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对外语语言教育教学的影响——评《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外语教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教学的模式,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多媒体平台,为当代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可能。外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会写,还要会说。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采用讲授式教学,要为学生创造外语语言交流、会话的环境和机会,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外语会话教学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事实也证明了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外语语言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外语语言人才的培养。
其他文献
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无压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于数分钟内一步合成了BaTa(O, N)3粉体。研究了尿素含量、升温速率、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产物纯度的影响,对优化工艺所制得粉体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原料中过量的尿素和适当的合成温度有利于粉体合成反应的正向进行;较快的升温速率与适中的保温时间能显著提高BaTa(O, N)3粉体的纯度;在尿素含量为8倍标准化学计量比、升温速率为300℃/min、合成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0~1 min条件下所制得的BaTa(O, N)3粉体具有很高的
本文从原型置换、原型仪式、原型象征维度,对现象级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原型表达展开研究,发现以《朗读者》《上新了·故宫》等为代表的综艺节目之所以大受欢迎,与其蕴含的“寻根文化”原型密不可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近期推出的一系列电视文化类节目,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文化自信、更为多样化的融合创新方式,以及更为精准的精神关联建构,树立了新时代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标杆,不仅对新时代电视文艺领域产生重要价值、启示意义和引领作用,还以其创新探索实践助推中国主流媒体向着高质量、创新性之路迈进。
采用工业级原料经包覆剂(CaO-Fe2O3-SiO2)处理制备了Fe-15Mn-5Si-14Cr-0.2C和添加稀土元素Ce、Dy及Ce+Dy的非晶复合材料棒状试样,用XRD和TEM研究不同稀土元素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用电化学工作站三电极体系分析试样在1 mol/L的HCl及1 mol/L的NaOH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在添加稀土元素后的组织仍为非晶复合材料,晶体相为过冷奥氏体相CFe15.1和铁素体相Fe-Cr。加入质量分数1%Ce的试样在HCl及
《典籍里的中国》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演绎历史篇章,节目融合图像模态、文字模态、声音模态等,利用多模态叙事强化受众对文化的感知与识别,建构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在语境上搭建出双向共通的交互情境,让受众形成全方位的文化浸润与感知模式,这将有助于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培育主流文化价值以及提升我国文化传播水平。
脱贫攻坚剧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脱贫攻坚剧作为社会实践的要义,在于其创作活动是深入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和参与社会变革的实践活动。同时,作为艺术创作,脱贫攻坚剧在叙事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又遵循着独特的艺术标准。
期刊
2021年6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发起,联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学联秘书处精心制作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节目创造性地融入纪录影像、舞台情景剧、歌舞、朗诵等艺术手段,运用AR、VR、XR虚拟技术,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历史场景,形象诠释“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选区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因其可设计性、快速净成形复杂构件、高表面质量等优势,拥有广泛应用前景。基于SLM工艺制造的钛基复合材料通常可得到纳米级陶瓷增强相,获得比钛合金更优异的性能,成形构件力学性能优于铸件锻件水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SLM工艺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以陶瓷增强体的选择为切入点,阐述其典型微观组织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其性能表现,分析其特有的强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尚需解决的关键性学术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不断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融合,给教育教学、医疗科研、工业生产等带来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微信、QQ等线上通信平台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但也相应地使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负能量”,沉迷于新媒体下的娱乐活动而荒废学业,学生的管理难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