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刘翔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渐露锋芒
  
  去比赛多了,能见识各国选手的一流水平,也能切身体会到黄种人在短距离田径赛项目上的落后。有时候,你甚至会感受到一种歧视。
  我永远也忘不了2000年11月的法国里昂室内田径大奖赛。
  那次比赛,有6名选手进入了60米栏的决赛,其中有3名是美国选手,我站在第5道,我旁边第6道上的,也是一位美国选手。
  发令枪响了,起跑,发力,我根本无暇顾及周围发生的一切,但我听到身旁有几声异响,我的直觉告诉我,有人摔倒了。我当然无暇顾及,只顾拼命往前跑。冲过终点时,我是第三名。这是个不错的成绩,我乐呵呵地跑向教练孙海平,师父告诉我,原来刚才我身边第6道的美国选手,在第一个栏就摔倒了。这时,我和师父不约而同地望向巨大的电子屏幕,想看看这次究竟跑了多少时间,但屏幕上显示出的一切让我和师父目瞪口呆:“第5道,刘翔,没有成绩!”
  裁判那略带不屑的眼神已经证明了一切:在他的眼里看来,中国人,甚至黄种人,是不可能在这个项目上取得好成绩的,更别说第三名了,所以摔倒的肯定是中国人。
  但那次比赛恰恰是没有电视转播的,我有什么证据证明摔的不是我?还好,这时师父拿出了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师父很早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出去的时候都带着摄像机,这样就能把外国优秀选手整个跨栏过程给录下来,回去后再慢慢研究。通过师父的微型摄像机,一切真相大白,裁判红着脸向我道歉,我并没有过分责怪他,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深:凭什么黄种人在这个项目上就一定要被别人看低?我刘翔以后一定会证明给你们看,黄种人决不会比别人差!
  这一幕一直映在我脑海里,雅典夺金之后,我激动地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这句话,也算是为我当初暗暗立下的誓言,有了一个交待。
  
  决战雅典
  
  2004年8月25日,雅典时间22点15分,次赛第二枪。
  我是排在第四组比赛,按照赛前的计划,次赛并不是关键,半决赛才是通往决赛之路最重要的一道门槛。但我也没有想到,戏剧性的一幕,在次赛时发生了——约翰逊摔栏了!
  约翰逊是排在第三组,那组号称“死亡之组”,还有古巴名将加西亚、拉脱维亚名将奥拉贾斯。开始就有人抢跑,后来裁判又两次要求做好起跑准备的选手们重新站起来。我知道,这些小细节其实对选手们的心理影响很大。果然,约翰逊还是出了麻烦,他在跑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节奏问题,但凭借他超一流的技术,一直在勉强维持,但在第九个栏前面,他终于支撑不住了,一头从第十个栏中间钻了过去,摔倒在地上。
  一个我一直视为偶像的运动员,一个我一直渴望与之决战的对手,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与我擦肩而过了。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有种说不清的滋味,但让我很惊讶的是,其中竟然没有喜悦之情,更多的,是一种惋惜。因为我知道,在失去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之后,约翰逊也是憋了一口气,想要在雅典争夺这枚金牌的。他已经33岁了,留给他的时间几乎所剩无几了。但是,残酷的命运最终安排他以这种方式,倒在了半决赛的门槛之外。
  当时全场一片哗然,我的思绪一下子也变得很乱:约翰逊竟然在次赛阶段就出局了!这是赛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但时间已容不得我细想,该我上跑道了。
  说实话,那时候我的心跳明显加快了,我尽量让自己不去想约翰逊,但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一两个片断。裁判说“各就各位”,我蹲了下来,随后发令枪响了,但很快选手们又都退了回来——我抢跑了。
  赛后,我面对媒体的采访,说我抢跑是因为想体会一下压枪的感觉,和约翰逊没有关系,那其实只是在安慰自己。事实上,我确实有压枪的打算,但那时的心情,又怎么可能不受影响?说实话,约翰逊是摔倒在第六道上,而我跑的也是第六道,我也有些发慌:第六道的噩梦会不会继续重演?
  抢跑一次之后,我回到了起点,开始深呼吸,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刘翔,别慌!稳住,刘翔!”随后,我用双手紧紧抱住了自己的头,用力按了几下,随后又是一口深呼吸,我知道,没事了,下一枪我只要听着裁判的枪响跑,就绝对不会有问题了。
  枪响,起跑,冲刺,13秒26,小组第一,没有任何问题,我顺利闯进了半决赛。
  赛后,新闻媒体在混合区拦住了我,让我谈谈对约翰逊出局的感想,我说我并不感到很开心,我感到很遗憾。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是我的大实话。
  可能其他人根本就无法体会到我当时的那种心情。一个朝思暮想渴望超越的对手,在我觉得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时候,他却忽然无法和我面对面地较量一场了,那种失落感,我真的很难形容。
  可以这么说,约翰逊可能是出现在我跨栏道路上一座最高的高栏,也是第一个曾需要我仰视的巨人。有人曾说我有幸跨过了这座高栏,但我觉得现在还没资格这么说,因为约翰逊说他将跑到2008年。我期待着和他在北京决战的那一刻,但我也相信岁月不饶人。四年后,3 7岁的他如果仍然奋斗在田径场上,我将向他表达崇高的敬意,但我坚信,最后获胜的,肯定是我!
  (节选自《我是刘翔》)
  责编/刘书艳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每每有重大的事情大都会通过石刻来做记录,石刻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广西贺州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石刻中,八步尖峰山石刻颇有特色,至今留存着80年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题匾和时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等省府地方要员名流的题文题联。尖峰山摩崖石刻与山下墓碑石刻  尖峰山(原叫凤凰山),位于今贺州市八步区八步街道厦良村点灯寨,尖峰山东南面山腰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下沿距山坡地面约2.6米,北距临江河约10
2017年夏秋之际,笔者在广西武宣县二塘镇七星村做扶贫工作时,听说该村的一个山坡上,安息着一位飞行员,他叫周纪祥,曾为周恩来总理出访驾驶专机。闻此信息后,笔者经过广泛查找收集资料、实地查询、走访当地乡亲,了解到这位飞行英才的生平事迹:他是一位留美的高材生:他是一位富有书卷气息的空中勇士:他是参与“两航”起义爱国举动的有为青年:他是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的“身边人”:他是一位对武宣“绕树三匝”的云游赤子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  西汉前期,北部边疆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汉高祖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遣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
1970年代,在巍峨挺拔的剑门山区,飘扬着一面“全国农业学大寨”的鲜艳红旗,这就是享誉全国、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四川的大寨”的剑阁县鸯溪公社化林大队。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个大巴山区的小山村,凭着“战天斗地”精神创造出来的业绩,多次被评为全国的粮、棉、油生产先进典型,引来了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素有“北有大寨,南有化林”之称。《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及全国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化林的先进事迹。
那天,我接了一盆水玩。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有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老實说,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他们都在议论:“这个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   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而那些情绪高涨的青蛙继续向上爬。   群蛙继续高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   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
编者按:程思远是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8年9月21日,纪念程思远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
亲爱的宝贝:  爷爷和你玩过很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来。
母亲向来是个念旧的人,因此家中许多东西都有点历史,连日历也一样,还是上世纪那种过一天撒一天式的。
我有一位好友,从小怕虫子。不论什么虫子都怕。大家不止一次地想办法治她这毛病,那么大的人了,看到一条小小虫子,大呼小叫的,多丢人啊!一次,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  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许多年过去了,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择青椒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条青虫从一只青椒蒂旁钻出,胖如蚕豆,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