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师要研究学生和教材,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科学合理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重视物理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高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87-1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怎样实现有效教学?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以下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与研究。
一、认真做好教学前的“三备”工作
1.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教师教学的基础就是一个字:爱。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归根结底教学还是要以人为本,要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上课前要认真地研究自己的学生特点,要清楚他们的学习状态怎么样、基础怎么样、学习能力怎么样等等,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能学习到怎么的程度,然后最好根据不同学生制造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样教师在教学上才能少做无用功,真正地得到了价值体现。比如我在实际工作中承担了两个不同程度的班级的教学工作,其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学生从基础上来说就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就不能只备一份教案,不管是从上课进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不同,尤其在试题的选取上,重点班的学生随时都得注意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而普通班的学生却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老师教起来也不费力,而且还会起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哟!
3.认真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一堂好课,是从研究教材开始的。教材是依据教学课程标准编写的,要吃透课标,弄清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再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运用教参。
特别是新课改的教材同以往的老教材相比做了很大的调整,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知识结构,新教材中加了很多图片,一些妙趣小实验,信息窗,扩展一步,方法点播,交流合作等等小栏目,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时可有选择地挑选学习的内容栏目,引发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用物理知识揭示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理解物理规律。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师生互动真正促进教学的共同发展
教师在教学设计得当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在具体教学时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五为主”原则;要“精讲、善诱、激趣、拓思”,要注重启发诱导、学法指导、情感渗透、思维过程和方法总结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和爱心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给予恰当引导和灵活点拨,对学生的分析解答,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盼,吸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在师生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互动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物理课堂教学要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展露;要在每一节课都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突发奇想,畅发疑问,或由教师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走向课外。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比如在“磁场”和“电磁感应” 这些章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些章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在使用多媒体时,切忌过多过滥,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就会使物理多媒体教学走进误区,特别是有实验教学的课堂,尤其应该慎重,因为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物理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能做实验的一定要真正动手去做,千万不要让多媒体代劳,真正遇到有难以演示实验或者难以描述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其描述得更直观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补充教学之不足,绝不能为追求现代化渲染课堂教学而失去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四、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直觉兴趣。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疑惑和好奇;科学合理的解释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课堂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仍然是一种人为控制条件的有目的的操作行为,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很自然地会产生自己试做甚至是自己设计实验的愿望,这必将使学生形成更为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并由此转化为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物理实验这一重要环节。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了知识。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高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87-1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怎样实现有效教学?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以下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与研究。
一、认真做好教学前的“三备”工作
1.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教师教学的基础就是一个字:爱。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归根结底教学还是要以人为本,要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上课前要认真地研究自己的学生特点,要清楚他们的学习状态怎么样、基础怎么样、学习能力怎么样等等,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能学习到怎么的程度,然后最好根据不同学生制造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样教师在教学上才能少做无用功,真正地得到了价值体现。比如我在实际工作中承担了两个不同程度的班级的教学工作,其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学生从基础上来说就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就不能只备一份教案,不管是从上课进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不同,尤其在试题的选取上,重点班的学生随时都得注意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而普通班的学生却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老师教起来也不费力,而且还会起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哟!
3.认真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一堂好课,是从研究教材开始的。教材是依据教学课程标准编写的,要吃透课标,弄清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再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运用教参。
特别是新课改的教材同以往的老教材相比做了很大的调整,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知识结构,新教材中加了很多图片,一些妙趣小实验,信息窗,扩展一步,方法点播,交流合作等等小栏目,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时可有选择地挑选学习的内容栏目,引发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用物理知识揭示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理解物理规律。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师生互动真正促进教学的共同发展
教师在教学设计得当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在具体教学时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五为主”原则;要“精讲、善诱、激趣、拓思”,要注重启发诱导、学法指导、情感渗透、思维过程和方法总结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和爱心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给予恰当引导和灵活点拨,对学生的分析解答,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盼,吸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在师生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互动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物理课堂教学要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展露;要在每一节课都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突发奇想,畅发疑问,或由教师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走向课外。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比如在“磁场”和“电磁感应” 这些章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些章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在使用多媒体时,切忌过多过滥,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就会使物理多媒体教学走进误区,特别是有实验教学的课堂,尤其应该慎重,因为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物理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能做实验的一定要真正动手去做,千万不要让多媒体代劳,真正遇到有难以演示实验或者难以描述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其描述得更直观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补充教学之不足,绝不能为追求现代化渲染课堂教学而失去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四、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直觉兴趣。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疑惑和好奇;科学合理的解释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课堂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仍然是一种人为控制条件的有目的的操作行为,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很自然地会产生自己试做甚至是自己设计实验的愿望,这必将使学生形成更为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并由此转化为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物理实验这一重要环节。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