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童心 激情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心聆听了特级教师宋运来《乌鸦和狐狸》一课,我与学生一起陶醉在童趣里。
  
  【片段一】童心如春风,满眼皆花香
  
  师:刚刚老师提的问题,同学们一读课文就找到答案了。看来书要多读几遍,那你现在再来读狐狸说的这句话。当狐狸在树林里到处找吃的时候,他对乌鸦说——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没有感觉到饿么?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这是只想吃的狐狸。
  师:当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的肉很馋的时候,他对乌鸦说——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是只快要流口水的狐狸。
  师:当狐狸看到肉馋得直流口水的时候,他对乌鸦说——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流下一点口水了,可惜又回去了。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这次真的直流口水了。
  师:孩子们,狐狸看到乌鸦嘴里一片肉,眼珠子一转,说——
  生(齐):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想吃的狐狸”“快流口水的狐狸”“口水流了一点又回去了”“真的直流口水了”,宋老师运用这富有童趣的语言,意思层层递进,引领学生将思维放飞在对狐狸神态的想象里,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所说:“沉醉不知归路。”在这时,学生已经陶醉在教师用童趣语言营造的意境中,课堂无形中似有一股温暖的春风,吹开了他们对课文理解的花苞,醉人的花香流溢在学生与教师之间。
  
  【片段二】童心如夏雨,满眼皆清凉
  
  师:谁来说狐狸是怎样关心乌鸦的孩子的啊?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蛮有意思的。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面对别人关心自己的孩子,天下做母亲的,哪有不动心的呢?乌鸦有什么反应?
  生: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师:面对别人的关心,只是看了一眼。尽管只是看了一眼,狐狸可心中窃喜,他想,离吃肉的时间可能不远了。
  ……
  师:全班请起立,你们是站在树上的乌鸦,老师是站在地上的狐狸,把书拿起来。
  师:(绘声绘色地)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有的学生看了我一眼,有的学生没有看我。为什么没有看我一眼?再听老师说一遍。
  师:狐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有的同学摇头了,说说看,你为什么摇头?
  生:因为乌鸦知道他要搞什么阴谋。
  师:再注意听,狐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你发现什么没有?
  生:狐狸是赔着笑脸说的,而你没有赔着笑脸说。
  师:你真会观察。那狐狸为什么要赔着笑脸说?
  生:因为他想让乌鸦上当。
  生:他狡猾。
  生:不让乌鸦怀疑自己的企图。
  师:狐狸真的是关心他的孩子吗?
  生(齐):不是。
  【赏析】“关心”与“套近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两个词语,但是词语的内涵学生理解得并不是很深刻。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狐狸到底是“关心”还是“套近乎”,宋老师扮演成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形象的语言与神态表达,引领学生展开观察。课堂上,没有老师与学生,只有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群天真的乌鸦。这种课堂意境,只有一个富有童心的教师,并能够随时把自己当做小孩子的教师才能够做到。宋老师用有趣的语言提醒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将思维进一步拓展,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蛮有意思的”“你真会观察”这样一些激励的语言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发现予以肯定,让他们能够冷静地思考,静心地走入文本深处,去体会狐狸的“别有用心”。
  
  【片段三】童心如秋意,满眼皆丰硕
  
  生读: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师:请你读第一句。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心里美滋滋的,乐滋滋的。狐狸夸的是什么?
  生:羽毛很漂亮。
  师:羽毛漂亮,他不和孔雀、百灵鸟比,他和谁比?
  生(齐):麻雀。
  师:和麻雀比,狐狸可真会说话。谁再读一下?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师:大家把掌声送给他。狐狸又夸了什么呢?第二句谁来读?
  生: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师:夸乌鸦的嗓子,好到什么地步?
  生(齐):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师:这句话里狐狸最想说的是哪个词语?
  生:唱。
  师:大声说,连着说。
  生:唱(大声),唱几句吧。
  生:唱歌。
  师:这两人真懂得狐狸的心思啊。其他人懂吗?为什么狐狸用那么长的2个句子,唯独就想说“唱歌”呢?
  生:因为唱歌要开口,开口肉就会掉下来。
  师:这个狐狸,夸了乌鸦的羽毛,又夸了他的嗓子。真话?假话?
  生:假话。
  师:老师把说假话夸赞别人的语言,用个词表示——“奉承”,一起读读这个词。(生齐读)乌鸦听到人家这么奉承自己,心里高兴吗?
  生(齐):高兴。
  【赏析】课上到此,狐狸的狡猾已经彰显无遗。但是,宋老师没有仅仅满足于学生对狐狸狡猾的表面感知,而是引导学生展开生命体验,去理解狐狸为什么要将乌鸦与麻雀的羽毛相比,也让学生理解狐狸的这种做法叫“奉承”。在形象的朗读中,让学生体验乌鸦内心对狐狸警惕的屏障逐步瓦解的过程。此时,学生收获了狐狸的狡猾、乌鸦的天真,更收获了深刻的文本体验。当教师的智慧经营赢得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当课堂蓬勃着学生的生命体验,这时,是课堂最为丰硕的时刻,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风貌已经尽收眼底。
  
  【片段四】童心如冬雪,满眼皆纯洁
  
  师:现在同学们轻松一刻,有几个智力挑战题,考考你们。(出示题目)谁会做?
  生:第一次,狐狸向乌鸦问候,乌鸦没有回答。
  师:掌声。第二题,想不想试一试?
  生:第二次,狐狸关心乌鸦的孩子,乌鸦看了一眼,没有回答。(掌声。)
  师:谁再说一次?
  生:第二次,狐狸关心乌鸦的孩子,乌鸦看了狐狸一眼,没有理他。
  师:猜猜看。老师第三道题目会出什么呢?猜到了,你可以当老师了。
  生:第三次,狐狸怎样令乌鸦开口?
  师:谁会出题目?
  生:第三次,狐狸夸奖乌鸦——
  师:夸奖乌鸦什么?
  生:夸奖乌鸦羽毛漂亮、嗓子好听,乌鸦得意了,一张嘴,肉就掉了下来。(掌声)
  师:老师是不是出这样的题目呢?(出示第三题)这道题有深度了。谁来试一试?
  生:第三次,狐狸夸奖乌鸦的羽毛和嗓子,乌鸦很得意,结果肉就掉了下来。
  师:送给他掌声。我们把这三道题目连起来说,好不好?这个故事别人很熟悉,我们新编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开头的:狐狸为了得到乌鸦嘴里的那片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说吗?谁会连起来说?
  【赏析】课堂,是思维灵动的舞台,更是教师洞察学生心灵的舞台。唯有从学生这个原点出发,一切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才会赢得真正的精彩。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他们对文本的掌握程度。因而,在此教学片段中,宋老师创设了一个环节:重组文本故事。首先,宋老师的智力闯关,给了学生几个思维提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在这样的思维交流中,学生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学会了如何概括故事,怎样把复杂的故事思路清晰地进行表达。二年级的学生心灵是纯洁的,他们还不懂得掩饰自己,因此,教师能清晰地捕捉学生的思维状况,也能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再施以有效的指导,为后面引导学生编漫画故事做好铺垫。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月14日 晴  生活中,常常出现“友情”二字。友情里包含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真挚的友谊。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对友情的理解吧。  一次,我和好朋友在操场玩,我不小心摔倒了,她看见了,连忙跑过来把我扶起,着急地问:“摔疼没有,用不用去老师办公室?”我摇了摇头,心中却充满了温暖。这就是友情。  在教室里,我一有不会的题,她就会主动来帮我,如果我不明白,她就一直给我讲,直到我听懂为止。这就是友情。在午
期刊
2011年春光灿烂的三月,注定会铭刻在我和一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因为从那时起,我用自己写下的一篇篇教育日记,逐渐走进一个男孩的内心世界;因为从那时起,我和这个孩子的生命便
连除是连乘的逆运算,凡由连乘的乘积与已知各因数求另一因数的运算均需运用连除法进行运算。如已知物体(建筑工程最)的体积和长、宽、高三因数中的两项,求另一项;已知材料消
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为1.6亿元人民币,是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已成为一家集生产制造、科研开发、工程设计
3月4日 晴  幸福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的理解一定是不同的。讓我们追随着这些黑色的文字小精灵,用一把幸福钥匙开启自己的幸福之门,真正理解幸福的含义。  在我看来,幸福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现在快乐的生活,还能每天都沉浸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中。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的蜜罐中。每天放学回家妈妈盛上的可口饭菜,上课时老师的谆谆教导,班级大家庭中同学们的互相帮助……这都是幸福啊!幸福非常简单
坐在鼹鼠原野的草上面,直行说:“啊啊啊,要是没有发现九九表,就好了。”“为什么呢?”裕子这么一问,明良轻蔑地说:“连这你都不懂?”“要是没有发现九九表,我们就不用学什么
一、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
随着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使用者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是建筑的功能性,还包括建筑的人本性。在家住的设计中,需要以人性化为主要的着眼点,通过创造人性化他空间,从而提
安江二完小从1981年下学期就在各年级增设卫生课,任课教师按照卫生课教材,采取了讲(照书本讲解)、看(看实物模型)、联(联系实际生活)、问(启发式提问)、唱(重点内容编成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