能耗及成本分摊比例进行分析,最后对不同价格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筑设计、建筑保温、直接受益窗、太阳能系统各部分建筑能耗分摊比例分别约为7%、60%、17%和16%;而建筑保温、直接受益窗、太阳能系统各部分成本分摊比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手段.太阳能集热器-内嵌管式相变顶板系统是一种将相变板内衬于屋顶内侧,可用于房间的隔热保温,并通过相变材料存储太阳能实现全天室内空气供暖的拥有高效节能潜力的系统.为了研究该系统的传热、节能特性,根据该内嵌管式相变顶板的结构形式建立了一种二阶可变热容热阻简化传热模型并提出一种简便的参数配置方式,进一步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利用模拟结果验证该简化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表明:简化模型的建模方法是可行的,该二阶可变热容热阻简化模型可以预测该内嵌管式相变顶板的传热
为揭示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岩土的热恢复特性,建立数值传热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并利用项目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岩土全年的温度场变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特定工况下,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对其周围岩土的热影响范围有限,其热影响半径为9.3m;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的取热区域主要集中在1200~2000 m的岩土;岩土热恢复率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以恢复两个月的热恢复率为基准,热恢复4个月、6个月、8个月热恢复率在前一基础上分别增加2.1%、0.9%和0.5%;经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