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CABG)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合并HFrEF并成功行血运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 对两组接受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以及术后随访3个月、1年和3年的心功能变化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患者1 813例,年龄(59.6±10.0)岁,其中男1 507例(83.1%)、女306例(16.9%)。入选病例中接受PCI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687例,接受CABG治疗1 126例。比较血运重建术前临床及造影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35.8±5.1)%比(35.9±4.6)%, P>0.05],但CABG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PCI组[(59.8±7.2)比(57.9±7.7) mm, P<0.001]时具有更高的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27.3±10.2比31.1±10.4, P<0.01)。成功行血运重建术后3个月、1年或3年,两组患者LVEF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3年CABG组与PCI组的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比4.3%, HR=1.5, 95%CI:1.2~2.1, P=0.07; 8.5%比8.2%, HR=1.3,95%CI:1.1~1.4, P=0.20),但CABG组具有更高的脑卒中风险(6.2%比2.9%, HR=2.9, 95%CI:2.3~3.6, P<0.01)和较低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6.5%比15.1%, HR=0.5, 95%CI:0.3~0.7, P<0.01)。对于SYNTAX评分≥33分的患者,CABG组全因死亡或心源性死亡风险略低于P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 95%CI:0.4~1.3, P=0.06; HR=0.7, 95%CI:0.4~1.0, P=0.90)。

结论

合并HFrEF的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的远期预后并不劣于接受CABG治疗;对于存在左心功能障碍的冠心病患者,PCI也可作为血运重建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为提高高职思政课的质量,基于协同育人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X高职院校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主要从制度设计、课内协同和课外协同着手,做好制度设计,建章立制,为协同育人
开展藏区高中起点“1+2”高职育人模式,加快培养民族地区技术技能本土人才,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是四川省委坚持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实施11年来,取得了很大实效.在脱贫攻坚
目前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发展职业院校学生海外劳务输出是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山西省2020年政府经济工作报告指出,将日本作为主要劳务输出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晋城地区职业类院校开设日语选修课成为必要举措。立足晋城地区对日劳务输出现状,探讨开设日语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期刊
期刊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未来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和改革工作模式,厘清新时代高职院校“六个思政”的内涵和意义.坚持以立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英语1”课程教学效果,以教材、教学方式、第二课堂为切入点,采用备课阶段深入挖掘育人元素,授课阶段有机融入德育元素,课后阶段坚持将理论教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生成入手,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服从责任、自我保护责任、约束自己行为的责任、参与志愿活动的责任.社会化育提升责任认知,重点解决
期刊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通识课遵循通识教育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维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拥有一定批判精神的同时还能掌握必要的批判性技能。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尝试选择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辅助事项如作业设计、课程评测等促成思维培养,尽可能做好与其他学科及现实的衔接,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标意识融入教学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