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讨煤系砂砾岩中不同类型煤层的差异地质响应,及对邻近砂砾岩孔隙演化的影响,以野外露头、孢粉组合、井—震剖面、岩心相序、测井响应、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及三史(埋藏史—有机酸演化史—孔隙演化史)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煤系砂砾岩中发育的早湖侵期广覆式煤层、高(低)位期局限式煤层进行了综合比对,认为在压实减孔最强烈的准同生—早成岩期,早湖侵期广覆式煤层正值煤系腐殖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评价”(编号:2017ZX05001-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前瞻性攻关项目课题2“多类型储集体发育机制与储集能力定量评价技术研究”(编号:2021DJ0402)联合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煤系砂砾岩中不同类型煤层的差异地质响应,及对邻近砂砾岩孔隙演化的影响,以野外露头、孢粉组合、井—震剖面、岩心相序、测井响应、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及三史(埋藏史—有机酸演化史—孔隙演化史)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煤系砂砾岩中发育的早湖侵期广覆式煤层、高(低)位期局限式煤层进行了综合比对,认为在压实减孔最强烈的准同生—早成岩期,早湖侵期广覆式煤层正值煤系腐殖酸排酸高峰,对邻近砂砾岩储层储集渗流性能的影响整体以抑制性为主,高刚性颗粒含量利于孔隙保存。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地区八道湾组发育早湖侵期广覆式煤层、高(低)位期局限式煤层2种成因类型。早湖侵期广覆式煤层发育于湖侵体系域TST早期,煤质均一,上覆砾质强陆源阻断沉积,与顶板层之间呈相序突变接触。其分布受控于以逆冲断裂Ⅰ型、Ⅱ型为代表的盆缘边界断裂复活及盆地基底的振荡性沉降,主要分布于近湖盆区首次湖泛面附近,测井响应为极高RT、低DEN、低GR;高(低)位期局限式煤层发育于低位体系域LST、高位体系域HST中期,煤质不纯多夹于静水细粒沉积中,与顶板层、底板层之间多呈现为相序渐变接触。其分布具较明显的相控特征,多分布于水动力较弱的扇间/河道间等低能相带,测井响应为较低RT、较高DEN、较高GR。煤系腐殖酸、烃源有机酸形成的长石粒内溶孔、高岭石胶结物、高岭石完全拟颗粒、高岭石部分拟颗粒等成岩产物在赋存产状、元素组分等方面差异明显。高刚性颗粒含量是煤系砂砾岩储层孔隙有效保存的前提条件,高岭石、硅质等溶蚀产物的迁出程度进一步制约着孔隙的有效性。优质储层区带优选应重点关注高刚性颗粒含量区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高水动力沉积相带。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腐生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Potoc菌株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方法 将腐生性钩体Potoc菌株培养后,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并将Potoc菌株灭活菌液与国内15种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代表菌株的兔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腐生性钩体Potoc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全长为3 942 789 bp,共含有编码基因3685个,其中具有直系同源簇功能2052个,其平
珠江口盆地多个凹陷均有钻井钻遇CO2气体,个别井钻遇的CO2体积分数高达90%以上,这些CO2气体直接驱替了早期油藏或影响了油气充注规模,增加了勘探风险。运用钻井数据、地球化学分析数据、重磁研究结果,通过分析CO2分布特征,总结CO2分布与断裂、火成岩的关系,明确CO2分布的主控因素,预测珠江口盆地高CO2风险带的分布。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对油气成藏有影响的CO2主要为无机幔源成因,受区域盖层和储
碱激发材料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环保型胶凝材料,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主要梳理了近年来关于碱激发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与水化微结构方面的相关研究,总结碱激发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并对未来碱激发材料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初中教育更为提倡素质教育,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是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实现物理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培育学生积极的道德观、学习观,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物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特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策略展开研
东部某油田东营组三段为扇三角洲巨厚砂砾岩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该海上油田处于开发初期,钻井数量少,取心资料贫乏,油田开发困难,为节约勘探成本,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采收效率,急需对研究区储层的展布进行细致分析。因而本次研究首先进行了波阻抗反演,将其视为地震属性之一,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寻找地震多属性与岩性属性曲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岩性反演。研究表明:研究区以细砂岩沉积为主,储层纵向沉积厚度大,横向连
物理是初中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学科知识点构成复杂、晦涩,涉及内容较多,其学科特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遇到诸多困难。近年来,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微课,以视频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记忆印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便简要分析了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着重探讨了具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DRG/DIP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改变了支付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对费用的控制效率和水平。在DRG/DIP付费背景下,医保从过去的按照项目进行付款的方式转变为按照多元化病种的方式进行付费,这种付费模式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实际发展和经营管理工作。通过分析我国DRG/DIP付费方式以及具体试点的情况,对DRG/DIP付费方式对医院的影响,尤其是成本管理上的影响进行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各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不论何种改革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教育革新去发掘并采用最优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课主要是通过对地图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来内化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而在新课改视域下,高中地理的教育方向及教育手段又将有所变化。
针对多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四轮差速模型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系统。首先,对单个移动机器人底盘进行建模分析,建立底盘位姿变化与速度之间的运动学关系。其次,改进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A*算法,并结合建模分析的结果,使用局部路径规划动态窗口(DWA)算法推导机器人运动轨迹,实现多机器人动态避障功能。最后,搭建机器人实物模型和实验场地,通过ROS平台对多机器人自主导航进行设计,在实验场地上对多机器
基于粘性流理论和有限元模型的防波堤波浪荷载和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双筒双板型浮式防波堤结构在波浪作用下,底板部分所产生的应力较大,容易发生破坏。为降低结构的破坏风险,并保证结构的消浪性能,对H=1 m、T=3.6 s,H=1.4 m、T=5.2 s,H=2.4 m、T=8 s 3种工况下增加底板板厚后的底板应力进行试验,发现在H=2.4 m、T=8 s的大波高长周期的工况下,板厚增加30 mm,应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