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健康”理念下的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来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i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全健康”概念为指导理念,对比和探讨国内外人兽共患病的防控研究现状和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方法 选取CNKI和WoS2001年-2020年的人兽共患病防控相关研究文献,通过CiteSpace5.7.R3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并绘制相关图谱.结果 经过去除无作者文献、会议、访谈等无效文献,共获得中文文献10363篇,英文文献38419篇,时间跨度为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英文文献数量均呈增长之势,但英文文献增长幅度更大.分析显示,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方面,国家合作关系较为良好,中国同其他国家存在密切合作关系,中英文文献作者及发文机构之间均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仅有少量稳定的合作团体.此外,中英文文献热点关键词存在差异,两者关注侧重点不同.结论 目前,人兽共患病防治形势严峻,应当以“全健康”理念为指导,加强跨学科、跨部门等之间的合作,打造“全健康”体系,致力于人兽共患病的防控.
其他文献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重组蛋白P29(rEg.P29)诱导小鼠差异表达的microRNA进行筛选和分析,以期为rEg.P29免疫前后宿主免疫细胞的分化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将6-8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rEg.P29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rEg.P29免疫组于小鼠腹部多点免疫重组蛋白100 μl(含rEg.P29 10μg),共免疫2次,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提取第2周(第1次免疫后2周)、第6周(第1次免疫后4周)、第8周(第1次免疫后6周)各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mi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全国棘球蚴病监测结果,为全国棘球蚴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终期评估数据库收集各流行省区(兵团)2018-2019年监测数据,对人群监测、终末宿主监测、中间宿主监测等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AS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07%(214/294101),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2.31%(416/18024),家畜棘球蚴感染率为1.65%(855/51752),啮齿类动物棘球蚴
l目的 筛选能特异性裂解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及全基因组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用双层琼脂平板法纯化噬菌体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提取噬菌体DNA,使用illumina平台测序噬菌体基因组并分析其特性.结果 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污水中筛选纯化得到1株肺炎克雷伯菌属噬菌体,命名为vB_KpnP_1209.透射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由正二十面体头部和尾部组成,属于有尾噬菌体目、短尾噬菌体科.其宿主菌裂解率为16%.vB_KpnP_12
目的 分析细粒棘球绦虫四跨膜蛋白家族成员CD151(Eg-CD151)分子特性和各发育阶段表达水平,为研发包虫病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下载Eg-CD151氨基酸序列,利用ProtParam、NetPhos 3.1 Server、GPS-SUMO 2.0、Euk-mPLoc 2.0、SOPMA、SWISS MODEL、SignalP 4.1 Server、TMHMM、SMART、Antibody Epitope Pre-diction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Eg-CD151蛋白的理化性质、磷酸化
目的 了解福建地区鼠伤寒沙门菌喹诺酮耐药状况及其分子分型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83株鼠伤寒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扩增沙门菌的喹诺酮耐药区(QRDR)基因(gyrA,parC)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aac(6\')-Ib-cr,oqxA,oqxB);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比较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 83株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7.7%(23/83),13.2%(11/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预测细粒棘球绦虫肌醇多磷酸2-激酶(EgIP2K)的结构及抗原表位,为研究细粒棘球绦虫的药物靶点和疫苗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NCBI获取细粒棘球绦虫肌醇多磷酸2-激酶(EgIP2K)的氨基酸序列,采用Protparam预测EgIP2K的理化特性;采用SOPMA预测其二级结构;采用SignalP 4.1 server工具预测信号肽;采用NetPhos预测其磷酸化位点;采用DNAStar软件中的protean程序分析其抗原性指数、亲水性指数及表面可及性指数;采用ABCPre
目的 预测细粒棘球绦虫钙调蛋白(Echinococcus granulosus calmodulin,EgCalmodulin)的生化特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包虫病分子肽疫苗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在线数据库以及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EgCalmodu-lin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亲/疏水性、表面可及性、抗原指数和柔性区域以及该蛋白的抗原表位.结果 细粒棘球绦虫Calmodulin蛋白是由11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48×103,属于较稳定蛋白质;不含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域;二级结
目的 调查人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妇科做宫颈癌筛查的患者2 467例,采集棉试子标本,检测宫颈细胞中的23种HPV病毒,分析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 2476例患者中HPV阳性545例,感染率22.09%.其中高危型感染392例(占71.93%),多重感染166例(占30.46%).常见感染的6种基因型分别为HPV-52、HPV-16、HPV-58、HPV-18、HPV-61和HPV-66,且无论是在单一基因型感染还是多重HPV基因型感染中,H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分泌抗原B(EgAgB)对过敏性哮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A组为高剂量干预组(HAgB:20 μg EgAgB+ OVA),B组为低剂量干预组(LAgB:2μg EgAgB+OVA),C组为过敏性哮喘组(OVA),D组为PBS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抗体水平;HE、PAS组织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黏蛋白分泌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肺脏和脾脏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分群及活化比例.结果 EgAgB免疫小鼠血IgG、IgM和IgG2b抗体
目的 克隆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相关基因Tetraspain 2-TSP2(TSP2),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方法 通过在线检索WormBas ParaSite网站中Eg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数据库,获得TSP1的cDNA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总RNA,以此模板,RT-PCR扩增TSP2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YBR Green I qRT-PCR方法分析TSP2基因在原头蚴、包囊壁以及成虫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克隆的TSP2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