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面子攀比择校害处多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每年暑假,尤其是七月中下旬及八月初,是决定要入学(入园)的孩子上什么学校或幼儿园的关键时期。如今小学、初中都要求就近入学,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入读就近划片的学校,想尽办法给孩子择校。其中一部分人当然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认为孩子上了好的小学、初中,将来就能考上好的高中、大学,前途就一片光明。但也有一些人,并不完全是为了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而是为了自己的脸面——朋友、同事或邻居都把孩子送进了好学校,自己的孩子要是就近上个“差”学校,就显得自己没本事,没能力,就丢了面子。于是不惜代价,托关系、多花钱也要给孩子择校。殊不知,纯粹为了面子择校,往往弊大于利,害处多多。
  我和老公都在市郊工作,离市区约20公里。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之前,我们一家生活得很幸福。我和老公都是大学毕业分配到区直事业单位的,虽然两家父母在农村,经济上不能帮助我们,可我和老公都有固定工资,结婚时付了首付在单位旁边买了一套房子,房价不到2000元一平方米,五年左右我们就把贷款还完了。女儿读小学后,我们又买了一辆轿车接送孩子。女儿在区小学读书,乖巧伶俐,成绩中等偏上。我们收入不是最高的,可我和老公工作体面,生活安稳,觉得小日子过得挺美满。
  烦恼是从女儿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开始的。一位同事的女儿小升初,要去市里的重点中学读初中,她说,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一年前她在那所重点中学附近买了一套小平房,暑假里就搬过去,女儿的户口也迁了过去,划片招生正好进入那所重点中学。我问她:“你上班这么远,方便吗?”她说:“一切为了孩子吧!区里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是无法和市里的重点中学相比的,在区中学排前几名的孩子,在市重点中学里也就是中等水平。”她还告诉我,我们单位好几个人在市里买了学区房,打算让孩子去读小学或初中。同事的话在我心里引起了震动,我和老公都是靠着学习好才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回到家我便和老公商量在市里买学区房的事。老公一听就急了,说:“区中学也有考入名牌大学的!再说了,我们哪有钱再去买房啊?还完房贷又买了车,现在日子刚刚舒坦点,你就甭折腾了!”但从那以后,我心里再也无法平静,天天打听市重点中学和学区房的事,又得到许多信息:市里几所重点学校附近的新房子,卖得最好;每到暑假,重点中小学周边的出租房便被抢租一空。在外县工作的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家孩子也打算明年到市重点中学读书,他们县里办学条件差,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市里来读书了。我那同学的工资收入比我们要低许多,这大大激励了我。女儿上五年级时,我同事小刘为了儿子入学时能就近读市一小,把家搬到了市区。小刘说:“李姐,我是破釜沉舟,为了孩子豁出去了。”这下我再也沉不住气了,小刘家境和我们差不多,父母都在农村,她也没什么外援。我回家和老公闹,说小刘都去市区住了,人家儿子小学就接受优质教育了,我们女儿中学还没机会。老公还是坚决反对。女儿五年级上完时,我如坐针毡,开始瞒着老公看房子。学区房价格高,即使一居室的房子我也买不起,可想想同事、同学家的孩子都去市里读书了,我咬咬牙私下买了一套一居室。首付款七拼八凑的,借遍了我家亲戚。贷款时我才和老公说,老公气得好几天没理我。房子买了,女儿读重点中学的梦圆了,我们家却再也没有了笑声。每月几千元的房贷,加上亲戚家的借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不敢抱怨,老公虽然没指责我,可对我很冷淡,特别是有次我公公住院,我们着急却拿不出钱,最后还是农村的叔叔付了住院费,老公渐渐对我有了恨意。以前晚上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周末晚上还会带着女儿出去撮一顿,现在老公下班后什么都懒得和我说,女儿少不更事,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也耷拉着小脸给我看。我真是要疯了,可在同事面前还要装坚强。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大家讨论重点中学时,我觉得有面子。今年女儿小学毕业,顺利上了市重点中学,可我一丝喜悦也没有。升学前我们必须搬进新家,装修费现在还没着落,老公又刚升了职,工作时间不固定,晚上加班成了常事,搬家后来来回回交通也是大问题。如果我和女儿搬到市里,老公一个人留下,一个家便不完整了。一边为了装修费的事焦头烂额,一边为了搬家后工作不方便的事左右为难。有时候我真想把学区房卖了,不欠债不折腾,恢复以前平静快乐的生活。
  为了面子毁了女儿
  (陈先生,个体从业者,女儿上高中)
  我女儿小雨一直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一般。我和妻子早年都没能考上大学,如今起早贪黑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因为自己没上过大学,有时总觉得在人前有些自卑。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女儿上好学校,将来考上好大学,因此对小雨学习上的事格外上心,幼儿园让她读的是最贵的,小学时给她请了好几个课外辅导老师。女儿当年升初中时,我们拒绝了划片就近入学,因为我家附近那所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我们托关系把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中学。
  女儿在初中阶段成绩勉强达到班里的中游水平,中考时没考上本校高中。她和我们商量,想读普通高中。我一听就生气地训了她一顿:“人家孩子都是从普通中学往重点中学里考,你竟然从重点初中往普通高中里钻,别人问起来,我和你妈还要不要这张脸了?”她不敢违拗,在我们给她交了1万多元的择校费后,留在了本校高中部。
  第一次月考,女儿的成绩竟然排到了班级倒数十名以内。我们又气又急,轮番说教。女儿哭着说:“我也不是不学,我真的是学不会。”我又高薪找了辅导老师,给女儿一对一辅导。女儿成绩有所提高,可仍居于班里下游水平。妻子着急上火,开始变得唠唠叨叨,更年期症状明显提前。把女儿唠叨急了,母女俩便争吵起来。我脾气也急躁,一次看见她俩又在争执,伸手就给了女儿一巴掌。女儿长这么大,我第一次打她,她当时愣愣地看了我一会儿,哭着去了学校。从那以后,女儿回家就很少说话,妻子再唠叨,女儿便钻进自己房间闭门不出,不得已和我们面对时,耳朵上也戴着耳机。上高二时,女儿的成绩再次滑到班里后十名,有人悄悄对我们说,她谈恋爱了,那个男孩儿不但学习成绩很差,而且爱打架。我们审问女儿,她倒不隐瞒,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我们。我气得抬手要打她,想不到她竟仰着脸说:“你打吧,爸爸,你也不是第一次打我了。我学习那么差,老师同学不待见我,回到家你和妈妈也不给我好脸色,我不谈恋爱干什么啊?”那天妻子气哭了,我也气得掉了泪。女儿一边哭一边振振有词地控诉我们:“你们知道我需要什么吗?我就想学习不要有太大压力,快快乐乐地和同学待在一起,我本来就是个资质一般的人,你们非要我读重点中学,你们知道我在重点中学压力有多大吗?上初中时我就努力赶,可就是赶不上别人,他们的脑子都跟电脑一样,我就是比他们笨,我早就累了,你们还让我读重点高中。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你们的面子!我考大学是没指望了,这样的成绩在哪儿都丢人,我能干什么啊?”   请来的辅导老师也委婉地告诉我们,孩子这种状态,就不要再给她施加学习压力了。还说女孩儿心事重,逼急了恐怕会出事。学校老师也建议我们,给女儿转一所普通中学。可这回女儿竟然不同意了,说:“都高二了,转过去跟不上更丢人现眼。”我现在才明白,女儿并不是不求上进,是确实没那个能力。而且女儿自尊心很强,也不是我曾经认为的那种对学习成绩差没感觉的厚脸皮的孩子。事到如今我真是很后悔,要是不盲目攀比,不让女儿上重点中学,女儿也许比现在学习还好一点,至少比现在要快乐!都是我们为了面子害了女儿!
  因择校而痛失亲情
  (曹女士,小学教师,儿子上幼儿园)
  我在市区一所重点小学任教。受职业影响,我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胎教自不必说,儿子出生后几百元一节的早教课我也一节不落地带儿子去上,专家推荐的育儿资料我全买。儿子没让我失望,非常聪慧。
  去年年中,儿子该入托了,围绕去哪所幼儿园的问题,我们全家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四位老人主张孩子就近入园,理由是接送孩子方便,几分钟就到了,不耽误买菜做饭。我则主张去市里最好的幼儿园,理由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老公模棱两可。我告诉大家,我们班里的那些择校生,大多数家境一般,可那些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一所好学校不惜一切代价。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差,老公年薪十几万,双方父母又都是退休干部,经济上不用我们负担,我们完全能够支付贵族幼儿园的学费。再说,作为一名重点小学的老师,自己的孩子却在社区幼儿园就读,别人问起来我怎么说出口啊?在我的坚持下,全家最终同意了儿子去上贵族幼儿园。周一到周五主要由公婆接送,周六我接送,公婆有事通知孩子姥爷姥姥接送。我还专门买了一辆老年人开的那种电动车,让老人接送孩子使用。
  就这样,我的宝贝儿子进了幼儿园小班。从家里到那所贵族幼儿园大约五公里的路程,市区经常塞车,公婆开车技术都不好,每天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有一个小时。因为一大早两位老人就得早早起床到我家接孩子去幼儿园,他们晨练的时间也没了。公婆接送一段时间后,我对婆婆说:“你们这些日子辛苦了,让我爸我妈接送一段时间吧!”婆婆高兴地同意了。
  万没想到,我爸接送孩子的第一天就出了意外。那辆老年人专用电动车我爸开得不熟练,当天下午又突然起了大风,我妈担心孩子放学站在外面等,一个劲催我爸快点,结果在一个路口拐弯时撞上了护栏。我们赶到医院的时候,我爸已经做了手术,我妈轻微伤。我爸腿部受伤严重,出院后右腿走路一瘸一拐的。爸爸退休前是单位的文艺骨干,退休之后参加了老年艺术团,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老了倒成了瘸子。这个打击不小,他整天闷在家里。我妈小心陪护,还经常挨他吵,脸上也没了笑容。我爸我妈没当面埋怨我,我弟却不给我留情面,每次我去看望父母他都对我冷冰冰的,连讽刺带挖苦地奚落我:“为了你那宝贝儿子,爸一条腿都搭上了。”原本和睦快乐的大家庭,因为这件事变得阴云密布,我们姐弟之间也有了隔阂。更让我伤心的是,父亲节我带着孩子回娘家,弟弟竟然对我儿子说:“你这个贵族小孩来做什么啊?你看把你姥爷害的,腿都瘸了。”儿子吓得直哭,我看不过去,和弟弟吵了一架,就哭着带儿子离开了父母家。想起弟弟以前对我儿子百般的好,我的眼泪更是止不住。我后悔当初坚持把孩子送进贵族幼儿园,否则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攀比择校害处多多
  家长之所以攀比择校,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都存在差距。家长为了子女接受优质教育,只信任办学条件好、升学率高的重点学校,导致好的学校生源更好,差的学校生源更差。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陈博士就“择校”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目前择校风盛行,有很大的非理性成分。很多家长不是根据孩子需要来选择学校,而是盲目跟风或为了面子择校,这在很多方面增加了孩子成才的“机会成本”。
  中国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择校导致了严重的教育不均衡,择校风打破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则,分数成了一个参考,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被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对于富裕家庭而言,交一笔择校费,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则面临着借债上学。这种情况有悖教育的公平原则。更重要的是,择校不当,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当事人的家庭和睦。因此,不但教育主管部门不提倡择校,教育界人士也对攀比择校持反对意见。
  近年来,为体现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原则,缓解择校压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正从政策导向入手配置教育资源,尽可能地追求教育资源的均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做出了许多硬性规定:1.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2.加快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努力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3.积极探索招生方式改革,有效发挥政策调节与导向功能。
  陈博士告诫家长们“盲目择校不可为”。他说,首先,如果孩子小学和初中不在居住地入学,而选择择校的话,每天用在接送孩子往返途中的时间要比就近入学多得多。家长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多培养孩子的兴趣或者跟孩子交流。其次,热点学校“两头沉”现象突出,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在重点学校,一般一个班都在60~70人,教室拥挤,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爱相对较少。据调查,在很多重点学校,教师对班里学习成绩在上游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关爱较多,对中间学生关注较少。而在普通学校,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陈博士认为,家长应该认识到,上好学校不等于接受好教育,更不等于成才。他呼吁,家长在对待给孩子择校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刊认为,是否择校应全方位来考虑,仅仅为了争个脸面而攀比择校,则很不可取。一是因为择校会增加经济负担,如果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必然产生焦虑,甚至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家庭成员对择校持不同意见,坚持的一方又执意为之,还会因此产生家庭矛盾,影响家庭和睦。二是择校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孩子学业优秀,心理素质过硬,通过择校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择校便是锦上添花。反之,如果孩子本来学习成绩不理想,来到名校只会让他压力过大,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择校反而会害了孩子。
  作家柯云路说:“幸福不是一个证明题,而是一个满足感。有时,我们活得太累,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缺得太多,而是我们要得太多。”对孩子,我们是不是也要得太多了呢?为了面子,我们失去了里子;为了择校,我们又失了多少?这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深思。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关于牛奶的十大误区  小海  一、牛奶越浓越好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婴幼儿常喝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但加糖必须定量,一般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
[摘 要] 这是在学校青年教师培训会上的发言稿,此次发言的关键点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缓慢而又急不得的旅程,教师应怀揣着“不同寻常”的梦想,做足基本功,做好自我管理,教师才会得以真正意义上地专业成长。   [关键词] 基本功;自我管理;专业成长  各位老师,看到年轻有为的你们,心情很是激动。今天,我想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教学经历,把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或者说是一点教学心得和你们分享一下,愿你们能走
给孩子报兴趣班成了让家长两难的事情:不报,其他孩子都在上这个那个兴趣班,自己的孩子将来没特长怎么办?报了,又挤占了孩子玩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那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吗?    重庆9岁女孩姗姗(化名)给父母写下一份保证书:“我自愿不学钢琴、电子琴、二胡、舞蹈,还包括绘画、武术,我长大后不怨妈妈、爸爸。”  这是前不久媒体上的报道。姗姗在3年时间里换了6个兴趣班,仍无任何特长、兴趣,而焦虑的父母则害怕在将
问:小区附近忽然有了一个大沙堆,每天宝宝光着脚丫在那里玩得不亦乐乎。但是,沙子会弄脏宝宝的衣服和身体,宝宝因此可能会沾上病菌,我要阻止宝宝在沙堆里玩耍吗?  夏荷  答:干吗要阻止呢?玩沙,对宝宝来说,是项非常有益的活动。  首先,玩沙有利于身体健康。沙子中含多种矿物质,经常在沙里玩耍能够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玩沙的时候,宝宝除了享受到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外,还接受了空气浴、日光浴,比窝在家里看电
[摘 要] 区域认知能力是当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的内涵;立足教材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  [关键词]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养成策略  最新发布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将“区域认知”作为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笔者所理解的“区域认知”能力应是对地表各种地理性状的感知和判断
熬夜——多喝汤水    暑期,有的孩子晚上过度看电视、玩电脑、打电子游戏,多者长达六七个小时。这不仅影响视力,还会使作息失衡。夜晚是人体的生理休息时间,经常熬夜,不仅使人疲劳、精神不振,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来。  对策:多补充含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鱼类、豆类产品有补脑、健脑功能,应纳入晚餐食谱。熬夜时要注意补水,可以喝枸杞大枣茶或菊花茶,既补水又祛火。洗脸
——现阶段,很多高校为了方便学生的生活,创建了很多的APP,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凡事一旦过度,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近日就有学生吐槽:“学校中,领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连学校WIFI一个APP,甚至在校园内打热水都要下一个APP。”高校在發展的过程中,重视信息化建设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用APP为学生的生活织了一张网,甚至有高校将APP 的使用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学生在使用A
2012年题目  第一组:朋友 生闷气 理解 在乎 陪伴 误会 宽容 礼物  第二组:课外班 兴趣 作业 漫画 难题 睡觉 高考 苦恼  第三组:照片 方式 感动 责任 父母恩 电话 血脉 默默  要求: 任选一组,写一篇300字以内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不限,必须用上所选8个词语,词语先后次序可以打乱。欢迎老师、家长指导孩子写作、投稿。  来稿来信请注明“联词作文”字样。电子邮箱地址:ct663
[摘 要] 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疫”战是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颇为难得的实践教材,小学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平台,使疫情期间特殊“人”和“事”的影响力彰显出来,在改善以往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本身的时效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 疫情;线上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0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如洪水猛兽,
[摘 要] 一所学校理应寻求一种地方文化渊源作为文化发展的依托。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着浓厚的文化因子,无疑是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方沃土。德化县尚思小学的陶艺教育以瓷塑德、以瓷启智、以瓷健体、以瓷孕美、以瓷促劳,犹如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无痕,让孩子从小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让每一个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摇动、推动和唤醒,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体验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以瓷塑德;以瓷启智;以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