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射箭运动中如何有效调控运动员的情绪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射箭运动中运动员情绪变化将会影响其成绩发挥,为了有效调控射箭运动员的情绪,文章采用文献法、分析法等,从教练情绪的自我调控以及运动员自身情绪调控两方面着手分析,为有效调控运动员情绪提供一定的帮助,这对射箭运动员能力的充分发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射箭运动;射箭运动员;教练;情绪调控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一、教练情绪的自我调控
  在射箭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自身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运动员的情绪与认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练员,应以饱满的热情进行传教,运动员在良好的训练氛围中训练效果会更佳。教练情绪的自我控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调控、课中调控及课后调控,具体内容如下。
  1.课前调控
  在课前,教练要将自身的情绪调控好,在射箭过程中以良好的情绪去影响运动员,避免运动员接受不良刺激。有研究显示,刺激是引起情绪起伏的原因。在射箭运动中,运动员若在课前受到非良性刺激,这会使运动员以消极的情绪进行运动,势必影响其训练效果。因此,教练需要在课前将自身的情绪调控好,给运动员带来良性影响,促进运动员积极掌握运动技能。
  2.课中调控
  射箭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教练员除做好课前调控外,还要在运动过程中观察运动员的情绪。首先,要对运动员充满耐心,對不听话的运动员,要发现其优点,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指责,甚至是无端批评。其次,一堂训练课中,针对不同时间报的运动员的情绪采取不同的方法。刚开始要以严肃的态度进行引导,中间可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绪变化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最后,对运动员的情绪进行调整,使运动员在平静的情绪中结束,并为下一次训练做好准备。
  3.课后调控
  运动结束后,教练要对运动训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运动员的水平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在科学的训练中细心观察运动员情绪的变化,课后作出相应的情绪方案,依照方案调整情绪的变化,促使运动员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二、运动员自身情绪调控
  射箭运动员在运动中积极程度与情绪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显示,运动情绪主要分为三种:其一表现为兴趣、轻松及愉快;其二表现为紧张、平静及羞怯;其三表现为无兴趣、厌烦等。以上三种情绪对运动员训练结果影响不同,对不利情绪应该进行消除,具体的调控方法为以下两点。
  1.启发运动员形成自我意识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可传递性及扩散性,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情绪具有“传染性”,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及时捕捉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将有利的情绪进行扩散,对不利的情绪进行调控,使运动员形成自我控制意识,排除外界的干扰。另一方面,要满足运动员期望,在射箭运动中,教练要使运动员掌握运动的技巧,若其射箭兴趣性信息强度不够,这会导致运动员产生消极情绪。另外,在训练过程中,如运动员发现自身掌握的技术及技能对自身没有一定的帮助,这也会影响运动员去学习,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该满足运动员的需求,培养其形成积极的思维。教练水平低,甚至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能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显示,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激发其训练动机,将情绪与动机及生理驱动力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可调动运动员的情绪。
  2.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
  在射箭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其射箭技能的发挥。要提高其心理素质,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应积极加强运动员的比赛经验训练。可通过模拟比赛场景,促使射箭运动员有意识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从而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另外,可利用自我暗示的方法,通过对自身心理进行暗示,达到调节情绪、控制心理的目的,使其在比赛过程中以稳定的情绪进行比赛。
  综上所述,本文对射箭运动中如何有效控制运动员的情绪进行了相关讨论,了解到情绪调控是影响运动员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效调控好运动员情绪,需要从教练及运动员情绪两方面进行,这对运动员调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对射箭运动员能力的充分发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方义明.如何提高射箭运动员应对应激反应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J].体育时空,2016(20).
  [2]刘淑华.射箭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情绪调控分析[J].中文信息,2017(7).
其他文献
职业素养是一种综合品质,是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的综合品质,是从事一种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中职会计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会计职业,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要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现今中职学校的《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本文结合现实,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现今中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中职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情,精心编写的导学性学习方案包含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导学案”融合“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知识建构的助手,使导学案教学不再流于单一的预习形式。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环节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可采用如下流程开展教学:问题探究、学案导学——观看微课、释疑解惑——典型剖析、变式训练——问题思考、总结提升。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
书画如其人。写胸中逸气,逸笔草草者,其人必有飘逸灵秀之致,有壮士拔山寒猿撼藤之概者;其人必具浑厚沉稳之格。如能自臻其善,则各成一体。譬若古松与芝兰,各擅其美。然而自臻其善说易行难。从寻找自我开始,去粗取精;到砥砺个性,自我完善。个中况味,千言万语不能尽之。  然余心乐于是,故无论境遇顺逆皆临池不懈,每于得意处击节忘忧。亦一快。    作者简介    生于广东雷州,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攻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道德准则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学的特点是:人机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