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系统沿程水质稳定技术研究

来源 :油气田地面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开发工艺的日益增多,原始水处理工艺存在水处理水质不达标、腐蚀结构严重和二次污染等问题.而影响回注水水质稳定的主要因素为Fe2+、细菌、H2S和少量溶解氧;注水系统中沿程水质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管线内污垢和细菌大量滋生.为控制水质使其达标,通过日常生产中的经验累积,开发了源头控制和沿程控制两种水质控制模式.源头控制模式主要是控制腐蚀结垢及细菌繁殖,去除原水中亚铁、硫及成垢离子,提高水质稳定性;沿程控制模式主要是加强过程控制,消除残留细菌,破坏其滋生环境并抑制腐蚀,延缓沿程管线污染和老化.沿程水质稳定技术在现场实施后,有效解决了水质不达标问题,注水井口水质稳定率达95%以上.
其他文献
基于流变性测试和蜡沉积实验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添加EVA/PAMSQ复合防蜡剂的长庆原油的流动性和蜡沉积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剂原油依然具有热处理效果,50℃热处理条件下加剂原油的流动性改进效果较差,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至60、70和80℃,加剂原油的流动特性(如凝点、黏度、小振幅振荡剪切特性)显著改善.80℃热处理条件下,加剂原油的凝点已低于0℃,表明热处理与EVA/PAMSQ复合防蜡剂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同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加剂原油的蜡沉积速率逐渐降低,但蜡沉积物的含蜡量逐渐升高,这可能不利于蜡沉
顺北五号联合站以“六个统一”为核心实施联合站标准化设计.在工艺设计方面,建立并定型了适用于顺北区块地面油气处理站场的工艺标准化模式,形成了7种标准化工艺流程;在站场设计方面,运用SP 3D三维设计软件完成了模块化的站场设计,形成了15个标准化功能单元,22套橇装一体化集成装置;在设备选型方面,最大限度采用橇装化设备,对于非标设备,统一设备规格及选型,形成了塔器、容器等43类系列化设计成果,构建了一套工艺、设备标准化定型图库;在平面布局方面,采用“油预留、气列装”优化设计理念,站场面积由23.53×104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协同设计已成为石油地面工程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3D模型审查作为三维数字化设计的重要里程碑,浓缩了数字化设计需要关注的方方面面.但审查会前的准备工作、审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审查意见的处理与关闭仍然困扰着工程设计人员.针对阿联酋巴布油田综合设施项目工程实践,综合分析海外项目3D模型审查会的目的、要求以及面临的问题,决定选用Navisworks作为3D模型审查会的浏览软件,其在海外石油地面工程3D模型审查会中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应用Navisworks软件优化了工作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rn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
期刊
络合铁脱硫工艺正逐步在天然气净化处理领域开展工业化应用,但在运行控制的最优性能评价方面,没有成熟的理论依据.利用脱硫工艺的化学原理、气质组分及二价铁离子(Fe2+)等常规检测参数,建立硫磺产量、三价铁离子(Fe3+)需求量、系统循环量、铁盐日常添加量、铁离子再生率的理论计算式,为系统工艺运行评价提供最优的理论值.并运用理论计算成果,对CK1井络合铁脱硫工业应用开展运行分析,指出该装置工艺运行应在减少铁盐额外损失、降低硫膏含水率、提高铁离子氧化再生率三个方向进行攻关优化.通过药剂调整优化,系统运行效果显著提
新疆油田某作业区超稠油采出水具有高温、高硅、高矿化度的特点,造成过热注汽锅炉结垢频繁.通过对锅炉炉管垢样进行检测分析,明确了Si和盐是造成锅炉结垢的主要因素,同时借助对锅炉炉管中盐垢宏观形貌、微观形貌、EDS及XPS分析,揭示了锅炉结垢机理;针对结垢机理进行研究,提出化学除硅和MVC除盐,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高温、高压断键+缩聚反应是盐垢形成的主要机理,盐垢中主要物质分子式为Na2Si2O5;化学除硅可以将锅炉给水SiO2质量浓度降至100 mg/L以下;MVC除盐实现产水矿化度≤50 mg/L,
油田管道发生断裂失效,运用宏观分析、微观分析、裂纹扩展分析、形貌分析、微区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进行管道断裂失效分析,明确了管道断裂成因;测试结果表明,断裂裂纹沿环向开裂,管道轴向受力大于环向受力,并且裂纹断裂方向与最大拉应力方向垂直;同时,套管未发生颈缩和腐蚀减薄,而且断口平整,断裂属于脆性断裂.断裂扩展区具有典型的河流花样微观特征,属于准解理穿晶断口;套管裂纹由套管内表面向外部延伸,并且裂纹扩展呈树枝状,其裂纹特征符合硫化物应力腐蚀断裂特征.综上所述,该油管断裂由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导
滑坡是威胁埋地管道安全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随着管道建设的不断发展,管道不可避免的会穿越滑坡频发区域,为了保障管道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对滑坡作用下的管道进行安全评价.不同土质的滑坡土体对管道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结合工程实例,选择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将不同滑坡土质下管道临近屈服强度时模拟得到的滑坡体位移及管道位移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滑坡体土质对管道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滑坡体的位移量大致沿滑动方向逐渐减小,最大值位于滑床后缘,其中,由于管道的存在,靠近管道上方的滑坡体合位移量相对较小
为有效遏制老油田油水井集输管网腐蚀穿孔泄漏加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运行周期、防腐技术、环境条件、城市规划、更新维护等方面对当前管网生产运行现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深化了CO2腐蚀、冲刷腐蚀、垢下腐蚀、氧腐蚀等微观腐蚀机理研究.从管线材质、防腐工艺、新型内衬配套等方面加强了源头设计优化,明确了干线优选环氧粉末或无溶剂陶瓷颗粒内防腐技术、单井管线采取单根由壬连接内衬管工艺技术、常规管线采用3PE外防腐、稠油热采管线采用黄夹克外防腐保温的技术原则,并运用超声波及射线探伤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抗风圈对增强储罐的抗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大型储罐设计规范中顶部抗风圈尺寸设计方法过于保守.对比GB 50341和API 650规范中的顶部抗风圈设计方法,分析现有设计方法保守的原因,并建立实际尺寸储罐有限元模型,开展风致屈曲分析,研究抗风圈的抗风特性,结果表明,比实际设计尺寸更小的抗风圈完全可以满足抗风设计要求.对GB 50341顶部抗风圈尺寸设计公式进行了优化,可为大型储罐抗风圈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