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统计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s_gig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压力气瓶是高校实验室常用的高危储气设备,气瓶事故屡见不鲜。分析了近十年我国气瓶事故的总体发展趋势,然后结合典型案例选取了52起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发生倾倒、泄漏和爆炸三类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概率。然后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从人、机、环、管四方面总结分析了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压力气瓶;事故统计;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69-02
  气瓶是特种设备,也是高校实验室常用的储气装置。气瓶的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实验室乃至全校的安全,屡屡发生的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更为加强气瓶安全管理敲响警钟。对以往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事故风险性并找到致灾原因是建立气瓶安全管理体系的第一步。
  一、近十年全国气瓶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2006-2015年质检总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气瓶事故的起数及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在特种设备事故中居于首位[1]。历年特种设备事故和气瓶事故的起数如表1所示[2]。气瓶事故的特点,一是爆炸事故居多,且绝大多数为无缝气瓶爆炸事故;二是化学爆炸在气瓶所有事故类型中占比最大;三是气瓶事故多发生于充装和使用阶段,尤其是用氧气瓶和可燃气体气瓶进行焊割作业的过程中。气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气瓶充装单位未落实相关安全规定,以致气瓶错装、混装而引发爆炸;二是氣瓶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误操作,造成氧气瓶与可燃气体气瓶同时使用时,可燃气体窜入氧气瓶或回火而发生爆炸;三是非法燃气汽车改装点私自制造并安装质量不合格的车用气瓶,导致气瓶超压爆炸。
  在特种设备事故中,气瓶事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从严重性上看,压力气瓶往往造成人员死亡和重伤。而相关数据表明,学校实验室的事故概率是生产车间的上百倍,因而高校实验室的气瓶安全问题尤为应该引起重视。
  二、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统计分析
  1.事故案例分析。统计资料显示,在2001-2014年实验室发生的100起事故中,因压力容器及其他设备引发的事故共20起,总计导致66人伤亡[3]。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由于其发生地点的特殊性和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屡屡成为舆论热点问题。其中,在发生于2015年底的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氢气瓶爆炸事故中,一名博士生丧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障实验室安全,有必要对气瓶这样的高危设备进行重点管理,首先就要通过以往的事故调查分析确定其风险度。
  2.事故风险度统计。风险具有事故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结合的二重性特征,基于这两个特征,对过去20年中发生的52起实验室气瓶事故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事故类型上看,主要的气瓶事故类型是倾倒、泄漏和爆炸。其中,由气瓶倾倒造成的事故有2起,占比3.9%;泄漏事故5起,占比9.6%;爆炸事故45起,占比86.5%,且其中绝大多数为化学爆炸。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气瓶事故为爆炸事故,而不难发现爆炸事故在所有事故中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因而要从事故原因入手,分析致灾因子并制定管控方案,防患于未然。就事故后果而言,在52起事故中,只造成轻微经济损失的事故1起,造成人员轻伤或严重经济损失的事故7起,造成三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35起,造成三人以上人员死亡或10人以上人员重伤并导致严重经济损失的事故9起。统计结果表明,多数气瓶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导致人员死伤,虽不易造成群死群伤,但在实验室中气瓶会成为严重危害实验者人身安全、威胁实验室财产安全的危险源。依照频率可推算实验室气瓶事故发生的概率,从事故类型上看,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最大,达到80%以上;其次是泄漏事故,约为10%;最后是倾倒事故,概率不足5%。从后果严重度上看,近70%的气瓶事故会造成三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的严重后果,还有约17%的气瓶事故由于连锁反应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只造成财产损失的气瓶事故不足15%。
  三、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原因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知,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高发,常见的事故类型有倾倒、泄漏和爆炸,这些事故的原因可归结为人、机、环、管四个方面。
  1.人员操作不当。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未受实验室专业培训而直接对气瓶进行操作[4]。不规范的操作轻则导致气体泄漏、向外溢散,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酿成严重事故。
  2.气瓶状态不良。部分气瓶超限服役,超过或临近正常使用寿命的气瓶仍在使用;气瓶的瓶体出现裂纹、阀门损坏,危险气瓶未经检修而照常使用;气瓶自身的高压导致瓶内气体升温,增加了爆炸危险性;充装有腐蚀性气体的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瓶壁变薄,构成潜在安全隐患。
  3.存放环境复杂。高校实验室中往往存放了大量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实验原料、实验仪器和设备,且常有人员出入。高压气瓶摆放其中,容易受光照或外界撞击发生物理爆炸,或因为实验室中其他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爆而导致化学爆炸。
  4.设備管理混乱。实验室气瓶的摆放位置不尽科学合理,气瓶间距离不足,多种气瓶混放;气瓶上缺乏明确标识,或标签腐蚀污损难以辨认,为取用和管理带来困难;未按时对气瓶检修维护,导致存在危险性的气瓶在实验室中继续使用。
  四、结论
  本文对典型的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做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高发,且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气瓶事故的原因可归结为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气瓶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环境因素和管理的缺陷四方面。应对照事故原因,从人、机、环、管的角度采取措施,加强高校实验室气瓶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奎建.2007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及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8,24(4):51-56.
  [2]质检总局关于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R].
  [3]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3.
  [4]赵丹,赵德刚.高校基因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270-271.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校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要求,需要深入研究将基础课程建设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探讨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普通化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为例,在通识教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普通化学”公共基础课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框架结构,并论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普通化学
摘要:高等院校实施同行互助听课,可以推动学校教学学术及教研室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文基于教学学术的理念,对高等院校实施同行听课进行实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同行听课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自我反思,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关键词:同行听课;实践研究;教学学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277-02  一、同
摘要:以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设计(一)》课程为教改课程,以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为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初步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文献的查阅与教师的交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真正培养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适合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学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个别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课程。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实践情境为教学基础、以分组讨论为主要推进形式、以重视反思为保障,形成发展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外实践不足、小组成员合作难以保障、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依托学校改革教育实习机制,教师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通过文字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
摘要:奖学金工作作为资助体系的重要部分,对获奖学生和广大学生群体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奖学励志德育创新基地为例,介绍创新奖学金评定办法的优化探索及如何借助奖学金评定开展感恩教育的相关做法。  关键词:奖学金;德育创新基地;感恩教育;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60-02  高校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为社
摘要:构建高校与行业、政府“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践共同体——“园校合作理事会”,是实现多方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某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服务学前教育发展构想为例,阐述了构建高校与中职学校、幼儿园、企业、教育行政部门专业实践共同体的经验及策略,最终为深化园校协同育人,发挥高校与幼儿园双主体作用,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服务、指导与监督作用,为实现多方合作共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专业实践共同体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把人才问题特别是把懂外语翻译的复合型人才问题推向了众人瞩目的中心,这给处于边缘境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如何担当起新时代国家和社会赋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培养与输送符合“一带一路”战略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生命力与实践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湖南农业大学大学外语部为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欠缺,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考核方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探索以学习型团队为核心,以课堂课后互通为原则,以过程性考核为保障的学习型团队教学模式。从个体和团队两个维度构建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实现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并以运筹学课程为例,对学习型团队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实践。  关键词:学习型团队;高校;考核;运筹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
摘要:随着美育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舞蹈教育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北京市中小学舞蹈教研组的成立标志着舞蹈教育在一线城市正式全面进入日常教学。北京市中小学舞蹈教研组成立大会上展示的不同类型的舞蹈课例为舞蹈课进入中小学课堂提供了四类不同的教学模式范例。这四类教学模式分别是:舞蹈欣赏课、舞蹈情景教学课、身体动作开发课、舞蹈组合教学课。它们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体验,在不同层面完成舞蹈的教育功能。不
摘要:课程建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的需要。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是课程建设的三项主体内容。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特点,从注重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转变、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拓展,以及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的考核方式建立等方面,探讨创新型本科课程建设,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工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