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街,开了一家故事商店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愚园路是一条充满传奇故事的马路,康有为、蔡元培、钱学森、施蛰存等名人都曾在这条幽静的路上生活过。至今,它已经上百岁了。
  2020年夏天,这条街上开了一家“故事商店”,梳着一头脏辫的“本土歌手”汤木担当“店主”。每个人都可以走进这里,用自己和愚园路有关的故事,与他换一段旋律,或者换一杯酒。这间9平方米的绿色小屋吸引了很多居民,也吸引来这里打卡的路人。
  “一日店主”,以音乐和故事会友
  音乐是汤木从小的爱好,他10多岁就学小提琴和吉他,从学校毕业后就成为一个创作型歌手。他弹吉他、教吉他,也修吉他,和愚园路相遇纯属偶然。5年前,因为要找店面,又正好有人介绍,他来到愚园路。
  这里人杰地灵,无数英雄豪杰和文人志士都曾旅居于此。汤木尤其喜欢静谧的午后,看着店外人来人往,一束阳光透过玻璃门洒在地上,通透,甚至看得到细微的灰尘。那一刻,他内心充满平静,创作的灵感找上门来。
  汤木将第一次尝试说唱歌曲的创作献给了愚园路。这首单曲叫《此地是愚园路》,作词、作曲皆是他。“我一步两步三步四步走在愚园路,看见一间两间三间四间漂亮的商店;时间它一天两天三天四天走过了一百年;生活美学,跨界融合……”
  与愚园路相识5年,这首歌唱出了他对这条路的柔情,曲中还穿插了许多弄堂里的经典声音。记得有一年寒冬,汤木临时起意,早晨4点多就出门,因为想听早晨的愚园路的声音。他和小伙伴蹲在路边录音,听自行车的叮当声、早点铺的油炸声、邻里间的打招呼声。被天气冻得直流鼻涕,只能录一段就去车里取取暖,即便这样,他依然觉得那些琐碎的声音极富意义。
  2019年9月的一天,汤木经过愚园路1112号,发现原来的一家饺子店不见了,而是变成了“故事商店”。他觉得很好奇,就走进去看看。原来,这是愚园路街区更新方案的执行方——CREATER创邑团队的一个创意,为了把愚园路打造成融合艺术、设计、人文、娱乐的跨界生活美学街区,他们引进了愚园公共市集、愚园百货商店以及沿路一众贩卖生活方式的时髦小店,使愚园路变身成为“网红”打卡必到之处。“故事商店”这个陪伴式快闪空间,欢迎每一个有趣的灵魂在这里留下和愚园路的故事。
  “故事商店”将淡淡的绿色作为整个空间的基调色,和街道两侧伫立百年的法国梧桐相映成趣。视觉上的红黄橙放射状图形,寓意着每一个故事都是闪光鲜活和值得倾听的,再配上从老厂房淘来的老式桌椅及居民自发“贡献”的老式收音机、旧书,让人备感亲切。
  墙面一侧悬挂着长长短短的小卡片,居民和来往行人都可以借助小卡片留言,分享在愚园路上的生活故事。故事卡片有长有短,随风飘荡,像是一排风铃,无声胜有声。汤木来了兴趣,就在卡片上写下了自己和愚园路5年来的故事,还有他创作的歌词。
  快走出小店的时候,汤木才发现张贴在门口的“一日店主”的招募活动:只要居住或工作在愚园路附近,身怀某种绝技,愿意挤出双休日时间在店中驻守,用技能鼓励更多伙伴交换故事,就可以担任“一日店主”。
  汤木立即写了申请,不出意外,周末他就可以上岗了。他很开心,在这里不仅可以阅读别人的故事,还可以欣赏居民们拍摄的愚园路夜晚的照片。作为回报,他愿意给讲故事的人创作一首歌。
  101岁的愚园路,101个故事
  一天早上,汤木在“故事商店”遇到一位57岁的阿姨,她烫着“包租婆”式的卷发、穿着睡裙,叼着香烟。阿姨告诉汤木,她的娘家就在愚园路,30多年前的她年轻貌美,有很多男生追求,她最终选了一个长相普通但真心对她好的男孩,嫁到了昌里路,和丈夫一起开了一爿小店,现在常回愚园路来陪陪老母亲……
  汤木“回报”了这位阿姨一首歌:“街角处有位阿姨,叼着香烟拿着手机……她说她30年前前凸后翘美若天仙,后来她选择了爱情嫁到了昌里路开小店。弄堂阿姨,她活得很是洒脱,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只懂工作不会生活。弄堂阿姨,她想成为包租婆,她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梦想一定是脑子瓦特(上海方言:坏掉)了……朋友,三五吃伐?”汤木觉得,阿姨这个“上一届”的年轻人,既懂生活又潇洒。
  “故事商店”运营期间有很多老人来访,有的还远道从杨浦区而来。他们讲述自己曾经在愚园路上的经历或见闻,也追忆自己以前在愚园路上的家人、挚友、老师。
  “前廿五年,住你东头。后十五年,迁来西头。悲喜与共,半世因缘。风雨人生,百年愚园。”家住鸿凯湾绿苑的陈祥芝老先生在“故事商店”执笔赋诗一首。今年80岁的他,已与愚园路相伴40年,在这片土地上读书、恋爱、结婚、生子、工作奋斗至今。
  “我从7月初来这里实习。明天,就要离开走过很多遍的愚园路,趁着午休时间,我和小马走过了附近的每一条街,喜欢两侧遮天的梧桐、古老的建筑、有腔調的小店。”一位社会新人用自己的方式和愚园路道别。
  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讲故事场景,让愚园路的居民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这里不仅是“网红”街,更是自己的家。
  这处街角的9平方米空间,3个月就收集了2000多个有趣的故事。2019年恰逢愚园路101岁,“故事商店”选取了故事中的101个,整理成书《故事发生在愚园路》,配上精致的插画设计,做成一份独一无二的生日贺礼。
  “故事商店”第二季,共同编织一段温暖记忆
  2020年的开年并不美妙,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很多事被迫按下暂停键,“故事商店”也暂时歇业。汤木回到愚园路上的音乐工作室工作,成了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好多次听到路人谈起“故事商店”,“哪能勿开啦?”汤木觉得,有些东西丢了挺可惜,他找到“故事商店”的运营方,表示愿意成为“故事商店”第二季的常驻店主。
  “承载着大家情感的‘故事商店’能否在这个特殊时期,为热爱愚园路的人们提供一些疗愈与支持呢?”为了筹备“故事商店”的重新开张,汤木联合运营团队发起了一场“愚园路守护行动”,60多天的时间里,一张张故事信念卡在商户之间互相传递。“春天正在离你最近的路口等灯”——这是在那段特殊日子里被广为传颂的一句话,出处正是愚园路上一家荷兰CALEX灯具店。店长丽丽说话十分温柔,她让店铺内的灯光始终亮着,给往来的路人带去一丝暖意。在向周边商户回复故事卡的过程中,丽丽还送上了小灯泡挂饰,希望能够将这份“光亮”继续传递。有店家收信后感慨:“见字如面,给人以信念,犹如一个突如其来的温暖拥抱。”
  今年夏天,“故事商店”重新回归,带来了300多张在街区流动的故事信念卡,背后是那段特殊时期的300多个温暖祝福与美好期盼,同时也向大家讲述着那段特殊的日子、那段难忘的回忆。用影像记录战“疫”特殊时刻、以艺术创作进行疗愈、以故事传递分享温暖,大家共同接力守护愚园路街区。
  汤木每天都会来店里,以音乐和故事会友,羊皮纸和火漆印为有故事的人而准备。他说:“如果你平凡却独一无二的故事很吸引人,我会当场在羊皮纸上写成诗或词,交给你;也可以尝试谱曲,用另一种方式去记录、传递愚园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说不定今后还能做成一张属于愚园路的专辑。”
  如果你恰巧经过愚园路,那么去“故事商店”看一看吧,留下2020年你的故事,共同编织一段温暖记忆。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其他文献
秋天的阳光中,玉米地弥漫着清香  那些长出牙齿的玉米,开始从母亲  怀里挺直身子。它同我们兄弟  一样,老大永远站在低处,肩上  依次扛着老二、老三甚至老四  这些很早就写在了家训上  那些怀崽的玉米,都在努力向上  托舉。负重的双脚,深深陷进  泥土里。甚至把土地撑开,露出筋脉  风雨过来的时候,它们相互搀扶  让自己站稳。我见过许多母亲塑像  身体冰凉。唯有玉米,让我温暖  其实,我对玉米的依
期刊
想起贝多芬,或者小提琴家扬科  你与他们一样,透过聋或瞎  看透人世间的坎坷和幸福  二泉映月的水波,跳荡在琴弦上  凄清但不凄凉  凄苦但不凄惶  你的一生就是两根琴弦的并列  短成后人的一声长叹  却容纳万水千山无尽河川  凄惨和贫困已经幻化成你的高贵  和经典一起傲笑沧桑  阿炳啊,今天  你是否还在山巅听松听涛,是否  那一双写满粗糙音符的手  还在驾驭旋律和节奏  面对水中之月,仍用一把
期刊
云聚叶落,秋风堆积  田野不修边幅,秋深了  陽光下站立的庄稼  怀着济世的情怀  填满季节的留白处  头顶,纯净的蓝挂满洁白  秋风,忽略所有的细节  缭乱的想法葳蕤成一首小令  在透亮的金黄里安静地开  这是大地呈现给人间的反哺  那些或浓或淡的生活  在豆荚的笑靥里一一展开
期刊
一场肃杀  来得顺理成章  又猝不及防  秋風吹过百草  也吹过众生  落叶的忧伤还在枝头  如同人们的忧伤  还在眉宇  一季繁华戛然而止  这是草的宿命  也是人的宿命  该来的总会来  人们总对一些显而易见的事物  视而不见  而自命不凡  不知有多少荒诞的梦  在霜降里终于醒来
期刊
一群黄色的蝴蝶  从初冬的枝头跌落  在寂寞的大地上  迎风漫天飞舞  故乡的银杏树  是我童年的伙伴  那一枚枚小小的扇叶里  隐藏了多少美妙时光  层层叠叠的黄叶中  冬天在一寸寸加深  光秃秃的树枝上  谁在晾晒一年的幸福  银杏黄了  寒冬已经来临  母亲在树下织着寒衣  期待我早日回鄉
期刊
青砖 灰瓦  梧桐 深巷 卖花女  千百年的构思  凝成水乡静默的岁月  这江南的脉脉春水  浸润着木格窗上的藤萝  暮春的垂柳  剪起潋滟的涟漪  阳光如花的午间  有蘸墨数点的长衫  在苇编的桌椅上  沏一壶茶 讲一回古  雕花门前  細细的高跟鞋  常常与紫檀拐杖  擦肩而过  一阵欸乃  载走江南水乡的恬梦
期刊
有一种音乐类别,叫“椅子音乐”  冬天来了,最舒服的状态,莫过于坐在窗前的椅子上,听着一首椅子乐团的歌,沐浴着暖暖的日光。  椅子乐团的歌有多迷人?很多歌迷说:“他们的歌曲让心脏有种被潮湿的暖气包裹的感觉。”也有网友评论,“他们的歌声就像东台的海风,咸咸的,甜甜的,清澈又真诚。”  椅子乐团来自台湾,由裘咏靖(主唱/吉他手)、陈仲颖(主唱/吉他手)、孙伯元(贝斯手)三个大男孩组成。他们的音乐关注的
期刊
和从事公文写作的朋友们交流,他们都普遍反映自己有轻微的强迫症,如睡觉前经常会有重复检查房门是否关好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正常的,或者说是一种“职业习惯”在生活中的延伸。在他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下发的文件还是撰写的讲话稿,都要反复校对,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每次出门都要返回查看房门是否锁好,甚至重复检查几十次都不放心,或者干脆不出门了,这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疾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
期刊
李晓华,1981年生,2003年6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团委书记。学校团委工作多次在团省委和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李晓华自2012年至今7次荣获校年度考核优秀,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共青团工作先进工作者、2019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寻找合伙人  从1999年9月入学,到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1年时光铸就了李晓华对南邮的深厚感情。  本科阶
期刊
走进自闭症哥哥的内心  电影《光》由马来西亚导演郭修篆执导,该片根据导演自己的故事改编,讲述了一段关于两兄弟的故事。  哥哥文光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个性敏感,无法集中注意力,更不善与人交际。母亲去世后,弟弟多年来努力照顾哥哥。大城市的生活压力逐渐让弟弟喘不过气,他决定用尽所有办法训练哥哥面试的技巧,设法帮他找到工作。  “您好,我叫文光,今年27岁,我很友善、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有时候我看起来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