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创造性劳动的发生机制及其课程实践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经历了起步与萌芽、效仿与异化、恢复与重建、深化与拓展的演进过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呼唤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一种以培养创造力为目的 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其发生的逻辑理路经历了以身心参与为必备前提的创造性潜能激发阶段、以深度体验为酝酿过程的创造性思维萌发阶段、以知行转换为关键环节的创造性能力锤炼阶段和以融会贯通为终极奥义的创造性智慧提升阶段.创造性劳动教育进入中小学的实践路径,可通过建构集自然体验式劳动和探究造物式劳动于一体的劳动课程群,构筑纵深化的课程目标、整合化的课程类型、特色化的课程资源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加以实现.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受到“人的文学”观念影响,中国文学相对忽略物性描写.不过,在生态散文中,物性得到重视,“石头”这一意象有逐渐凸显之势,到新时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获得一定发展.中国生态散文加深了对于玉石文化的认知,有助于理解世道人心和人生智慧,强化了自我约束和生态意识.在叙述方式上,中国生态散文的石头书写注重辩证性,倾向虚实相生、正反相合、情理交融,有助于深入到物性、人性和天地道心.目前,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书写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作家的主体意识和生态意识不强、物性理解不够深入、经典性不足,这是今后需要努
基于CSS2019调查数据的分析,从多个面向检测了民众社会公平感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复杂关系,可发现:我国民众的总体社会公平感与不同的政治参与行为之间呈现类U型关系,在统计上它与非制度化的沟通型政治参与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与制度化的社区参与和选举参与却呈显著的正相关.情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共存于民众政治参与的行为选择与意愿之中,其作用效果与序列由不同社会情境下个体的行为与感知所决定.但即便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民众整体上仍希望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下参与政治生活.不过,在经济和社会保障领域,应得型社会公平感、需要型社会
知识产权领导协调机制是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尽管我国已建立“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知识产权领导协调机制在层级和权威性上仍有所欠缺,亟待“升级换挡”,以与即将启动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相匹配.借鉴日本和韩国的实践经验,建议将现行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升格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由国家领导人担任委员会负责人,并由相关部委负责人、产业界和学术界代表担任成员.同时,可通过知识产权基础性立法为新的国
朱英诞遵从“诗近田野”的古训,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中,留下了大量的现代山水诗.诗人在山水诗构筑的世界里,以山水为友,与自然诗意交会.继承唐宋山水诗人传统,朱英诞渴求乡村的平静与安宁,居于城市的他“以诗还乡”,诗歌成为归乡之途.他在唐宋山水诗的乐生信念中感悟自然与生命的合一,诗歌呈现出超越生死的生命意识.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他的山水诗有着现代社会生存境遇的寄兴,与单纯书写疾病、失恃、战争的唐宋诗歌不同,他通过身体感悟自然,体悟生命,将怀母之情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在山水中表达对战争与人生的领悟.唐宋诗人的江南情结
在农地流转面临“内卷化”困境之下,乡村基层治理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而以乡村精英为主导,由农民流转诉求形成的社会网络有益于解决农地流转治理困境,实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头寨村农户全样本数据检验发现:在社会网络作用下,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存在一致的集体行动;在村委会介入促进农户土地转出的基础上,农户的集体行动让这种实施效果放大了1.11倍,显著促进了土地转出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除此之外,乡村精英对于农户转出土地,促成集体行动具有重要的动员作用.建议“以农民为中心”整合村民自治组织
中国传统语言研究较侧重应用研究,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以应用为导向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 ,为特定现实需要服务;紧跟时代潮流,密切关注时代热点,参与热点问题的探讨,从热点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学术发展,对其他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代朝廷对于语言文字问题的重视,也促使传统语言研究始终以服务封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教育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为己任.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应用研究虽然存在很多历史局限性,但其应用性特征,对于当代的汉语研究及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具有
比限作为明清催课之法的核心,合理的分限有利于赋役征收,而设限过密则会成为赋役征收的百病之源.面对制度带来的危害,明清百姓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试图将危害降到最低.其应对的手段(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诡寄、花分、飞洒、影射、虚悬等来避役避比,这些手段带来的问题是田亩不实、户甲不实,迫使政府不断进行变法和赋役册籍创新.二是通过土地市场将赋役负担转移给他户等方式来避役避比,这造成了税粮拖欠,包揽盛行,土地市场进一步复杂化.三是通过户的整合来应对比限中的各类问题,户的整合类型有“甲首户”“股头制”“总户子户”“
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对口帮扶是广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采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科学寻找广州—梅州和深圳—汕尾对口帮扶工作中行动者、情境和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出产业扶贫的“脱嵌—传播—再镶嵌”模型.对行动者与情境互动下的产业扶贫模式生成机理及效果的故事线进行理论阐释,研究发现:两对帮扶关系中由于政府力量与市场参与的差异,分别形成了参与式扶贫与整合式扶贫两种典型模式.广州—梅州扶贫中,以政府行动者为主的行政资源在对口帮扶中发挥了绝对主导作用,其他行动者有限参与;深圳—汕
清代漕运年复一年,带来了繁复的运粮事务和巨量的货物流转,由此各色人群汇聚运河沿线,从事体力、商业以及其他各种服务性的活动.运丁和水手是漕粮运输的主力,倚食漕粮运输以及附载的货物;纤夫和脚夫维持运河船只往来,以廉价劳动力获取生计;浅夫和泉夫等济运群体依赖漕事为生;商人与贩夫既包括各大商帮,也包括贩夫走卒,既包括坐贾行商,也包括各种服务性从业者.不少人群从传统生活秩序中“溢出”并结成新的生活共同体,倚食漕河,极大地推动了运河区域的消费市场和商业繁荣.清代漕运极大地影响了运河区域的大众生计和社会生活.
政治参与是维持和促进政府合法性的有效手段,是民众表达意见和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且与民众的政治信任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政治信任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机制,及主观绩效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对6579份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政治信任与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体而言,民众的政治信任度越高,就越倾向于进行制度化政治参与,反之则越倾向于进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在政治信任与制度化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