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糯玉米品种天贵糯95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贵糯958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贵福园农业有限公司培育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表明,该品种早中熟,籽粒白色,糯粒甜粒比为3:1;果穗外观好,有玉米香气,风味甜糯适口,口感柔嫩,皮薄,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合浙江全省推广.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浙江省引种备案(浙种引2020第002号).
其他文献
探究不同类型离子液体及提取条件对甘薯叶片多酚提取的影响,建立一种提取甘薯叶片多酚的高效方法.在超声辅助作用下,将离子液体与70%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用于甘薯叶片多酚的提取,考察离子液体类型、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BMIM]Br的浓度为0.40 mol·L-1,料液比为1:40(g·mL-1),提取时间为40 min,甘薯叶片多酚提取率为55.614 mg·g-1.离子液体与含水乙醇混合溶剂的使用及超声辅助的协同作用,显著促进多酚的溶出,为甘薯叶片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冬闲+不施肥(0GM+0CF)、 冬闲+常规化肥(0GM+100%CF)、 紫云英+常规化肥(GM+100%CF)、紫云英+92%化肥(GM+92%CF)、紫云英+84%化肥(GM+84%CF)、紫云英+76%化肥(GM+76%CF)、紫云英+68%化肥(GM+68%CF)和紫云英+60%化肥(GM+60%CF)8个处理,分析紫云英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产量、水稻养分含量和养分偏生产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相比,紫云英替代32%化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养分偏
通过田间试验,探究施用石灰、 生物炭对土壤Cd、 水稻稻谷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 生物炭均可降低稻谷中Cd含量,两者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它们的修复效果有所不同,生物炭修复效果相对石灰更好.石灰和生物炭共同施用,稻谷Cd含量显著下降,土壤有效态Cd含量也表现出下降趋势.总体看来,石灰和生物炭的施用效果优于单施石灰或生物炭的效果.
以水酶法提取的红花山茶籽毛油为原料,分别考察不同因素对水化脱胶、 碱炼脱酸和吸附脱色等过程精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化脱胶的条件为脱胶温度为75℃,磷酸添加量为0.4%,加水量为5%,其脱胶率为(93.6±2.3)%,得到的脱胶油中磷脂含量为(20.2±0.6)mg·kg-1;碱炼脱酸的参数为脱酸温度为80℃,脱酸时间为40 min,碱液浓度为15%,油脂酸价最低为(0.19±0.2)mg·g-1;磁性纤维素微球为脱色吸附剂,脱色温度为100℃,脱色时间为30 min,吸附剂浓度为3%,油脂脱色率为79
以普通尿素施作基肥和2次追肥(简称一基二追)常规施肥模式为对照(CK),研究缓/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时期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含氮量和施肥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缓/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时期配施在株高、收获指数、千粒重、氮素内部利用方面与前者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基肥中氮肥占80%来源于缓释肥,孕穗拔节期追肥氮肥占20%来源于尿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穗长、每穗粒数、籽粒和秸秆中氮含量.缓/控释尿素一次基施或与普通尿素不同时期配施的产量、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内部
为了明确钾素对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本试验利用长江流域2019年7月份自然高温条件,选用4个抽穗期在7月下旬的早熟中粳型水稻材料,测定其在K0(K2O 0 kg·hm-2)和K1(K2O 150 kg·hm-2)处理下水稻的结实率.结果表明: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胁迫程度因水稻材料不同而异,且水稻结实率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施用钾肥可以有效缓解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的胁迫,缓解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选用耐高温水稻品种配合抽穗扬花期前15 d补施钾肥可有效降低高温胁迫
为验证不同发酵剂堆肥制作的菇渣育苗基质对机插秧生长的影响,本文以自制的不同菇渣基质添加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研究不同发酵剂菇渣基质对机插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菇渣+有机肥发酵菌堆肥基质所育秧苗的出苗率最高;秧龄14 d,菇渣+发酵菌剂+育苗伴侣处理和菇渣+尿素+育苗伴侣处理秧苗生长速度和生育进程高于对照;秧龄21 d,菇渣+发酵菌剂+育苗伴侣处理秧苗的株高、 叶龄、 茎基宽、 百株干物质量、白根数、根冠比、重高比、壮苗指数等均高于其他发酵剂基质和对照基质,盘根力度接近对照基质,适合机插秧基质.秧龄2
针对常山县早稻施肥现状,应用有机缓释肥、 当地常用配方肥和常规单质化肥进行肥料利用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缓释肥、 配方肥处理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82.7和457.3 kg,用肥符合浙江省水稻化肥定额制施用指导意见.有机缓释肥处理通过延长养分释放期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而磷、钾肥利用率与配方肥处理相近.基肥施有机缓释肥,配合追施速效肥,可明显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以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 油菜品种浔油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连续4 a的油稻轮作秸秆还田试验,设置油稻两季秸秆均不还田(CK),油稻两季秸秆均还田(TA),水稻秸秆还田、油菜秸秆不还田(TS),水稻秸秆不还田、油菜秸秆还田(TY)4个不同处理,研究周年秸秆还田对两季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周年秸秆还田方式使油菜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A处理的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显著增加,TS处理对每果粒数的影响更显著,而TY处理的分枝部位显著提高,但TS处理对油菜的产量提升效果最
在小麦上开展由浙江大学研发、 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麦用叶面肥“真打粮”的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小麦喷施“真打粮”比喷施等量清水667 m2增产65 kg、 增产率16.3%,达到极显著水平,投入产出比为1:5.11,增产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