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从紧:能否“紧”出楼市“拐点”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的邻居张大哥曾报怨说:他儿子谈对象都四年了,早该结婚了,但因为没房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说,这都是房价惹的祸。据他讲,他不是没钱买房子,四年前他们拿着现金到了一个楼盘,但听他的朋友说,现在房价正是高的时候,你再挺挺,下半年或许就降下来了呢,你要是现在买了,到时房价下来了,你不是亏大了?他当时就信了朋友的话,谁知这一挺就是四年,结果房价非但没有降下来,而且一个劲地攀高,到现在房价比当时高出了50%还多。张大哥对记者说,和他儿子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孩子都满地跑了,儿子急,他更急。
  前日,我们聊天,他说,这回看到了希望,中央实行了货币从紧政策,有些专家说是现在房价出现了拐点,真的是这样,说什么也得把房子买了,但是他仍然担心:可别“拐”来“拐”去,再把我们这些需要房子的人家给忽悠了。
  在北京持张大哥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2006年以来,中国各地房价加速走高,特别是去年,房价以百分之十五的涨幅达到历年之最。临近年底,深圳、广州等地房价始现松动,号称“楼市晴雨表”的中介机构被曝出现惨淡经营甚至停业关门,一时间房价触顶回落、拐点将至之声四起。
  去年十月份以来,市场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北京等地住房成交量明显下降。据统计,一至十月,北京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近三分之一。在政府紧缩银根、减少投机的调控下,深圳楼市也在一夜之间骤然降温。在十月整个黄金周中,深圳只卖出82套新房。12月初,国务院一个调查小组在广州检查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汇报了广州房价的最新数据:广州11月房价猛降1141元/平方米,降幅高达9.9%。成交量方面,广州11月份的楼市成交量继续维持在低位水平。
  综合近期的公开报道,自去11月中旬开始,广州楼市便刮起楼盘打折促销风,买房送一成首期、送60年物业费、再加买房额外9.8折、现房最高优惠每套13万元……开发商“慷慨”的程度着实令人吃惊。此前一直位居全国房价榜首的深圳也没顶住压力,不少一手房在以明降或暗降的方式调低售价,有楼盘的降价幅度据传已超过三成;二手房也同样,一些中介机构称报价跟上半年相比跌了一至两成。
  接着,市场开始担心“南风北吹”。目前来看,虽然还没形成调价潮,但成交明显乏力。如年前刚结束的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的上海,一边是大部分开发商咬定销售价格不松口,另一边是房贷新政下购房者心态发生转变。有调查显示,55.33%的购房者决定暂缓买房计划,事实上上海新房成交量已连续两月下跌。又如杭州,据公开资料,虽然商品房成交量下滑不甚明显,但房源预订量却出现了近九成的萎缩,同时二手房交易也掀起杀价风潮。
  北京似乎也受到了影响。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去年11月北京商品房销量再度下滑,全市期房住宅日签约套数比10月减少42套。另据北京市建委发布的新盘预售信息,11月北京新开楼盘45个,均价14966元/平方米,比10月的15324元/平方米下降了358元。这也是自去年5月以来,北京新盘售价从10374元/平方米到突破15000元/平方米后的首次回落。
  另外,土地方面有打擊囤地、限制“地王”的39号令,有土地增值税的开征,有地方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上调开征等;保障方面有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24号文,有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办法等,均可看作是对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控的信号释放。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2008年政府会采取更多措施阻止流动性资金进一步扩张。预期中国楼市“钱松”“地紧”的状况有所改观,供求关系将有所改善,房价有望走稳。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金融支持的程度也就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房地产市场对金融支持的依赖不仅体现在房地产供给端的开发商要从银行获得大量的信贷资金,而且作为房地产需求方的投资者对货币政策也十分敏感。对于房地产商而言,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意味着贷款困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利率有可能提高,因此房地产的开发成本也将相应上升。而另一方面,去年央行出台的关于第二套房提高首付,提高利息的一些措施也都是要抑制大家在购房投资方面的过旺需求。如果不少投资者淡出房地产市场,那么市场需求立即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还说,随着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台、随着房贷新政的推出,国内房地产市场预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比如房地产股的下跌、一些城市房价开始下跌、土地拍卖的流拍、捂盘捂地现象退潮等。尽管不是暴风骤雨式的,但却在每一个人身边渐渐地发生,值得民众密切关注。
  中国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认为,如果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进行下去,导致房地产市场总需求下降,必然会使得房价涨幅出现下降,并且不排除部分此前房价大幅上涨的城市绝对价格回落的可能。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有年前各地楼价回落的数据,还有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经济蓝皮书》。该“蓝皮书”预测,由于支撑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因素将长期存在,我国房价上涨趋势不可避免。2008年,我国必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加息等手段,抑制经济过快增长,这一方面抑制了中低收入者自住需求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高收入者投资投机需求将积极入市,将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扬。此外,目前我国地价房价倒挂现象严重,一些通过招拍挂出让的土地的楼面地价已接近或高于同地段在售新建房屋价,必然使得未来房价大幅提高。《经济蓝皮书》还写到,基于2008年房地产调控将继续,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如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拉动购房需求等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支撑因素并无改变,今年房价的上涨趋势不可避免。
  有专业人士分析: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买少见少”。而大部分人却还未能解决住房问题,可以预见随着年月的推进,这一局面将越来越严重。
  开发商对于“拐点论”莫衷—是。万科董事长王石在近日被问及珠三角楼市时,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而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谈北京楼市时,称目前房价是否开始下降仍需要时间观察,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一定会使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
  “就全国楼市遭遇拐点而言,还是要三思后而定论。”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评论员杨红旭对此抱谨慎态度,万科重点在“南”,华远重点在“北”,且两大开发商的观点都是基于区域市场而论的。而且,近期一些开发商的打折促销效果不错,说明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目前需求只是在观望中暂被抑制。
  汉嘉(中国)地产顾问机构总经理梅杰分析道: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肯定是最大的,这两年政府一直有调控的政策,现在调控的手段或者说干预房地产的手段越来越明确,中央的政策就是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政府主要是做好保障性用房,市场让它回归于原貌,市场毕竟是供需的行为。这样政策导向之下,房地产市场的线路也明确了,市场通过这次明晰之后,大家感到政府还是鼓励市场往市场经济本身的供需矛盾自我调控的方向来做,只要银行涉及的不是太深,市场就会像股市一样有涨跌了。市场还是要回归市场本来的面目,当供需发生逆转,或者当投资客有退场的话价格可能会趋向于平稳。
  面对众专家的分析,执币待购的李先生说:以前就信那些专家的数据了。可是那些数据今天说是涨了,明天又说跌了,到底信哪个?他还说,什么拐不拐的,就是“拐”了,房价也是让我们老百姓难以接受。
  维持市场健康发展、防止房价快速上涨,绝对不是打压市场,更不是让房价停止增长。中国房地产在未来5年,如果政府不出台强硬的行政措施,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市场严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房价能下跌吗?
  这是一个趋势,还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仍有待观察。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的锻造工艺参数对35CrMoVTi钢汽车刹车片盘毂进行了锻造,并进行了冲击性能、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始锻温度、终锻温度的增加,试样的冲击性能、耐磨
对Cu-2.89Ni-0.61Si-0.14Mg合金进行了深冷轧制和室温轧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导率仪、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方法,对比研究轧制温度和轧制道次对合金的
今年计划结婚的人好多哦,小户型楼盘是结婚买房的最佳选择之一。总价不高,不仅让小两口每月还贷的经济压力降低,还可保证婚后的生活质量;面积不大,这样的户型正好满足两个人
Norplant皮埋作为一种新型的长效避孕方法,受到育龄妇女欢迎,但部分使用者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经期延长、点滴出血、月经稀发或闭经等。月经与生殖激素关系密切,在月经周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肥胖不仅外观显得臃肿,而且在肥胖的状态下,脂肪在某些器官堆积以及能量过剩,会造成器官的功能障碍。肥胖症发生年龄越小、肥胖症病史越长,成年后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采用真空感应炉和电渣重熔炉对高强韧Cr-Ni-Mo-V钢的冶炼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双联工艺冶炼的高强韧Cr-Ni-Mo-V钢气体含量与有害元素含量均较低,新型REO-MgO-CaO-CaF2-
根据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建议.电子资源是现代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在祖先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中产生的中医药学,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历史医学文献,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实现中医药国际化,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经考究发现,较早的、具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