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加松在水土流失区的种植表现起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了湿加松在水土流失区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湿加松的生长速度在同等条件下要明显优于马尾松和湿地松,从而为水土流失区大量引进和种植湿加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湿加松;生长量;树高;胸径;蓄积量;水土流失区
  中图分类号 S791.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45-01
  湿加松是湿地松和加勒比松杂交的后代,为了解和掌握湿加松在闽西地区特别是水土流失区的生长特点和表现特征,长汀县林业局于2006年引进3 000株湿加松进行试验性种植。2014年10月对九年生的湿加松、马尾松、湿地松3种树种在水土流失区同等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以此评价湿加松的种植表现,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319国道边,地处东经116°22′42″,北纬25°45′17″,坡向西南方向,平均坡度25°。丘陵地貌,海拔310.0~418.8 m,年降雨量1 704 mm。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30~60 cm,腐殖质厚度0~2 cm;地表植被,灌木为三叶赤楠、黄瑞木等,高度40~50 cm,盖度20%;草本为干松、芒萁骨,高度30~50 cm,盖度40%,水土流失强度二级。
  1.2 种苗来源
  湿加松是从福建永安引进的扦插容器苗,苗高12~15 cm,数量3 000株;马尾松为当地采种容器育苗,苗高12~15 cm,数量3 000株;湿地松为江西瑞金引进的容器育苗,苗高12~15 cm,数量3 000株。
  1.3 试验样地设置
  在坡底、中坡、上坡共设置3个样地,每个样地面积400 m2(20 m×20 m)。样地4个角打入水泥桩作界桩,样地四周边界种植2排木荷作为分界树,其余湿加松、马尾松、湿地松与枫香、木荷混交种植[1-2]。
  1.4 整地、种植
  挖穴采用挖明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株行距为2 m×2 m,种植株数2 505株/hm2,回表土,呈馒头状。3月初栽植,栽植前苗木分开洒水,水洒足后种植前轻压撕袋,各树种采用纵向排列配置种植,依次是湿加松、马尾松、湿地松,如此重复排列。栽植完成要在不同树种前挂牌,并注明不同树种名称、苗木产地、种植时间,以便今后调查[3-4]。
  1.5 幼林抚育、施肥
  造林后当年5月底施肥1次,每株施复合肥50 g,施肥前距苗木20 cm处开一半月形深10 cm、长30 cm的施肥沟,撒施,覆土。8月进行1次松土扩穴;第2年6月进行1次松土锄草;第3年8月进行1次小块状除草,并对3种不同树种的林木保存率进行调查,分别是湿加松96%、马尾松98%、湿地松96%,以后仅进行封育管护至成林。
  1.6 数据统计
  利用测树围径尺、树高测杆、钢卷尺、照相机等设备对预先设置的3个样地分树种按列取10株林木进行胸径、树高测量、记录。并对不同树种的主干、针叶、树冠冠幅等进行调查记录和内业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坡位3种树木的生长量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坡底3种松木中湿加松生长优势最明显,其平均胸径达11.6 cm,是马尾松平均胸径(8.8 cm)的1.32倍,是湿地松平均胸径(8.5 cm)的1.36倍;平均树高6.6 m,是马尾松平均树高(4.2 m)的1.57倍,是湿地松(4.1 m)的1.61倍;蓄积量方面,坡下部湿加松为90.180 m3/hm2,是马尾松(35.070 m3/hm2)的2.57倍,是湿地松(32.565 m3/hm2)的2.77倍。坡中部湿加松平均胸径8.1 cm,是马尾松平均胸径(5.7 cm)的1.42倍,是湿地松平均胸径(6.3 cm)的1.29倍,胸径优势仍十分明显;湿加松平均树高5.0 m,是马尾松平均树高(4.2 m)的1.19倍,是湿地松平均树高(4.0 m)的1.25倍;蓄积量方面,湿加松是35.070 m3/hm2,是马尾松(15.030 m3/hm2)的2.33倍,是湿地松(17.535 m3/hm2)的2倍。但蓄积优势稍减。上坡部,湿加松的平均胸径为7.0 cm,是马尾松平均胸径(5.3 cm)的1.32倍,是湿地松平均胸径(5.7 cm)的1.23倍;湿加松平均树高4.4 m,是马尾松平均树高(3.6 m)的1.22倍,是湿地松(3.9 m)的1.13倍;蓄积量方面,湿加松为25.050 m3/hm2,是马尾松(12.525 m3/hm2)的2倍,是湿地松(15.030 m3/hm2)的1.67倍。
  综上所述,不论是在坡底、中坡还是上坡湿加松的生长比马尾松、湿地松均具有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而且随着坡位的上升,湿加松的树高增长优势会逐渐减小,但胸径优势仍然明显。马尾松与湿地松在林木胸径、树高生长、蓄积量上较接近,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2.2 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
  由于中坡与上坡各因子变化系数较小,该文仅对下坡和上坡进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以评价三者之间各自的变化差异。利用方差公式s2=1/n[(x1-m)2 (x2-m)2 ... (xn-m)2](s2为样本方差,Xn为第n株单株林木胸径,m为样本林木平均胸径),计算出各树种在不同坡位上的胸径方差、标准差值,用c(%)=s/m×100(s为标准差,m为样本林木平均胸径)计算出变异系数c;用h2=1/n[(h1-hm)2 (h2-hm)2 ... (hn-hm)2(h2为样本方差,hn为第n株林木树高,hm为样本林木平均树高)计算出各树种在不同坡位上的树高方差、标准差值,用ch(%)=h/hm×100(h为标准差,hm为样本林木树高平均值)计算出树高变异系数ch。
  从表2可以看出,湿加松在坡底胸径的标准差最大是1.33,是马尾松(0.85)的1.56倍,是湿地松(0.73)的1.82倍。变异系数达11.46%,显示出湿加松在坡下部胸径大小差异较大,种间生长差异明显;相对树高标准差则较小,为0.54,变异系数8.20%,说明湿加松种间在坡底树高之间的变化小于胸径间的变化;而马尾松和湿地松的胸径、树高,其标准差、变异系数都较接近,变化较小。而在上坡,虽然湿加松胸径的标准差仍是最大(0.49),变异系数7.00%,但和其他2个树种相比变化差距小了很多。这就充分说明湿加松在坡底由于土层较厚,水肥条件相比中坡、上坡较好,因而种间生长竞争更激烈,特征因子更明显,由此说明湿加松是一个喜肥树种,且土壤越肥沃、水肥条件越好,种间竞争就越激烈。
  2.3 外观、树形特征差异分析
  湿加松、马尾松、湿地松同属一个松科植物,但它们在树形、外观上却有很大区别。
  从表3可以看出,湿加松和湿地松在树形和针叶上极为相似,都是主干通直、饱满,尖削度小,但与马尾松相比却有明显不同。湿加松针叶不论长度还是粗度都要比马尾松大很多,说明湿加松的叶面积指数比马尾松大,其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总量比马尾松大,有资料显示湿加松的采脂量比马尾松高出67%。
  3 结论
  湿加松在土壤瘠薄、水肥条件差的水土流失区生长要明显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同样在立地条件好、水肥充足的区域采用集约经营方式发展速生丰产林更能体现出它的优良品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树种。
  4 参考文献
  [1] 杨卫星.松桉混交种植的林木生长效应[J].吉林农业,2014(2):69-70.
  [2] 贾宏炎,黎明,郭文福.马尾松和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试验[J].林业科技,2009(2):16-18.
  [3] 张应中,赵奋成,林军,等.湿加松在粤北山区早期生长表现初报[J].林业科学研究,2007(4):556-562.
  [4] 王启和,代仕高,冯绍惠,等.引种湿加松苗期生长表现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03(2):29-32.
其他文献
摘要 对吉林省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吉林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总体上水平不高、资源化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结论。然后通过对韩国SMS技术在畜禽粪污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考察及论证,认为该技术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吉林省这样的冬季较为寒冷地区,可能替代沼气而成为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韩国SMS技术;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摘要 对大鲵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介绍其自然地理、生物资源、大鲵保护的背景,分析大鲵驯养与保护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大鲵驯养与经营利用的建议,以为大鲵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驯养与保护;江西井冈山  中图分类号 S96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57-02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位于井冈山市茅坪乡境内,位于江西省井冈
摘要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矮冷水花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矮冷水花多糖清除·OH自由基能力,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及螯合力來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矮冷水花多糖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
摘要 不同早熟水稻品种(系)在崇明东滩种植表现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组合在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结构因素、产量上表现有明显的差异,申粳1221、南粳9108品种稳产性、丰产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且熟期早,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早熟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崇明岛东滩;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
摘要 介绍蕙兰的繁育技术、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价值,以为蕙兰的繁育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蕙兰;繁育;保护;开发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S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52-01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区,总面积2 477 km2,人口34万人,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县,海拔1 000 m以上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9.9%,境内有伊河、小河、淯河
摘要 河南省是全国花生的主产区,面积和总产居第1位。南阳市常年花生种植面积23.33万hm2以上,平均产量4 800 kg/hm2左右,是全国种植面积和总产居第一的地级市。针对近年南阳盆地花生圈绒泡菌发生的问题,从发病症状、诊断、发生特点入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河南省花生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花生圈绒泡菌;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南阳盆地  中图分类号 S435.65
摘要 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其中以重金属镉污染超标最为严重。湖南省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主产区,然而,2013年的“镉米”事件震惊全国,其土壤镉污染状况及其来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湖南省为例,在调查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湖南省土壤镉污染现状,分析工业“三废”、开矿冶炼、农业投入品超标使用等镉污染来源,提出结构调整、添加化学试剂、应用生物技术迁移等镉污染土壤治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FY-2E卫星云图及欧洲中心(ECMWF)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15年8月2—4日抚顺地区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北冷涡降水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大尺度环流形势演变,也要考虑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8月2日抚顺降水预报偏大原因主要是EC形势场对850 hPa切变线的位置和500 hPa等高线的位置预报存在误差,而3日抚顺西北部的预报误
摘要 向日葵是巴彦淖尔市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向日葵产业。在产业发展中,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需构建地方向日葵绿色产业体系。向日葵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向日葵绿色种植成本及效益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向日葵绿色种植成本及效益的分析,以期为该绿色产业发展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向日葵;绿色种植;成本;效益;内蒙古巴彦淖尔  中图分类号 S565.5
摘要 介绍小叶女贞幼苗移栽繁育技术,包括种子采集、贮藏与处理、幼苗畦制作、播种、移栽、移栽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叶女贞;幼苗移栽;繁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59-02  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树种,别名小叶冬青、小叶水蜡等,该树种枝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