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王母村唐代崔氏墓发掘简报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平山县王母村一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一座圆形单室墓,由阶梯形墓道、门楼、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30余件,有瓷器、铁器等。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唐末世家大族博陵崔氏,卒于903年。墓葬中发现了壁画和房形椁室。壁画内容包括人物、花鸟、山水等,其中的山水画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通屏水墨山水画,填补了唐、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发展序列的缺环,树立了中国早期水墨山水画的标尺,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房形椁室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演变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于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期刊
2012年,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发现的一批唐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地属肖家村,北临珠江路,东临凌河街,东距大凌河约550米(图一)。这批墓葬中的M19出土有墓志,据墓志可知,其墓主为库延安,卒于垂拱三年(687年),与夫人合葬于天授二年(691年)。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5年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蜀冈村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梯形,方向125°。墓内木棺保存完好,呈前高后低的船形,前挡板外侧做成仿木门结构,其底端连接一木质模型拱桥,棺下为前部带栏杆的须弥座。根据出土的买地券可知,此墓墓主为田氏,卒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此墓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纪年明确,为研究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晚唐五代墓葬提供了实物资料。
1968~1971年,英国考古学家安德鲁·乔治·威廉姆森( Andrew George Williamson)在波斯湾北岸伊朗南部地区展开了为期3年的考古调査[1]。此次调查覆盖1200处调查点[2],是对萨珊王朝和伊斯兰时期文明最重要的调查研究之一。
《文物》2017年第5期发表《山西定襄居士山摩崖碑为西晋胡奋重阳登高纪功碑》(以下简称《胡奋碑》),推定此碑为西晋使持节监并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胡奋于泰始八年(272年)讨平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乱后的重阳登高纪功碑[1]。
2009年,为配合西安市曲江.观山悦住宅小区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项目用地内的古代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包括12座蒙元时期墓葬。据出土墓志可知,此处是蒙元时期“汉人世侯”刘黑马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