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课堂结束技能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g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课堂结束技能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而且有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网络。文章通过对结课技能的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出思维导图在结课技能中的广泛应用,并以高中化学为例进行应用实践,发现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结束技能;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49-03
  思维导图又称作脑图、心智图,是享有“世界大脑先生”美誉的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20世纪70年代所创,刚开始只是作为一种新的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现在思维导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它作为课堂结束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思维。结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它起着“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具有巩固知识、明确要点、建立知识间联系、检查效果、总结方法等功能。
  一、思维导图与结课技能分类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把“结课”上升至一个艺术的高度去重视去研究,首先应明确它的重要作用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再次应在把握结课技能共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结课技能的不同类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它已成为课堂结束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思维导图的特点以及思维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不同,将结课技能大致分为以巩固知识为目标、以建立知识间联系为目标两大类,这两大类共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总结概括、问答讨论、分析比较、串联结块、诱发兴趣。
  (一)以巩固知识为目标
  1. 画龙点睛,总结概括
  概括总结类型的结课,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用简明的语言或文字、专业用语、图式列表等形式概括所学新知识的规律、结构或主线,突出重点、关键和本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的一种结束方式。在不影响知识性、科学性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知识浓缩,使小结口语化、板书条理化、叙述趣味化。
  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构建成知识块,再把知识块联结成知识网,这样就可以做到提纲挈领、概况总结,使得知识在大脑中有序排放,避免了杂乱无章的堆放。思维导图能够简单便捷地帮助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观念,它注重表达与核心的主题有关联的内容,并能够展示知识间的层次关系,便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呈现思维过程。课堂结束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在整堂课中却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为了便于学生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总结知识,这种直观化、立体化、可视化的知识结构图不仅能帮助学生轻松记忆本堂课所学内容,又能为下节课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铝及其化合物”时分别学习了氢氧化铝、铝盐和偏铝酸盐,这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就是因为转化时的方程式多且没有规律,导致学生上完本节课后感觉特别乱,思路不清晰,混淆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将这三者之间进行转化的所有方程式进行罗列(如图1),会显得杂乱无序。现在将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图2),Al3 、AlO2-、Al(OH)3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便一目了然,易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一堂课即将结束的短短几分钟内,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很容易理解当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时,现象是先沉淀后消失;而当在盐酸中逐滴滴入偏铝酸钠溶液,并边滴边振荡时,现象开始不明显后出现沉淀。
  2. 问答讨论,深化主题
  问答讨论式结课是指学生围绕新课讲授的主题和重点,以问答和讨论的形式小结,这种形式既能检查学生掌握重点内容或重要概念的程度,又能激发思维,促进消化,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思维导图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2]在教师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每位学生都在一张空白的纸上采用多种颜色、多种图形勾勒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左脑和右脑将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这种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得学生们开始喜欢想象与讨论。在结课阶段,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都要互相交流协作,共同制作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思维导图。这种小组成员共同制作思维导图的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深刻,还能够激发其发散思维、培养其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以建立知识间联系为目标
  1. 分析比较,思路明了
  分析比较类型的结束,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研究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分解为若干项逐个对照,总结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通过辨析以强调重点,实现知识系统化和正迁移的结束方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形象地展示和说明概念的含义及概念间的意义连接的图式。[3]运用思维导图策略,学生在接受新概念时,会下意识地分析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二级分支等等。通过这种方法,那些相似、易混淆、上下位的概念就会一清二楚地呈现在学习者的头脑里,便于其记忆与提取。思维导图在这种结课技能中的应用不仅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记忆这些零散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
  2. 串联结块,建立联系
  串联结块这种结课方式就是在课的结尾,教师要帮助学生搞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转化条件,把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归纳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使前后知识融为一体。即通过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实现认知结构的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认知结构网络。思维导图能够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反映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纵横交叉、零碎易忘的化学知识逐步建构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的立体交叉结构,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而且思维导图的精髓就是要求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实现教材“从厚变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它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 铺设悬念,诱发兴趣
  这种结课方式就是在教学结尾时,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后不作解答,造成悬念,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盼望“下回分解”。这样此课的“尾”为彼课的“头”作了准备,使教学内容衔接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地思维活动正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4]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结课就成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思维导图的特点就是图形各异、色彩多样、视觉效果强烈,这种灵活多变的图像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思维导图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这种结课方式为躁动不安的短短几分钟提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应用思维导图结束课程的实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部分知识内容比较繁琐、难懂难学。物质的分子式比较长、物理性质比较相似、而且大多数物质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又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总是记不住这些零散知识。以烯烃的学习为例,它的结构特点、性质、用途等与炔烃极为相似,因此对于这两种物质的学习,学生容易混淆此二者的关系。所以在烯烃的结课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烯烃的总结以及炔烃学习前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恰恰能做到这一点。
  在烯烃课的结课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乙烯这部分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图3,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五教材中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通过思维导图策略,学生在回忆乙烯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乙炔的结构特点、性质等进行假设,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对比连结,深刻思考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刻记忆烯烃的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炔烃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刻掌握烯烃与炔烃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分析
  1.上课之前,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几只彩笔。
  2.进入结课环节,教师将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概念呈现给学生,如乙炔的结构特点、性质、用途、制法、烯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和通性等。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标出,并用不同的颜色注明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每位学生建构知识的方式、思维力与想象力的不同,他们规整的思维导图形状各异,但是每种思维导图都呈现着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这样结课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烯烃的各种性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炔烃的学习兴趣、深刻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效果会更加明显。
  总结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化学课堂的结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其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不同类型的结课技能,思维导图都有其广泛的应用,学生在理解了思维导图精髓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思维导图不断形成、调整、改变、扩大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让学生将杂乱无序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其以后的记忆与提取。思维导图在课堂结束技能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但是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思维导图在课堂结尾的应用,有些知识没有必要用到思维导图进行结课,就不要画蛇添足,以免造成时间的浪费等缺陷。所以希望学科教师能够合理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结束技能,不断加深和完善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英 托尼·巴赞著,李斯译.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2](新西兰)克里斯蒂·沃德,简·达利王斌等译. 友善用脑 加速学习新方法[M].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
  [3]赫立萍.“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4]欧晓佳.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化学教育,2002.
  (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不同寻常的作文,让我咬破了笔头都开不了头。  晚饭过后,我下定了决心。我小声对妈妈说:“妈妈,我给您洗洗脚。”妈妈一愣,说:“你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洗脚呢?”我笑嘻嘻地回答:“这个嘛,保密。”于是,我端来了热水。  我先让妈妈把脚放在热水里泡了一会儿,然后用手搓起来。摸着妈妈的脚,我思绪万千:妈妈一年四季为我和姐姐煮饭、买菜……没少走路,但她从来不叫苦叫累,而我长这么大,才真正
  
技术创新与追求梦想,是索尼成立以来不变的理念。在视频会议领域,索尼也一直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完整、灵活、可扩充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金秋9月,索尼又将为中国用户呈上最新研发的力作——全高清 1080P MCU PCS—VCSH24。这一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索尼的视频会议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富价值优势的独特使用体验。  PCS—VCSH24支持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
摘 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于区域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枯竭”现象,本文提出了以全体教育资源库使用者共享为指导思想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方针,并以目前应用于杭州市上城区的教育资源库——上城教育网络研修平台为例,讨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库在技术上以及运作方案上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从而为其他地区建设教育资源库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资源库;建设;可持续发展;区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日常教学已渐趋平稳,但以新课程理念来衡量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则略显尴尬,教师往往在落实知识技能与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权衡上顾此失彼。作者深入剖析两大选修模块的一般教学思想和行为,指出教师难以突破现有教学理念的症结所在,并力求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上得以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理念;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
摘要: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常州市天宁区各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校本课程;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33-02    一、网络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
摘 要:教育现代化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各个领域,渗透到教育与学习的各个层面,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和资源的广泛性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更适合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教研;教育博客;网络论坛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在EXCEL函数中,查找与引用类的函数有近20个,而其中的VLOOKUP函数在实现信息自动引用的应用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该函数的参数中隐含的特性并未详细说明,因此常常会导致引用的结果发生错误,因此必须重视对该函数的参数认识,从而提高信息引用的准确性。   关键词:VLOOKUP函数;数据链接;应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有效利用IT设备及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到,“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以它的直观、形象、高效以及较强的互动性,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的运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课堂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