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味道——朱自清《背影》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背影》不仅是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名篇,更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不仅是“五四”文学中第一篇塑造了正面父亲形象的作品,还折射出1925年前后现代知识分子面对时代变化的彷徨矛盾的复杂心境.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对萨克斯本身的多元化艺术特质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全面的认知、理解和把握具有意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萨克斯艺术在新的时期、新的文化发展背景下更加充分地发挥和拓展自身的优势.萨克斯是兼具了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音响特质的复合功能性管乐器,兼具古典性与流行性的多元艺术特质,同时还兼具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音乐教育的专业性.对于萨克斯多元艺术特质的理解、认知和研究还需要我们予以更多的重视和更大的力度,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萨克斯艺术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0世纪上半叶以来,经历了歌舞剧、“秧歌剧”等形式的铺垫与酝酿,以《白毛女》为象征的中国“新歌剧”,在最初的摸索和尝试后,逐渐定型、成熟,并走向变革与反思.相较于西洋歌剧,我国民族歌剧的“成分”更为复杂,如何更好地为民族歌剧进行钢琴伴奏,也是几十年来音乐实践磨合的重点和音乐理论研究的焦点.本文选取在改革开放后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歌剧《归去来》中最重要的一段女高音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分析其钢琴伴奏在文本、实践与审美追求上的若干问题,希望能对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诗话作为明清诗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明代诗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学史上有关明代诗歌的诸多认识,都与明清诗话的批评观念密切相关.其中明初诗分五派、明诗“盛于国初”两种看法,即是明清诗话影响明代诗史建构的典型例子.类似观念的形成,是后世批评者在当代观念支配下对诗史进行建构的结果,需要被置于文学史演进的历史现场予以重新检视.如何在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历史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是文学史书写得以正确展开的重要基础.
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中国社会从思想意识到体制结构都发生了巨变,中国的文艺界同样在变革.中国文化界开始提倡白话文,白话文的优势是通俗易懂,意图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赵元任是白话文的积极倡导者,在报纸上发表了多篇白话文的文章,还录制《国语留声机片课本》.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赵元任十分关注音乐和方言的融合.比如,在赵元任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常州方言、无锡方言乃至京剧的一些音调.在钢琴伴奏方面,他非常看重发挥钢琴的作用.在进行艺术歌曲创作时,充分利用了钢琴的特点成功地突出了声乐的魅力.
吴秋辉为山东临清学者,一生著述颇丰,有四十余种之多,但其中部分已佚失.在其后人的努力下,其遗著直到2018年才得以全部出版问世,故当前学界之中知之者甚少.目前已出版各书中所收录吴秋辉遗著以影印手稿为主,内容杂芜、时间错综,观之吃力,难窥其义.故文章对遗著依时间顺序进行整体梳理,开展文献描述,分析成书目的 ,综括著作大意,以期让学界能直观明了地知晓吴秋辉学术成就之大观.
宜春学院《大学国文》为首批江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如何从最初的“大学语文”更名为“大学国文”,如何确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主线,如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和传达,又如何借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平台进行推广?本文对课程进行十余年建设路径的梳理,既是一次“我从哪里来”的自省,也是一次“我要往哪里去”的探讨.
“桐城歌”七言五句的独特体式特征是考察其流衍路径的主要线索.“桐城歌”起源于安徽桐城,首先流衍到桐城周边地区,继而沿着长江航道往上游流衍到湖北恩施,往下游流衍到江南地区,并由江南地区经由大运河往北流衍到京津一带.清初以来,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桐城歌”又作为“吴歌”联套曲的一部分流衍到中国台湾地区,甚至远播日本.明清时期“桐城歌”的流衍,形成了民歌传播中的一个典型个案.
本研究以巢湖流域内炯炀河生态补偿实践为切入点,分析巢湖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总结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日后的完善措施等.巢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处在补偿初期的研究与探索阶段,文章从顶层设计规划、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生态补偿的公民参与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安徽玉雕是具有徽派雕刻技法与雕刻主题的玉雕风格总称.安徽玉雕系以传统和田玉和新开发大别山玉(黄龙玉)为主要原料,形成了两种风格体系.其一随形设计、皮色巧用、俏色创新、圆雕强化俏色,是安徽工的继承与升华;其二巧用皮色做俏色、分色巧雕重设计、分色基础做俏形,是安徽玉雕的创新和再造.两种体系完善了安徽玉石雕刻的设计语言,成为当代中国玉雕对传统艺术学习完善的典型样本.
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技术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本文首先通过对《约斯特小提琴系统》(The Yost System for Violin)中重要技术训练内容的分析,如:单音、双音、换把、左手独立性与伸张、左手拔弦和泛音等,列举了这些练习的功能与效果,提炼出蕴含其中的技术理念与训练原则.其次,在深入研究并长期使用该训练系统后,结合本人的教学与训练实践,探索科学使用该套系统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小提琴学生和演奏者在使用该系统进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更快把握其精髓,高效达成预期的技术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