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芯2号”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的开发及验证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onloup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开发适用于我国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育种的稳定的育种芯片,本研究在大黄鱼600 K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芯片“宁芯1号”的基础上,开发了大黄鱼55 K育种芯片“宁芯2号”.“宁芯2号”选取大黄鱼单倍域(haplotypeblock)内具有代表性的SNP位点,并集成与大黄鱼刺激隐核虫抗性、耐高温性状相关联的SNP位点.开发完成的“宁芯2号”最终集成了 54077个高质量的SNP位点,这些位点在大黄鱼基因组内分布均匀.应用“宁芯2号”对来自6个群体的756尾大黄鱼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的分型成功率均在98.4%以上,多态性位点比例均在91.2%以上.“宁芯2号”具有稳定、准确、快速、价廉的优势,预计能够在大黄鱼品种定向遗传改良和全基因组分子模块育种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晋椒102是以自交系78-1为母本,以自交系5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一代杂种.中熟,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70 cm,开展度68 cm左右,始花节位为第9节左右,连续坐果能力强,上下层果实一致性好;果实长羊角形,果肩部有皱褶,果面有浅沟棱,果长23~32 cm,果肩宽3.0~3.5 cm,3个心室,果肉厚约0.35 cm,单果质量约35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光泽度好;VC含量1167.3 mg·kg-1(FW),辣椒素含量0.16%,抗疫病、TMV,每667 m2产量2800~4200
根结线虫是严重影响我国蔬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改进了根结线虫小区试验设计,依据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将试验地划分为线虫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区组,区组内再随机排列,克服了直接随机排列出现的结果偏差.结果表明,在黄瓜根结线虫防治过程中,采用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418配合噻唑膦处理土壤,可以明显降低黄瓜根结线虫病情指数,提高噻唑膦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定植后105 d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一噻唑膦处理,在线虫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小区的平均防效达到63.99%,同时促进了植株的根系发育,产量也有明显提升,
京研迷你8号是以雌性系M118和G2为父、母本配制而成的水果黄瓜一代杂种.全雌型,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坐瓜率高,主蔓结瓜为主,始花节位为第5节左右,瓜条圆筒形,顺直光滑,无刺瘤,瓜长约15 cm,瓜皮绿色,瓜肉浅绿色,口感脆甜,品质佳,越冬温室栽培每667 m2产量可达12000 kg;高抗白粉病,抗霜霉病,中抗CMV,耐低温弱光,亦较耐热,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越冬温室、春温室和春秋大棚种植.
极光357是由2个自交不亲和系KH03和NC05配制而成的普通白菜一代杂种.株型半直立,株高22 cm左右,开展度25 cm左右,头大束腰,叶数多,生长速度快,叶色深绿,叶柄宽平、绿色、无蜡粉,光泽度强;抗寒、耐抽薹性好,粗纤维含量0.8%,可溶性总糖含量3.57%,高抗病毒病、霜霉病,抗软腐病;每667 m2产量4500 kg左右,适宜越冬和春季较冷凉的茬口种植,长江以南地区可露地种植,长江以北地区需保护地种植.
桂蹄3号是以广东番禺地方荸荠品种为材料,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的优良变异单株筛选培育而成的荸荠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5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叶状茎深绿色,株高90~110 cm,匍匐茎4~7条;球茎横椭球形、厚圆,脐平或微凸,皮深红褐色,纵径4.5~4.8 cm,横径4.1~4.3 cm,平均单球质量31.7 g;田间对秆枯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桂蹄2号,可溶性糖含量4.42%,淀粉含量31.0 g·kg-1,口感脆甜,耐贮藏,每667 m2产量2500~4000 kg,适宜国内大部分荸荠产区种植.
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辣椒和茄子.每种蔬菜又分为若干类型,番茄根据用途分为鲜食番茄和加工番茄,根据生长习性分为无限生长型和有限生长型,根据果实大小分为大果型(单果质?量≥150 g)、中果型(单果质量100~149 g)和小果型(单果质量≤100 g),根据颜色分为大红、粉红、黄色、绿色、紫色番茄等;辣椒根据果实形状可分为樱桃椒、圆锥椒、簇生椒、线椒和甜椒;茄子可分为圆茄、长茄和矮生茄.
期刊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高山番茄生产栽培过程中,推广应用顶面薄膜避雨四周网纱隔离、水肥一体化膜下灌溉设施装备,可以降低土壤湿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棚内积温,减少病害发生;推广适合高山生态环境、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番茄品种及集约化育苗技术,提高了番茄幼苗质量,增强了植株抗性,提高了番茄品质和产量;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缓释肥、水溶肥及精准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化学肥料用量,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节省了用工;采用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提高了产
期刊
2021年10月至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多地,聚集或零星发生等特点,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具体疫情管控措施,所以2022年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工作依然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比2020年和2021年,2022年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工作又表现出不同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指导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工作,服务“三农”.
期刊
利用核糖体DNA序列探讨了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高阶元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测定了现存的7种骨舌鱼核糖体基因,获得了巨骨舌鱼(Arapaima gigas)、尼罗异耳骨舌鱼(Heterotis niloticus)、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费氏骨舌鱼(O.ferreirai)、美丽硬仆骨舌鱼(SScleropages formosus)、乔氏硬仆骨舌鱼(S.jardinii)和硬仆骨舌鱼(S.leichardti)的rDNA全序
荚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属于豆科菜豆属菜豆种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大宗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荚用菜豆种植面积约为?74.1万hm2(1? 111.5万亩),种植面积以每年约2%的增长速率连续11年持续增加.菜豆是常规种,严格自花授粉作物,花为蝶形花,花蕾较小且花形特殊,雄蕊、雌蕊呈螺旋状,细小而脆弱,因此在进行人工授粉时雄蕊不易被彻底清除,雌蕊易折断,操作难度大,导致杂交成功率较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