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文学对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影响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情,书写了边地的自然风光、两国边境的生活状态,在城市空间的建构中,迟子建着力刻画了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迟子建勾勒出俄罗斯侨民以及混血人群在中国的生活图景以及他们对精神归属的找寻历程.迟子建小说的人物塑造与主题表现也体现出了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偏重于底层与边缘人以及群体女性,重在表达他们的生活困苦与精神之痛.俄罗斯文学的忏悔与救赎也成为迟子建近年来小说反复呈现的主题,俄罗斯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迟子建抒情话语的底色,使其小说偏重于个体命运的表现和个人情绪的书写.
其他文献
俄罗斯2010年发布的第二代初中教育国家标准和示范性教学大纲,数学与信息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突出的特点是合理设置初中学段学习与教学内容,科学处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具有较大的广度,课程内容的深度与难度也较高;构建了多样化的成就评价体系,注重学生通用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对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人的发展是结合点.因为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共有的中心议题,而且两者都将人的发展理解为人性自觉和实现的历程.关于人的发展,儒家从理论上证明和说明人性修养和文明教化,提倡内外教养,推动人格发展;马克思也从哲学上论证、说明应首先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进社会关系、上层建筑,无产阶级革命主要追求人的解放,为人的发展扫清障碍,社会主义建设则直接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两者体用合一,相辅相成.
从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到蒙培元的“心灵境界论”,再到黄玉顺的“生活境界论”,“情理学派”的境界学说不断完善.冯友兰把人作为认识主体,结果导致其境界论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蒙培元指出人不仅是认识主体(相对主体),更是集认识、情感、意志等于一体的、不可分析的绝对主体,修正了冯友兰的境界论.黄玉顺则立足于“主体何以可能”的问题,指出人的最高境界不是具有绝对主体性的“天地境界”,而是回归前主体的“本源境界”,实现了对前两者的超越.同时,“情感”的层级问题作为一条内在理路贯穿其中.
近年来,诚信缺失问题凸显,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十分严峻.说谎行为对小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研究,分析小学生说谎行为成因,提出矫正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策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落实,教育部开始重视培养小学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也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改变课堂构造,激发学生兴趣等方式,力求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经验,通过查阅大量书籍,对高效构建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
现今,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的重要部分.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和发展体育事业.体育是展现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一个表现,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又能在增强公民意识教育针对性和夯实职业生涯教育基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通过深入挖掘“十大”育人体系中的教育资源,借助“三全育人”的实践成果,构筑“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育人体系和育人主体的优势,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创新原有的教学形式、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如创设有趣的情境,突出教学难点与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但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孙惠芬的《寻找张展》是一部具有异质特征的作品,小说以“我”对张展的寻找为主线,将一个有关救赎的故事放置于“无尽关系”的场域中,在接近终极的旅途中串联起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勾勒出现代生活的浮世绘.作家跳出小说创作的经验世界,将深情的目光投向城市青年,在上下求索“寻找张展”的同时,亦在自我寻找的艰苦跋涉中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小说在完成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之余,更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独到的创作技巧昭示了自身创作空间的无限敞开.
蒋韵的长篇小说《你好,安娜》通过诠释个体精神世界来追问现实,丰富了现实主义文本的表达空间,表现出独特的文字质感和精神力度.作者运用多元的创作形式,通过文体互渗拓展叙事空间;使用潜在文本形成深层结构,来象征、对照叙述对象的命运走向和心理状态.浪漫主义色彩和理想主义内核,通过形式和主题统一形成的文字风格和审美向度,经由叙事对象和主题理念的双重呈现,从而使现实的个体生命书写走向了浪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