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造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的C语言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计算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1985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创造性思维与教学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映射到高等教育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思路,介绍在高校专业基础课C语言课程中的教学设计,阐述如何以创造性思维为导向设计及开展教学,探讨其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锆合金包壳管是核燃料棒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外壳涂有一层陶瓷氧化膜涂层用于提升耐磨和力学强度.为了能有效检测外层陶瓷氧化膜缺陷情况,本论文提出一种在直流激励下对膜层不同两点间的电位差来表征缺陷情况,采用Buck电路和线性稳压电路相结合的拓扑结构,实现0~100 V,精度为0.5%可程控调节的直流激励源,再通过ADA4625芯片对被测试件表面的纳安级电流进行检测;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以此来进一步表征缺陷情况.并通过大阻值样品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和检测电路符合锆合金表面陶瓷表面膜层检测的要求.
针对当前数据挖掘实践人才短缺的现状,阐述面向数据挖掘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以赛促学,从课程教学和竞赛实践两方面进行改革,探讨如何以课堂内教学、竞赛培训和竞赛课程群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数据挖掘课程在大环境下的教学和实践.
利用PD-300加速器提供的D-T聚变中子,采用中子活化法测量了238U(n,2n)反应截面;中子能量监测采用93Nb(n,2n)92m Nb和90Zr(n,2n)89m+gZr截面比法,中子通量监测利用238 U自身反应道238U(n,f);通过测量237U发射的208 keV的γ射线,得到了 13~15 MeV能区5个能点的238U(n,2n)反应截面值;实验值与JENDL4.0数据库值符合较好,偏差小于1.22%,整体比ENDF/B-Ⅶ数据库值约大 11%.
该课题通过实验数据测量和分析,比较EJ339液体闪烁体n-γ脉冲形状甄别上升时间法和电荷比较法的优劣.文中将EJ339液体闪烁体与数字化电路结合对传统的n-γ脉冲形状甄别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Ra-Be、Am-Be等中子源进行中子和γ脉冲波形数据测量采集,对所采集的数据通过Matlab处理分析,得到了 n-γ脉冲形状甄别两种方法的脉冲形状甄别PSD图和品质因子FOM值,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从直观上和定量分析上对两种方法做了比较.
文章通过实验和理论开展了基于“单能γ射线吸收法”测量锆基燃料元件铀均匀性精度的影响分析.研究了统计涨落、运动模式、芯体成分、计算方法、板厚变化、采样面积等因素对精度的影响,分析得到了不同因素对精度影响的变化规律,为锆基燃料元件的铀均匀性检测技术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两个层面提出“一条主线、两个层面、三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介绍在软件工程专业的改革实施过程,探讨创新创业与专业实践融合的案例库结构及使用方法,最后通过问卷数据说明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为了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提升学生算法实践能力,将课程要求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要求相结合,提出该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结构及思政元素的系统分析方法.针对该课程的特点,阐述在融入STT模式的教学各环节进行课程思政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并给出具体的案例,最后说明该课程思政方法具有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为确保热电机组供热期的经济运行,需要合理选择热网循环泵这一重要耗功辅机的驱动方式.本文基于等效热降理论建立热经济性模型,以某300 MW机组额定供热工况为例,计算得出了热网循环泵汽动与电动两种驱动方式下输出净功率、厂用电率、发电煤耗率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汽动方案的热经济性与电动方案相差不大.汽动方案在运行调整方面相对更有优势,电动方案系统相对简单、维护便利.在选择驱动方式时除考虑运行经济性外,还应综合考虑改造成本、系统可靠性、易维护性、调节便利性、投资回收期等方面.
分析嵌入式系统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改革目标,从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方面介绍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给出相应的教学方法,说明课程改革特色与效果.
新能源场站占地面积大、场址位置偏僻,具有巡检困难、人工检测作业量大、定位难等特点,其发电设备的巡检监测技术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随着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图像识别、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广,智能巡检已在新能源场站巡检工作中开始应用.提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新能源场站巡检系统,该系统搭载不同功能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在区域内完成相关数据采集、分析,通过对采集图像数据分析处理及其与标准数据对比,判断新能源场站发电组件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要点,认为该系统可为新能源场站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运维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