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大麦种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模式示范推广实践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调整,种养业向着优质高产、绿色生态、节本增效方向快速发展。大麦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也是优质的饲料作物,在种养结合生产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国家大麦青稞产业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指导下,寿县开展了大麦种养结合多种利用模式的示范推广,包括大麦—冬放牧—春刈割模式,大麦(籽粒)—养猪—玉米模式,大麦—毛豆—西瓜套种模式,大麦—养羊—籽粒酿酒模式,大麦(籽粒)—养牛—牛粪养殖蚯蚓、牛粪作基质、牛粪作种植大麦有機肥,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大麦;绿色种养;生态循环;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 S512.3;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6-0046-02
  大麦是粮饲兼用型的谷类作物之一。作为寿县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大麦种植面积较大,有一定生产规模,种养结合较为紧密,但规模化程度低,种养成本高,收益低,导致大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种养业开始向绿色优质、节本高效、规模增效方面转变,大麦因其生长早熟、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而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在国家大麦青稞产业体系支持下,寿县对以大麦为主的种养加模式进行了示范推广,构建了以大麦为主的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的生产体系。本文结合本地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条件,对大麦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模式进行了探索。
  1 大麦种养结合生产发展情况
  2011年寿县承担了大麦青稞产业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示范县任务,开展了大麦产业技术体系的一系列生产试验、示范和种养结合工作,带动了大麦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麦种植面积的扩大(表1),发展壮大了以大麦为主的畜禽水产养殖生产。历史上,寿县中南部地区70%的土地为缺水易旱的丘陵岗地,生产设施和农业装备相对落后,农业种植主要以油-稻、麦-稻、油-棉、一季中稻为主要生产模式,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农田复种指数也较低。北部平原地区(沿淮沿淠)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以麦-稻、油-稻、麦-玉米为主要轮作模式。养殖业规模较小,种养结合程度较低,收益也较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寿县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方式,极大改善了种养殖结构,改变了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分散种养和加工,转变为以合作社、联合体、龙头企业为主的规模化种养结合,逐步形成了种养加一体的多种绿色种养结合模式,实现了种养加一体化生产经营,提升了科学种养水平,促进了绿色种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目前寿县以大麦为主的种养结合企业已有20多家。
  2 大麦种养结合的成效
  大麦种养结合的示范推广带动了一批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生产发展,种养结合成效非常显著。
  2.1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大麦营养生长期至乳熟期间,茎叶柔嫩多汁,气味芬芳,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动物食用不拉稀也不淌眼泪,为畜禽鱼类所喜爱。大麦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是人们食用的优质产品。大麦早熟,易种易管,耐瘠薄,适应性广,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种植收益较高。寿县陈小夏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面积中,30hm2种植优质小麦和蔬菜、20hm2种植优质大麦,大麦秸秆加工用作养羊饲料,年养羊出栏500只,年收益60万元。大麦籽粒酿酒可增效75000元/hm2。皖西农业合作社种植优质大麦20hm2,年产优质种子11万kg,为附近地区养殖业提供种源,单季增效5250元/hm2,总增效10余万;下一茬腾茬早,部分田块可作水稻秧板田,部分田块种植早茬优质稻,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益。安徽领众农牧公司有农业耕地150hm2,一部分田块种植大麦,冬放牧,春刈割作青贮饲料;一部分田块种植大麦,收获籽粒作优质配方饲料,养殖寿霍高档黑猪,其肉质好,已进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市场及各大超市专柜销售,高档白肉售价160元/kg,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年出栏65000头,年收益2000多万元。寿县金龙蔬菜合作社以大麦与冬季蔬菜间种,反季节蔬菜提早上市,套种早熟毛豆,大麦收获后套种西瓜,蔬菜、毛豆、西瓜均获得较好的收入,大麦用作精饲料养羊平均增效60000元/hm2。寿县星光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种植大麦15hm2,使用大麦籽粒作配方饲料养殖肉牛,大麦秸秆加工粉碎作冬季养牛饲料,每年可养牛50头。利用大麦作饲料养牛,牛肉肉质好,瘦肉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头牛的养殖效益可增加2000元。利用牛粪腐熟养殖蚯蚓,年产蚯蚓2000~3000kg,效益30万元。利用牛粪和大麦秸秆拌合土壤腐熟制作育秧基质和大田生产用的有机肥,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充分做到了资源优化、循环利用、各生产环节协同发展,大大提高了种植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社会效益显著 大麦种养结合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种养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的生产能力,壮大了生产规模,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美丽、农民富裕、产业兴旺找到了绿色可持续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社会效益显著。安徽领众农牧公司种养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连续3年带动了160多人就业,使20户贫困户如期脱贫,推动了产业扶贫。寿县星光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养牛50头,农业种植包括大麦种植30hm2,年产养殖蚯蚓2000~3000kg,利用自身优势,每年解决近80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并把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服务。这些种养结合技术的推广为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2.3 生态效益良好 大麦生长期短,具有很强的分蘖和再生优势,收获早。安徽领众农牧公司位于寿县南部地区,处于丘陵地带,常年缺水易旱。该公司利用当地耕地轮作和休耕的有利条件,在冬闲田种植大麦,以大麦冬放牧、春刈割青贮,较好地解决了冬春青饲料的短缺问题。部分田块种植大麦收获籽粒作养殖配方饲料,猪粪便堆积腐熟作大田种植有机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产量,既增加了种植肥料来源,又解决了粪便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减少了生产用肥施药成本,既提高了效益又改善了环境,做到了种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陈小夏农业合作社用大麦籽粒酿酒,部分秸秆加工作养羊养鱼饲料,减轻了秸秆大量还田的压力,既提高了土地的耕作质量和播种质量,又减少了秸秆堆积的污染。星光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牛粪、大麦秸秆养殖蚯蚓,蚯蚓生活的营养土制作基质作育秧肥和大田种植有机肥,蚯蚓既能处理养牛场的垃圾废物、净化环境,还能制造肥料等。这种做法杜绝了养牛场粪便随意排放,既改善了环境,又做到了循环利用,实现了节本增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目前,寿县重点推广的大麦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轮作模式主要有:大麦—冬放牧—春刈割模式,大麦(籽粒)—养猪—玉米模式,大麦—毛豆—西瓜套种模式,大麦—养羊—籽粒酿酒模式,大麦(籽粒)—养牛—牛粪养殖蚯蚓、牛粪作基质、牛粪作种植大麦有机肥。
  3 主要做法
  3.1 强化政策引领与扶持 作为种养大县,寿县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制定了种养结合的指导意见,并对大麦在种养结合中的作用作了具体安排,并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大力推广大麦种养结合生产技术,特别是对种养加基地项目建设、多功能开发利用、生产发展都予以支持。
  3.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根据寿县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布局,调整种养结构,抓住休耕和轮作的机会,利用冬闲田,扩大大麦种植面积,为下一季作物提前腾茬,提高种植效益。
  3.3 制定符合创新发展理念的技术实施方案 在国家大麦青稞产业体系指导下,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对每一个种养结合模式都编制规范的技术操作流程和实施方案,做到技术规范、模式先进、生态优先。
  3.4 积极组织示范,加强观摩和技术培训 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技术培训会,组织大户、专业户进行观摩参观,把先进的发展理念、生产模式、技术措施宣传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并在农业产品展览展示会和新闻媒体作广泛宣传。
  3.5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 对于实施能力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种养主体要给予政策、技术、资金等支持。构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引进外源资金和先进技术,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种养加企业典型,培育新型绿色种养结合的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种养结合水平,使寿县以大麦青稞为主的种养加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永新.大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胡承霖.安徽麦作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李纯.农业生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浙江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组编.大小麦栽培[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5]吴志行.设施农业[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优化村庄规划格局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该文以仪陇县观紫镇泉水村村庄规划为例,结合国家有关顶层设计方案,分析规划
摘 要: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区域,是广东省唯一以石灰岩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共156科472属733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41属66种,种子植物133科431属667种。蕨类植物热带成分30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属的88.23%,热带成分属占有绝对优势;种子植物热带成分259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属的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方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肾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要求的240例PMOP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分别采用口服益气温经方联合碳酸钙D3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益气温经方组)与单纯口服碳酸钙D3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基础用药组)治疗。益气温经方,每日2次,每次1袋,每袋200mL;碳酸钙D3片,每日1次,每次1片;阿法骨化醇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均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个月,共9个疗程。分别于治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通过实地调研朱瓦村,从空间规划、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方面分析了美丽乡
摘 要:为了明确缩节胺在马铃薯组培快繁中的作用,采用夏波蒂、冀张薯8号、克新1号等3个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缩节胺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根长、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缩节胺对脱毒马铃薯的影响不同,低浓度可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高浓度则起到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缩节胺;组织快繁;培养基;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
摘 要:直播水稻生产省去了育秧与插秧环节,直接通过规范化流程将稻种播散于生产大田。该文介绍了宣州区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针对现阶段该区水稻直播生产中存在的用工成本高、生产水平及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宣州区水稻直播生产发展前景,为解决水稻直播生产难题、促进水稻增产增收及稳定本地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關键词:水稻;直播;生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以云南樱桃优良单株‘广州’樱组培苗为材料,开展苗期生长节律研究,探讨其生长节律与温湿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种植时间和立地条件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不同种植时间和立地条件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樱组培苗生长节律呈“S”型,苗高和地径均存在2个不连续生长高峰,且第一峰值大于第二峰值,地径生长高峰较相应苗高生长高峰晚1~2月。观察组(处理5)在2019年4
重睑成形术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方法多样。埋线法是一种非切开方法,其术式历经改良且各具特点。本文就重睑成形原理、埋线法的适应证、优缺点、术式改良及埋线法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应用上睑提肌腱膜后层折叠术矫正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应用上睑提肌腱膜后层折叠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患者103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89例患者重睑形成良好,上睑缘高度在角膜上缘下1 mm处,无睑裂闭合不全;9例术后矫正不足,后经原手术切口切开修复后眼睑位置恢复正常,双眼睑对称;5例术后矫正过度,后经原手术切口切开修复眼睑后位置恢复正常。无睑外翻、倒睫、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上睑提肌腱膜后层折叠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 要:针对混交林中木荷大徑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选取4种不同间伐处理,分析各间伐处理对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间伐处理对木荷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杉木,且间伐处理Ⅲ(保留35株木荷、10株杉木)更有利于加快大径级木荷的培育,间伐后1年2树种径阶分布峰值对应的径阶依次向高径阶递进,且同种间伐强度下木荷径阶分布曲线峰值所处径阶都大于杉木,说明间伐对木荷径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