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夜游记》,一本用二重唱法“演唱”的图画书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为彼得·史比尔的无字图画书《下雨天》写书评时,引用过俄罗斯文学家别林斯基的一段话:“你可以不必担心儿童领悟不了多少,你还应当竭力使孩子们尽量少领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让他们的耳朵习惯于俄罗斯语言的和谐音响,让他们的心灵充满美感;让诗歌像音乐一样不经过头脑,而径直通过他们的心灵来打动他们……”我认为,《下雨天》不是用“头脑”(理性)来阅读的书,而是用身体来“阅读”的书。
  听与看形成的阅读“二重唱”
  后来,我讀到彼得·史比尔的《狐狸夜游记》,又想起了上述的评论,因为,我感到这本书同样是要调动视听觉,用身体“阅读”的一本书。这本图画书讲述的是一只聪明的狐狸为家人寻找晚餐的故事。
  从我所读到的彼得·史比尔的几本图画书来看,在选取体裁方面,他是一个具有独到眼光的人。《狐狸夜游记》的文字是一首歌谣。虽然诗歌体裁的图画书并不多见,但是,讲究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图画书却为数不少。图画书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日本著名绘本大师松居直深谙此理,他多次、反复地强调:“绘本不是让孩子自己阅读的书,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精辟地指出,图画书阅读的最佳形式,是孩子用耳朵听着大人读出的文字语言,同时用眼睛看着具有叙事性的绘画,这样,耳朵听到的语言,会不断地使绘画活动起来,这时,真正的图画书体验就诞生了。松居直在《绘本之力》中说道:“这种体验实际上触及了绘本的本质。”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吟唱的歌谣语言,其实比散文语言更容易被吸收和同化。《狐狸夜游记》正是这样一本吟唱歌谣语言的书。前苏联儿童文学作家丘科夫斯基在《从2~5岁》一书中,把2岁到5岁称为“诗的阶段”:“教育者应该利用好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不要忘记,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的手段。不用赘言,诗歌能帮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的形成。”《狐狸夜游记》这首歌谣采用童话的手法,讲述富于动感的故事。这些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语言,驱动着儿童读者的思绪,从而使画面生动地活动了起来。
  彩色与黑白形成的画面“二重唱”
  图画书是一种美术。优秀的图画书作家,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画风。彼得·史比尔选择了笔触繁复的画风。他用流畅的线条和明快的水彩画法,把人物及周边的事物、场景都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出来,用以营造写实感,获得了上佳效果。
  优秀的图画书还是一种美术设计。在《狐狸夜游记》里,就有着彼得·史比尔匠心独运的美术设计。比如,他让黑白、彩色画面交替出现,增加了绘画叙事的节奏感。他画彩色画面是用跨页表现,而画黑白画面多是单页表现(只有两幅是将跨页分为上下两格),这也使绘画叙事更具有节奏感。更为重要的是,他画出的彩色和黑白绘画,是对应着每段歌谣中反复的两行诗句,这就有如音乐中两个声部的二重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视觉上的“重唱”效果,也使绘画和具有音乐性的歌谣搭配得更为和谐。可以说,这是十分罕见的独特创意。
  黑白画面和彩色画面交替出现这一设计,是否还隐藏着别的玄机?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后来我发现,这首歌谣的每一段都有两句是反复出现的,即使把反复的一个省略掉,意思还是完整的。于是,我尝试只读彩色画面,结果惊奇地发现,不论文字还是画面都是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的。也就是说,彩色和黑白的绘画叙事,既有机地融为一体,又是各自独立的存在。这是否是彼得·史比尔的精心设计和奇思妙想呢?在此,我大胆提出一个私家读法,这本书可以一书三用:读成一本彩色和黑白合成的图画书;读成一本彩色的图画书;读成一本黑白的图画书。而彩色书和黑白书两者,正是一种“重唱”关系。我相信,《狐狸夜游记》是可以这样来读的,至少这样读,给我带来了妙趣横生的阅读体验。图画书本来就应该是最具有可能性的艺术形式。
其他文献
预重整是一种融合庭外重组和破产重整的机制,是在当事人庭外重组谈判基础上借助司法重整程序保护的制度改进方案。其目的在于克服庭外重组和传统重整的弊端,巩固庭外重组协议的效力,并减少重整的成本和提高重整效率。为此目的,预重整的功能应是“程序衔接”和“效率促进”。预重整既不同于纯粹庭外重组也不同于传统破产重整,而是一种“混合”型程序。它兼顾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司法强制,故具有私人与国家干预的双重属性,但以私人属性为主。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法院积极探索预重整并出台了自己的规则,呈现出“中国式的预重整”特点,在肯定其积极作
安顺市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产业的主攻方向,提出了推进大数据战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抢新机的行动计划,推进大数据向各领域广泛渗透、向各行业深度融合。安顺之美,美于山水神秀。数字之美,美于如花绽放。当最美“山水”遇到最炫“数字”,当城市遇到大数据,注定要碰出不一样的火花,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
近日,在赫章县六曲河镇河边社区,3个特别的大棚内,嫩绿的葡萄幼苗长势良好。“这个大棚和你以前看到的可不一样,它是智能物联网温室大棚,科技含量高着哩!”贵州天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翟龙说。2018年5月,翟龙和朋友来到赫章县考察,发现河边社区及大田社区的土壤适合葡萄种植,于是在这里投资建设了集葡萄生产、红酒酿造、观光旅游、科教研发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葡萄主题乐园。
他们,从沿海浙江来到贵州大山,只为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抓紧在贵州的每分每秒,只为在有限的帮扶时间里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他们,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只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能点亮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双眸。他们,从沿海来到内陆,只为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珍惜在贵州的每分每秒,只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只为点亮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双眸。
穿越山川横跨江河,由公路大动脉延伸出的别样风景,使得贵州山地旅游的现代演绎更加丰富。路网赋能时尚生活,写满惊讶和激动,也写满期待和神往。当纵横交错的路网成为贵州美丽山川宏大的叙事背景,“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的表述,已然被繁忙的车辆奔驰景象所淹没。曾经的千山万壑、飞鸟不通的感叹在7600公里高速公路、1500公里高速铁路的数据展示中,渐渐转化为“高速平原”的兴奋表达。尤其是正在不断加密的高速公路,彻底诠释“天堑变通途”的含义。
5月7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贵州22家企业和单位首次参展,主要以优选的农特产品为主,展出的产品受到参观者喜爱。5月7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口举办,这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消费博览会,来自国内外的“高、新、优、特”消费精品亮相展会。消博会力争成为国际消费精品全球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也为国内各地消费精品销往世界各地创造了商机。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的写作,一方面说明鲁迅与章太炎在文学观念上相差甚远;另一方面也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与深层影响。鲁迅关于文字之观点,以及汉文字与汉文学的内在关联,处处可见受章太炎“文字文化论”与“文学复古”思路之影响。但鲁迅从来不是被动性地接受,而是体现出作为一名文学史家的学术“主体性”。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自然与经济的关系。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全面系统阐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都同时聚焦自然,即“呵护自然人人有责”和
期刊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坚实,就不可能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而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提供有效激励,就可以进一步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