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中考是对师生初中三年级教与学的一次大检阅。几年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及对中考试题的关注,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变化,在近年中考命题中,试题设计语境化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强化语篇,突出能力;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阅读理解题的比重最大,分值也最多,在试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立足于阅读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许多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只注重语法讲解,句子翻译,这样的教学吸引不了學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包含的阅读内涵,时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英语阅读课呢?下面就简述阅读课的教学步骤,以此来建议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Step1.导入。在阅读前,提出一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便导入新课。
Step2.快速阅读。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告诉他们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通过上下文推测一下生词,不必逐字逐句地弄懂,要避免回视(回读),避免出声朗读,免得影响阅读速度。接着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问的目的是给同学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以课文的整体印象。
Step3.细节阅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一段落,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并就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是非题或完成表格,然后检查答案。
Step4.复述和讨论。目的是为了掌握课文内容与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口语能力的培养。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上述4个步骤充分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整体的语篇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语言内容整体认识,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认识和依赖老师的现象,使阅读教学有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
1.养成默读习惯。有的学生阅读时习惯出声或心理一个词一个词默念。据专家研究发现,正确的默读,速度可以比出声阅读快三倍左右。
2.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因为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而逐字逐词的阅读则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要培养善于抓住句子的核心词,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边贯性理解。
3.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查阅词典会影响阅读速度,遇到生词可以从利用上下文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
4.每天坚持一定时间和一定篇目的阅读。阅读范围要广,体裁多样。多了解英国美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生活方式,以及各地国家理解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名人故事等。
5.做好课外阅读词汇的积累。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多积累词汇,以培养语感。在平时的练习或阅读中会遇到一些陌生的单词,用小本子把这些单词记录下来,学会使用多种方法记忆词汇,如反义词、近义词、词根、词缀、词形转换等来熟记单词。
三、指导学生熟悉阅读题型的提问方式以及掌握解题技巧
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为了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识,理解文章所述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讲究阅读方法。
首先,要熟悉阅读题型的提问方式,阅读题型一般可概括为三中题型:
1.关于细节题型的考查题。提问方式常以what,which,where,who等特殊疑问词进行提问,学生找出关键词(key words),一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或稍加归纳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2.关于主旨归纳题。提问方式常以 What’s the main idea(topic/subject)about?进行提问,这类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时在文章的末句,对于这种题型最常用的方法是仔细研读短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推出大意(main points)或要点(main facts)。
3.推理判断题。此类题型难度较大,一般在中文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必须根据提问中某些关键词和短文中相应的有关内容加以逻辑推理而得。提问方式常以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__?进行提问。
其次,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指导学生掌握略读(Skimming)、查读(Scanning)和细读(Intensive Reading)以及识别关键词(Distinguish key words)、确定主题句(Determine topic sentence)、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词义(Deducing meaning from context and word formation)等阅读技能,对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迅速在文中找出答案有很大的帮助。
2.做阅读理解时,要按一定的步骤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题后读文章,带着问题可以明确朗读的目的性及提高阅读速度,对与考题中没有浪费时间。第二步,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阅读题目后,要快速阅读原文,掌握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为进一步作答打好基础。第三步,细看问题,解答题目,在第一第二步的基础上,在进入第三步,重看原文,细读原文,然后答题。第四步,复读全文,核定答案,答案选出后,再对照答案把原文复读一遍,看所选的答案与原文是否有矛盾之处,确保无误。
四、结束语
总之,阅读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教师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用科学方法来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立足于阅读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许多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只注重语法讲解,句子翻译,这样的教学吸引不了學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包含的阅读内涵,时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英语阅读课呢?下面就简述阅读课的教学步骤,以此来建议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Step1.导入。在阅读前,提出一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便导入新课。
Step2.快速阅读。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告诉他们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通过上下文推测一下生词,不必逐字逐句地弄懂,要避免回视(回读),避免出声朗读,免得影响阅读速度。接着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问的目的是给同学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以课文的整体印象。
Step3.细节阅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一段落,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并就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是非题或完成表格,然后检查答案。
Step4.复述和讨论。目的是为了掌握课文内容与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口语能力的培养。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上述4个步骤充分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整体的语篇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语言内容整体认识,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认识和依赖老师的现象,使阅读教学有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
1.养成默读习惯。有的学生阅读时习惯出声或心理一个词一个词默念。据专家研究发现,正确的默读,速度可以比出声阅读快三倍左右。
2.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因为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而逐字逐词的阅读则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要培养善于抓住句子的核心词,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边贯性理解。
3.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查阅词典会影响阅读速度,遇到生词可以从利用上下文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
4.每天坚持一定时间和一定篇目的阅读。阅读范围要广,体裁多样。多了解英国美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生活方式,以及各地国家理解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名人故事等。
5.做好课外阅读词汇的积累。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多积累词汇,以培养语感。在平时的练习或阅读中会遇到一些陌生的单词,用小本子把这些单词记录下来,学会使用多种方法记忆词汇,如反义词、近义词、词根、词缀、词形转换等来熟记单词。
三、指导学生熟悉阅读题型的提问方式以及掌握解题技巧
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为了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识,理解文章所述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讲究阅读方法。
首先,要熟悉阅读题型的提问方式,阅读题型一般可概括为三中题型:
1.关于细节题型的考查题。提问方式常以what,which,where,who等特殊疑问词进行提问,学生找出关键词(key words),一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或稍加归纳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2.关于主旨归纳题。提问方式常以 What’s the main idea(topic/subject)about?进行提问,这类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时在文章的末句,对于这种题型最常用的方法是仔细研读短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推出大意(main points)或要点(main facts)。
3.推理判断题。此类题型难度较大,一般在中文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必须根据提问中某些关键词和短文中相应的有关内容加以逻辑推理而得。提问方式常以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__?进行提问。
其次,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指导学生掌握略读(Skimming)、查读(Scanning)和细读(Intensive Reading)以及识别关键词(Distinguish key words)、确定主题句(Determine topic sentence)、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词义(Deducing meaning from context and word formation)等阅读技能,对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迅速在文中找出答案有很大的帮助。
2.做阅读理解时,要按一定的步骤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题后读文章,带着问题可以明确朗读的目的性及提高阅读速度,对与考题中没有浪费时间。第二步,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阅读题目后,要快速阅读原文,掌握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为进一步作答打好基础。第三步,细看问题,解答题目,在第一第二步的基础上,在进入第三步,重看原文,细读原文,然后答题。第四步,复读全文,核定答案,答案选出后,再对照答案把原文复读一遍,看所选的答案与原文是否有矛盾之处,确保无误。
四、结束语
总之,阅读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教师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用科学方法来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