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相关性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明确5-羟色胺2A受体(5-HTR2A)基因rs6311 (-1438A>G)和rs6313(102T>C)位点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近20年有关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关系的相关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分别对5-HTR2A基因rs6311、rs6313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有效率、减分率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并以时间、药物、地区3种因素分别进行亚组分析.rs6311位点有效率数据合并显示,等位基因A>G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疗效无关,而亚组分析显示中国人群中等位基因A患者的有效率更高;减分率数据合并显示AG基因型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减分率高于GG.对于rs6313位点,等位基因T>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有效率无关,而与基因型多态性存在关联,TC基因型患者的氯丙嗪有效率高于TT基因型患者;减分率数据也显示TC患者的药物减分率比TT患者高,亚组分析显示在中国群体中基因型TC患者减分率高于TT患者,而其他国家群体中CC基因型患者减分率高于TT患者,在利培酮和1999-2009群体中TC基因型患者的减分率均高于CC基因型患者.结论 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的关联受时间、药物、地区的影响,但总体而言rs6311位点AG基因型、rs6313位点TC基因型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好的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 从清开灵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出发,依据其改善氧化应激在治疗脑卒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建立基于生物活性的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 考察清开灵注射液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以及其总抗氧化能力这4种生物活性指标的作用强度,选择线性关系和灵敏度最佳的生物指标进行方法学考察,并以该法测定3个批次的清开灵注射液样品的生物活性,比较其质量优劣.结果 与另外3种方法相比,清开灵注射液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且符合方法学对于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和稳定性的要求.3个
目的 对色瑞替尼合成工艺中具有警示结构的潜在有关物质进行遗传毒性(致突变性)评价研究,为色瑞替尼有关物质的分类分级控制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基于专家规则和统计学原理的2种互补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评价系统(Derek和Sarah)对色瑞替尼有关物质的遗传毒性进行初步预测和分类;对(Q) SAR预测结果为阳性的有关物质,开展Ames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 杂质6(CAS:1032903-50-6)、杂质7(CAS:1032903-62-0)和杂质13(CAS:1032903-63-1)的D
目的 考察枸橼酸托法替布理化性质,为其制剂处方、工艺设计、包装和储藏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测定药物在不同pH缓冲液及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脂水分配系数(P)及润湿性;对药物进行影响因素试验;测定药物的粒度、粒度分布、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差示扫描量热图谱(DSC)和扫描电镜图谱(SEM).结果 枸橼酸托法替布在pH 1.0~8.0的缓冲液及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1834~22.5941 mg·mL-1,属高溶解性药物,其中在pH 1.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最大;在上述各
目的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测定磺胺类化学对照品纯度.方法 采用优化DSC实验参数,载气流速50 mL·min-1,升温速率3℃·min-1,称样量1.3~2.0 mg,对7种磺胺类化学对照品进行纯度分析.结果 DSC测得磺胺噻唑纯度为99.9%,磺胺甲二唑为99.9%,磺胺甲氧嗪为99.8%,磺胺嘧啶为99.8%,磺胺甲噁唑为99.9%,磺胺多辛为99.5%和磺胺二甲嘧啶为99.9%,其结果与质量平衡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DS
目的 考察排脓散对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BALB/c小鼠,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排脓散高、中、低剂量组,在日常饮水中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构建结肠炎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情况、结肠长度和结肠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研究排脓散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排脓散各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的小鼠体质量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DAI
目的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建立蓝芩口服液板蓝根、栀子、黄芩、黄柏、胖大海原药材中水分的快速定量方法,同时研究了水分通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了多种预处理方法进行模型优化,选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进行关键变量筛选,建立了5种药材的专属、通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模型.结果 5个原药材的专属、通用CARS-PLS模型Rc值>0.96,RSEP值<5%
目的 评价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的柳叶蜡梅药材质量,建立谱效关系模型,挖掘与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相关的色谱特征峰.方法 建立可同时定量多种成分(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的液相指纹图谱方法,测定不同来源柳叶蜡梅中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法测定柳叶蜡梅样本的清除率SR及IC50值,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相似度算法的谱效关系模型,辨别与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相关的色谱特征峰.结果 不同产地柳叶蜡梅样本的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但同一基地来源的质量差异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技术,以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密度和固含物为质量控制指标,对摩罗丹水提液的浓缩过程进行快速检测,实现摩罗丹浓缩过程在线质量控制.方法 采集摩罗丹水提液浓缩过程的在线近红外光谱,并收集样本;基于HPLC、烘干法等理化仪器分析方法,测定摩罗丹水提液重要指标的含量;然后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重要指标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最后验证校正模型的性能,并运用校正模型预测摩罗丹水提液浓缩过程重要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 所建立的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或腹膜后肿瘤放射治疗导致的肠道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受累肠道病变广泛,病理表现复杂,严重影响癌症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临床药物治疗手段较少、效果不佳,相关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尚不明朗.本文综述近20年相关文献,对放射性肠炎的病理机制、治疗策略及药物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分析,以期为研究放射性肠炎预防与治疗策略及药物提供思路和方向.
目的 为实现给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对浮游菌及尘埃粒子的实时监测及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依据美国药典(USP)微生物替代方法验证的要求,对微生物实时监测技术进行微生物替代方法可行性验证,并研究该技术与传统浮游菌及尘埃粒子测试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 通过对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生物气溶胶实时监测系统(biological aerosol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BAMS)与浮游菌采样器在线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