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手,设计丰富、有趣的识字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渐将识字看作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使学生喜欢上识字学习,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起点,还是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基础。学生识字量的多少、快慢直接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高度。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不断研究创新的识字教学方式,在多鼓励、多巩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促使学生后续能够顺利的阅读与写作,并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真正意义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这必然会促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迈上更高的台阶。
一、采取多元化的识字法,激发识字兴趣与欲望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起点,既是基础性内容,也是重点性内容。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从他们喜欢的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方法着手,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识字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大量汉字。
1.编儿歌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年龄较小,所以普遍都比较喜欢儿歌,老师识字教学中需要合理运用编儿歌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并深刻的记忆汉字。比如在学习“碧”字时,可以编这样的儿歌,即天气晴朗的一天,小王和小白同坐在一块石头上。再如在学习“水”时,可以编这样的儿歌,即没有一横一撇是小,有一横一撇便是水,人们见到它乐的不拢嘴,牛儿养儿见了它也乐不拢嘴,只有火儿见了它很烦恼。相信通过这样趣味的编儿歌识字之后,学生的识字兴趣会大幅度提升。
2.讲故事方法。识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较强的枯燥性,如果仅靠学生读、写与机械的识,会让学生有不堪重负之感。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将识字教学进行儿童化的处理,借助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识字,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3.猜谜语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所以对于猜谜语普遍较为感兴趣,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时,就需要借助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同时猜谜语过程中还可以促使学生对汉字的字形特征进行了解,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予以合理运用。如:斩草不除根——早;能说善讲——团等。
二、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实现轻松识字
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注意规律中,属无意注意最占有优势,所以在实际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促使学生进行轻松的识字。
1.合理运用色彩。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较多汉字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使得低年级的学生常难以区分与掌握。此时就需要老师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对汉字进行有效的区分,以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清”、“晴”、“情”汉字时,便可以将三个汉字的偏旁用不同颜色粉笔进行书写,强化学生对于汉字“清”、“晴”、“情”的深刻記忆。
2.合理运用多媒体剪辑与组合。还以形近字“清”、“晴”、“情”为例子,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幻灯片功能,将这些汉字的偏旁进行变换组合,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的对此三个汉字进行深刻记忆。
3.合理运用顺口溜。顺口溜比较符合学生的识字规律,顺口溜比较符合对难易错字的教学,并且具有寓教于乐、朗朗上口与易学好记等特征,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识字的趣味性,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识字效果。比如在学习“美”字时,可以教给学生顺口溜,即没有尾巴的羊,大字坐于底等。
三、创设适宜的识字情境,提高识字效果
识字效果如何直接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效果,老师需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识字学习机会,相信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想象之后,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提高识字兴趣及效果。
1.字配画情境,培养想象力。识字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合理想象,将抽象的汉字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想要实现此目的,就需要老师合理创设字配画的情境,如学习“水”字时,给学生展示山水图,让学生更深刻的记忆汉字,并在想象中组成新的词语。
2.设计运用情境,提高识字效率。比如在学习“吃”字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美食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中认识与运用“吃”字,提高识字效率及运用能力。
四、善于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识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难度还是十分大的,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经验角度着手,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与用字。想要实现此目的,就需要老师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识字氛围,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识字带来的乐趣。比如:实际识字教学中,老师需要先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识字工具和识字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内外识字,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识字兴趣,老师可以借助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此种将老师所教方法与学生学习动机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内外课文进行欣赏,又能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习惯与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十分重要,对于学生今后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实际识字教学中,老师要是善于从采取多元化的识字法,激发识字兴趣与欲望;善于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实现轻松识字;创设适宜的识字情境,提高识字效果等角度着手,相信必然会促使识字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学生今后的顺利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J].科学咨询,2014(03).
[2]吴耀堂.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科学教育,2016(01).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起点,还是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基础。学生识字量的多少、快慢直接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高度。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不断研究创新的识字教学方式,在多鼓励、多巩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促使学生后续能够顺利的阅读与写作,并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真正意义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这必然会促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迈上更高的台阶。
一、采取多元化的识字法,激发识字兴趣与欲望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起点,既是基础性内容,也是重点性内容。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从他们喜欢的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方法着手,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识字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大量汉字。
1.编儿歌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年龄较小,所以普遍都比较喜欢儿歌,老师识字教学中需要合理运用编儿歌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并深刻的记忆汉字。比如在学习“碧”字时,可以编这样的儿歌,即天气晴朗的一天,小王和小白同坐在一块石头上。再如在学习“水”时,可以编这样的儿歌,即没有一横一撇是小,有一横一撇便是水,人们见到它乐的不拢嘴,牛儿养儿见了它也乐不拢嘴,只有火儿见了它很烦恼。相信通过这样趣味的编儿歌识字之后,学生的识字兴趣会大幅度提升。
2.讲故事方法。识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较强的枯燥性,如果仅靠学生读、写与机械的识,会让学生有不堪重负之感。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将识字教学进行儿童化的处理,借助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识字,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3.猜谜语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所以对于猜谜语普遍较为感兴趣,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时,就需要借助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同时猜谜语过程中还可以促使学生对汉字的字形特征进行了解,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予以合理运用。如:斩草不除根——早;能说善讲——团等。
二、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实现轻松识字
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注意规律中,属无意注意最占有优势,所以在实际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老师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促使学生进行轻松的识字。
1.合理运用色彩。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较多汉字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使得低年级的学生常难以区分与掌握。此时就需要老师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对汉字进行有效的区分,以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清”、“晴”、“情”汉字时,便可以将三个汉字的偏旁用不同颜色粉笔进行书写,强化学生对于汉字“清”、“晴”、“情”的深刻記忆。
2.合理运用多媒体剪辑与组合。还以形近字“清”、“晴”、“情”为例子,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幻灯片功能,将这些汉字的偏旁进行变换组合,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的对此三个汉字进行深刻记忆。
3.合理运用顺口溜。顺口溜比较符合学生的识字规律,顺口溜比较符合对难易错字的教学,并且具有寓教于乐、朗朗上口与易学好记等特征,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识字的趣味性,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识字效果。比如在学习“美”字时,可以教给学生顺口溜,即没有尾巴的羊,大字坐于底等。
三、创设适宜的识字情境,提高识字效果
识字效果如何直接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效果,老师需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识字学习机会,相信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想象之后,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提高识字兴趣及效果。
1.字配画情境,培养想象力。识字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合理想象,将抽象的汉字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想要实现此目的,就需要老师合理创设字配画的情境,如学习“水”字时,给学生展示山水图,让学生更深刻的记忆汉字,并在想象中组成新的词语。
2.设计运用情境,提高识字效率。比如在学习“吃”字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美食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中认识与运用“吃”字,提高识字效率及运用能力。
四、善于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识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难度还是十分大的,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经验角度着手,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与用字。想要实现此目的,就需要老师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识字氛围,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识字带来的乐趣。比如:实际识字教学中,老师需要先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识字工具和识字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内外识字,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识字兴趣,老师可以借助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此种将老师所教方法与学生学习动机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内外课文进行欣赏,又能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习惯与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十分重要,对于学生今后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实际识字教学中,老师要是善于从采取多元化的识字法,激发识字兴趣与欲望;善于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实现轻松识字;创设适宜的识字情境,提高识字效果等角度着手,相信必然会促使识字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学生今后的顺利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J].科学咨询,2014(03).
[2]吴耀堂.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科学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