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序言在一门新课程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由于人们重视不够,它往往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被忽略不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设“开场白”,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主动配合,推动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增进师生了解意义重大。德育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充分利用序言课,能够为往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 序言 实效
序言课不同于每节课的“导入”,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而序言课却是一学期一门新课的开始,应该说它是这门课程的灵魂,它的成功与否,对提高课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序言作为新学期一门新课的起始章节,它主要介绍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方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序言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直接进入新课的讲授。其实,作为讲授这门新课的新教师,恰恰忽略了上好序言课的重要性,尤其作为讲授德育课的教师,更不应放弃利用序言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序言课是调节“开学综合症”的收心良药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教师们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感觉:真累!学生要么上课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开小差﹔要么异常兴奋,前后左右交头接耳,一个假期没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对教师的讲课听不进去。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学综合症”。“开学综合症”通常是学生在开学前后表现出的一种非器质性的病态,焦躁、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形成原因是学生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马上要开始的过度紧张的学习生活差别太大,造成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难以接受。如果教师们忽视这种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一上课就单刀直入,不仅学生听课的效果差,教师也会疲惫不堪,犹如做无用之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可以不必急于上课,先来个开心又收心的“开场白”,让学生释放紧张的情绪,调整好上课的心态,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状态。比如刚开学,学生们都有很多话想讲,就给大家这个机会,围绕“假期见闻——我最(开心、遗憾、难忘等)的事”,大家相互交流信息,联络感情,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话题引向所讲课程,进行自然过渡。
二、序言课是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的重要途径
作为序言课,不能不讲开设这门新课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德育课,几乎每学期的内容都不同。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习方法,要清楚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学习新课与自己的关系,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对德育课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政治课就是“假、大、空”,讲讲大道理,与自己的实际相差甚远,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的确,德育课不像语文、数学作为主课,不得不学,它们是基础,教你识文断字,德育课也不像专业课,教你识图设计,学习一门技术,将来凭技术吃饭。德育课倒底和学生有什么利害关系,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这就需要德育教师明确地告诉学生。利用序言课,坦诚地和学生交换意见想法,表明学习德育课的目的和意义,尤其要明确指出学习德育课与学生自身的关系。记得有一个学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我讲了三个小故事:一个学生由于自己宠爱的小狗被人偷走,他怀疑是邻居小孩所为,竟将其非法拘禁2天﹔另一大学毕业生因同乡答应帮助找工作,但同乡拿到钱后却置之不理,他心中生恨,竟报复杀人;还有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学生凭借学习过的法律知识帮助家人讨得欠款,打赢了官司。这三个故事层层深入,使学生理解了学习法律不仅要懂法,知法,做一个守法好公民,更深刻领会到学习法律可以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这样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法律课堂上来。
三、序言课是满足学生好奇心、增进师生了解的快捷通道
新学期,不管对新课程,还是对教授这门课的新教师,学生都充满的好奇和期待。而我们教师要利用这个契机,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记得曾经出过这样一个笑话:学期末,一个课代表来交作业,站在办公室门口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任课教师的名字。一问,这个学生说上课的教师从没讲过他姓甚名谁。在我们的教学中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知道上课的教师叫什么。试问师生彼此一无所知,谈何了解沟通,教师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发挥德育功能?所以,第一堂课先不要急着上课,而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精心准备一个精彩的开场白,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进行自我介绍。教师介绍完自己,也可以特意点几个班级有特点的学生(这个工作提前准备),学生们一定会对这样的介绍和教师对大家的了解惊叹不已,增添对教师的好感和兴趣,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对学生们的期望和要求,使学生们对将来的学习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实践证明,以师生之情做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才敢于无所顾忌地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向更高层探究。我们的德育教师千万不要忽略这个师生交流、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好机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不要忽视序言课,让我们用真诚和热情增添自己的人气指数,为将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 序言 实效
序言课不同于每节课的“导入”,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而序言课却是一学期一门新课的开始,应该说它是这门课程的灵魂,它的成功与否,对提高课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序言作为新学期一门新课的起始章节,它主要介绍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方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序言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直接进入新课的讲授。其实,作为讲授这门新课的新教师,恰恰忽略了上好序言课的重要性,尤其作为讲授德育课的教师,更不应放弃利用序言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序言课是调节“开学综合症”的收心良药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教师们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感觉:真累!学生要么上课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开小差﹔要么异常兴奋,前后左右交头接耳,一个假期没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对教师的讲课听不进去。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学综合症”。“开学综合症”通常是学生在开学前后表现出的一种非器质性的病态,焦躁、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形成原因是学生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马上要开始的过度紧张的学习生活差别太大,造成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难以接受。如果教师们忽视这种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一上课就单刀直入,不仅学生听课的效果差,教师也会疲惫不堪,犹如做无用之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可以不必急于上课,先来个开心又收心的“开场白”,让学生释放紧张的情绪,调整好上课的心态,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状态。比如刚开学,学生们都有很多话想讲,就给大家这个机会,围绕“假期见闻——我最(开心、遗憾、难忘等)的事”,大家相互交流信息,联络感情,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话题引向所讲课程,进行自然过渡。
二、序言课是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的重要途径
作为序言课,不能不讲开设这门新课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德育课,几乎每学期的内容都不同。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习方法,要清楚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学习新课与自己的关系,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对德育课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政治课就是“假、大、空”,讲讲大道理,与自己的实际相差甚远,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的确,德育课不像语文、数学作为主课,不得不学,它们是基础,教你识文断字,德育课也不像专业课,教你识图设计,学习一门技术,将来凭技术吃饭。德育课倒底和学生有什么利害关系,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这就需要德育教师明确地告诉学生。利用序言课,坦诚地和学生交换意见想法,表明学习德育课的目的和意义,尤其要明确指出学习德育课与学生自身的关系。记得有一个学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我讲了三个小故事:一个学生由于自己宠爱的小狗被人偷走,他怀疑是邻居小孩所为,竟将其非法拘禁2天﹔另一大学毕业生因同乡答应帮助找工作,但同乡拿到钱后却置之不理,他心中生恨,竟报复杀人;还有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学生凭借学习过的法律知识帮助家人讨得欠款,打赢了官司。这三个故事层层深入,使学生理解了学习法律不仅要懂法,知法,做一个守法好公民,更深刻领会到学习法律可以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这样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法律课堂上来。
三、序言课是满足学生好奇心、增进师生了解的快捷通道
新学期,不管对新课程,还是对教授这门课的新教师,学生都充满的好奇和期待。而我们教师要利用这个契机,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记得曾经出过这样一个笑话:学期末,一个课代表来交作业,站在办公室门口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任课教师的名字。一问,这个学生说上课的教师从没讲过他姓甚名谁。在我们的教学中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知道上课的教师叫什么。试问师生彼此一无所知,谈何了解沟通,教师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发挥德育功能?所以,第一堂课先不要急着上课,而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精心准备一个精彩的开场白,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进行自我介绍。教师介绍完自己,也可以特意点几个班级有特点的学生(这个工作提前准备),学生们一定会对这样的介绍和教师对大家的了解惊叹不已,增添对教师的好感和兴趣,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对学生们的期望和要求,使学生们对将来的学习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实践证明,以师生之情做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才敢于无所顾忌地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向更高层探究。我们的德育教师千万不要忽略这个师生交流、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好机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不要忽视序言课,让我们用真诚和热情增添自己的人气指数,为将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