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制品保养指南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去春来,又到了收起羽绒服,换上春装的季节。而今在户外领域,睡袋、外穿型派克大衣、裤子、帽子、手套……羽绒制品几乎随处可见。然而很多人只是拥有羽绒制品,并不懂得怎样保养。甚至“羽绒制品不能洗”的说法广为流传,从而一件用过的羽绒服上油腻的袖子和身上的污渍,成为了资深户外人身份的象征,它代表了一次次露营和野炊、一次次艰险的旅途。
  羽绒制品的优势显而易见,重量轻、保暖好,也就是暖重比(CLO值)高。至于价格方面,则丰俭由人,600蓬松度的鸭绒与900蓬松度的鹅绒价格差异极大,我们有不同价位可选择。就户外领域来说,前些年常见的棉制睡袋几乎销声匿迹而被羽绒睡袋所取代,户外装备党对羽绒的“偏爱”,对轻量化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
  按理说,使用人群和产品变多了,保养方面的知识也应跟上,可据笔者观察,户外初学者对羽绒制品保养的认知普遍存在几个误区:
  1.水洗会减少羽绒寿命,对装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因此干脆不做清洁处理。
  2.户外用完的羽绒制品,尤其是睡袋、面包型外穿羽绒等,不方便清洗,但是也得消毒,那就晒太阳,通过紫外线消毒。
  3.自己动手洗太麻烦,花钱买平安,拿去专业干洗店,干洗。
  4.网上搜份看上去靠谱的攻略,自己手洗或机洗,而没有以合适的方式拍打、晾干(或烘干)。
  “羽绒制品洗不好,还不如不洗”的说法也广为流传。此类观点虽有一定道理,却是因噎废食之举。诚然,错误的清洁方式,对羽绒制品的损害会不可逆,但长期对羽绒制品不做任何清洁处理,损害同样存在。无论是感官上的气味,还是客观上的蓬松度、清洁度、羽绒填充的均匀程度,随着穿着和户外使用的频率增高,你的使用体验也会越来越糟糕。也正是因此,有人称呼羽绒制品是“消耗品”。

如何洗涤和烘干羽绒制品


  我们可以通过“骚操作”,延长“消耗品”的使用寿命吗?答案很显然,这也是本文存在的意义。
  首先要明确的是洗涤方式:可以手洗,亦可以机洗。
  手洗推荐的装备有
  ·专用的羽绒洗涤剂:普通洗剂中合有一种酶会破坏羽绒里的天然油脂,这里推荐NIKWAX专用洗剂
  ·PVC一次性手套:可以避免洗涤剂伤害手皮
  ·细毛刷:没有可以用废弃牙刷替代
  ·尺寸合适的浸泡盆
  ·烘干机:没有的话需要吹风机
  将羽绒制品放置进浸泡盆,将其充分浸泡,可以挤压羽绒,确保其完全潮湿。挤压时注意同一方向,如自上而下,避免反复揉捏,致使羽绒位移。而后根据洗涤物品的体积,按照洗涤剂说明书,倒入合适量的洗涤剂。
  再次浸泡15~20分钟后,使用软毛刷对较脏的部位重点清洁。污渍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洗涤,确保羽绒里面没有洗涤剂残留。而后继续以同一方向挤压羽绒,一定要将羽绒中的水分排解干净。这一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干毛巾去挤压、吸收羽绒多余水分。排解水分时,将羽绒制品平放,透气面料的那一侧朝外,根据绒道的排布依次轻轻拍打,然后使用烘干机低温烘干,注意加入烘干球,使衣服烘干过程中可以不断翻转,均匀烘干。
  如果家庭中没有烘干机,可以借助风扇等用冷风吹,过程中注意拍打,避免羽绒结团。要注意的是,目前羽绒制品大多有两种结构组成,一种为一针扎透,一种为立衬。一针扎透结构的只需单面拍打,立衬结构的羽绒制品需要双面拍打。
  要注意的是,晾晒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晒。
  机洗推荐的装备是尺寸合适的滚筒洗衣机。对于睡袋等大件羽绒制品,推荐用浴缸手洗,不建议机洗。洗衣机温度设置在40℃以内,温水洗涤为佳,如有羽绒模式或轻柔模式使用该模式;转速设置为低转速、脱水速度0(脱水过程中的巨大离心力产生的水压对羽绒制品几乎是致命的)。洗涤剂的使用、拍打、烘干或晾晒过程与手洗部分方法一致。

什么是正确的操作


  上文提到四类常见“误操作”,那么正确操作是什么呢?
  1.羽绒制品长时间不清洗,尤其是睡袋、外穿羽绒服一类,感官上既不美观,也有味道。长期不清洗也会使羽绒制品性能下降。原因一是户外羽绒装备,本身会常经历压缩、释放、再压缩的过程,时间久后,蓬松度和羽绒填充的饱满程度都会发生改变(羽绒的位移)。
  并且羽绒制品外部的面料一般会涂有疏水涂层,这使得其可以保护羽绒免于受潮。但污垢、人体油脂、磨蚀和常规使用会降低其性能。并且人体分泌的物质,比如污垢、汗水、油脂,侵入其内部,也对羽绒性能影响很大,会加速羽绒的老化。因此对羽绒制品的清洁不单是感官层面的清洁,更多还是一种性能恢复和保养。
  2.紫外线消毒确实可以有效杀菌,但羽绒制品有其特殊性。一是面料方面。设计为户外用途的装备,基于用户轻量化的需求,10D、7D乃至5D面料使用的越来越广泛。“D”指旦尼尔,是纤维粗细的衡量单位,数值越小,纤维越细。在户外面料里面,10D的纤维面料已经是很轻薄的存在。超轻面料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防晒指数更低了。
  羽绒这种原材料极不耐晒,其之所以具备极佳的保暖性,一定程度上也与其内分布的动物油脂有关。一旦晒干了这些动物油脂,便会羽绒脆化、干裂、内部纤维断裂从而丧失支撑,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因此晾晒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太阳直晒,建议在通风处拍打晾干。
  3.干洗店干洗。干洗店使用的藥水和洗涤方式会对羽绒制品造成不可逆损伤。其实几乎所有的羽绒制品,洗标上都会标注禁止干洗,无论多么专业的干洗店都不例外,洗涤一件物品前要先看看洗标,严格遵守洗标上的要求没有坏处。   4.缺少拍打,或者错误的去水方式。一定要先清除干净羽绒中的水分,再进入烘干/晾晒环节。否则,你会很遗憾地发现干后的羽绒制品绒朵粘成了一团,用起来几乎到处都是冷风点,这在户外的大风中可能带给你失温的风险。并且,这种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这意味着你的装备可能会彻底报废。

关于羽绒制品,一些其他知识点


  羽绒制品多久清洗一次?
  确切来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告诉你羽绒装备应该多久固定清洗一次。那么,有没有一些标准辅助你去判断呢?
  感官层面上的脏或气味独特,自然不必多说;性能方面,观察羽绒的蓬松度,如果感觉到和买来时差异明显,说明是时候进行清洗了。长时间的压缩会使羽绒存在比较明显的位移,并且明显不够蓬松,此时可以通过清洗来调整羽绒的分布、恢复一定自生能。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蓬松度这一概念,再做一些普及,实际上,这也是羽绒制品参数里,最为核心的参数之一。
  蓬松度(Fill Power,FP)数值越大,羽绒品质越高,比如600FP,800FP,900FP。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过于迷信这一数值。实际上,这一数值是在恒定温度恒定湿度的实验室环境下,依据一些标准(比如国标、日标、美标、欧标)检测出来的。

  蓬松度并不是固定的,羽绒所合的水分量越高,蓬松度越低。户外过程中,哪怕你睡觉过程中,身体会出汗,帐篷会有凝露,你的装备都会潮湿。可以肯定的是,从出厂的那一刻起,你装备的蓬松度就开始不断下降。因此,实际上你还可以关注一些诸如绒子含量这些同样反映羽绒品种的数据。
  虽然羽绒制品需要清洗,但要避免过高频次的清洗。其清洗频率取决于你怎样使用它,普通的生活穿戴的话一般保持每年1~2次清洗为佳。
  破损后怎样进行修补?
  户外装备有越来越轻量化的趋势。比如一件售价超500美元的土拨鼠高山连体羽绒服,轻薄的黄色部位甚至采用了十分轻薄的10D面料,这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耐磨性。笔者穿着它攀登宁金抗沙峰时,不慎弄出了四五个破洞。那么羽绒装备破损时,怎么进行修补呢?
  修补可以分为临时性修补和永久性修补。临时修补的话推荐使用美国的贴爱得Tear-Aid,简单好用,只是在冰雪低温环境下贴在外层存在被冻硬后自然脱落的可能。此外同类的修补贴亦可。这里要注意的是最好把修补贴剪成圆形,大小足够覆盖和密封即可。如果是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的话,会更容易卡住或者剥落。
  回到城市以后可选择的修补方式就多了。由于破损的这个过程中大概率会出现一些跑绒,可以根据跑掉的绒量,适当增加充绒,再对外观进行美观的修补(比如一些装饰性的魔术贴)。这可以寻找国内的羽绒工作室,价格极其低廉,可以让装备性能无损地战斗若干年。

  羽绒制品怎样进行存放?
  羽绒制品的存放方式对装备使用寿命有相当大的影响。户外用途的羽绒装备几乎都会使用压缩袋,大家知道使用压缩袋长期压缩会使羽绒材料性能下降,因此在长期存放时,都会使用容积更大的收纳袋。当然,有条件时情况下更建议悬挂式保存。
  在压缩过程中,要注意区分面料的透气面与非透气面。例如睡袋,一般睡袋的里料比外层面料透气性能好,因此可以将睡袋外翻(透气性能好的那一面在外侧),由此压缩放置进压缩袋,如此的好处是压缩过程中方便快捷,拿出时也有利于装备快速蓬松开,尽可能减少压缩过程对羽绒的破坏。
  羽绒领域的知识点不计其数,从原材料(取绒、原毛、半成品、水洗加工)到成品,制作成一件装备(考虑其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暖重比的平衡),一件羽絨装备的诞生充满了趣味。而我们——装备的使用者,某种意义上又赋予了这些装备更多故事。它在陪伴我们前行的路上,似乎并不仅仅是件装备,而是我们旅途的见证者。
其他文献
今年6月,12名泰国足球队男孩和一名教练被困于深渊之中,众多国际救援联队上演“18天世纪大救援”,最终13人成功脱困。这个故事充满了离奇、神秘、绝望和反转,甚至比电影还多了些奇迹。深渊中没有传说中的童话,却有很多不知名的英雄。你以为你知道的是整个故事,其实你知道的,只不过是结局。Part1 被深渊吞噬  6月23日,“野猪”足球队少年奈特(Night)17岁了,这天是他的生日。他以为这会是一个特殊
卡热神山是一座鲜有汉族进行转山的地域性神山,它也是西藏少有的集“圣母、圣父、圣子”三位一体的神山体系。灵魂寄居在卡热神山内的卡热女神原为苯教神祗,为十分古老的12个守护着西藏广褒辽阔土地的“地母”之一。藏传佛教著名的大士莲花生大师降伏了卡热女神,使她皈依了佛教,成为藏传佛教的地方守护神。但她照样主宰着雪山周围的农田、牧场、生灵,照样是家家户户崇拜的神灵。千百年来,周边的信徒沿着那崎岖的山路,用古老
多元文化共融的丙中洛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丙中洛是丙察察公路的起点,也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景观都丰富多彩的地方。丙中洛位于高黎贡山与横断山之间的峡谷深处,怒江穿流而过。未通公路前,这里是个进出仅有人马驿道的封闭之地。它虽没有陶渊明笔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景象,但深入丙中洛,便能看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年保玉则之魂  “不要杀任何东西,除非那是必要的。当你必须要这么做时,要用温和的方法,也不能笑。”  這句话是我新认识的朋友更嘎对我说的。当天下午我们正坐在青藏高原海拔3700米的地方,享受着太阳的温暖和清风的凉爽。说完这句之后,他又放松地喝了一口葡萄汁汽水,抬头看着上面的蓝天,长舒了一口气。此时彩色的旗子随风飘动了起来。在我们背后,又听到了哧哧声,那是兽蹄在草地上走来走去的声音。原来又有一头牦牛
提名  巅峰户外团队 开辟小贡嘎峰新线路—出尨  时间: 2017年11月24~29日  路线:小贡嘎(西北山脊)新路线命名为“出尨”  难度: AI 3 / 60度/技术攀登高差1200米  提名理由  四川贡嘎山区攀登资源丰富,是可预见的登山热门目的地,但目前在此区域的攀登探索非常少,此次小贡嘎攀登再一次将贡嘎山域拽入人们的视野。这次攀登开辟了新路线,同时攀登过程快速、干净、简洁,是阿式攀登的
“哲学是什么?”  普通人的这个问题似乎总会让哲学家陷入困境。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定义不会让提问者满意,而如果让提问者去读从孔子、柏拉图直到当代的哲学著作,那么他会发现,这些著作对“哲学是什么?”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问题是否无解呢?
北风一转,山川尽白,寂静山野热闹起来。踩着雪板,从山顶俯冲而下,迎着阳光与风,掠过蜿蜒雪道,失重感、速度感一起襲来。冬日将至,又到了崇礼雪国苏醒的时刻。  崇礼雪国并不存在于任何一张地图之上,在其他季节,这里只是张家口市崇礼区。自从第一块雪板被带进崇礼,短短20多年,崇礼完成了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冬奥之城的逆袭。山林变作雪场,农民成为滑雪教练,村庄被拆掉,新城在崛起。本期特别策划将带读者走进这个因滑雪
01 OUTLAND  店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延安市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19栋103号  店铺营业时间:周一~周日9:30~22:00  今天Skogkatt带各位来到魔都最洋气的网红打卡地“上生·新所”。百年前,这里是品位高雅宁静的“哥伦比亚生活圈”,而现在,它成为了文化艺术与购物办公的汇聚地,每逢周末,惠风和畅,周边的居民经常会到这里散步、聊天、遛娃,而要探访的第一家店Outland也正坐
英语用bird喻指人,可能与Birds of a feather flocktogether。同类鸟,聚一道;物以类聚。这条谚语有关。在莎士比亚的剧作《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自称:I am not ofthat feather to shake off/Myfriend when he must need me.‘我不是在朋友需要帮忙时抛弃朋友的那种人’(Timon of Athens,I.i
传奇从来不是用来膜拜的,是用来缔造和超越的。5020公里、30天穿行新西兰,挑战9项户外运动,完成纪录片《穿行新西兰》,这段把平凡变非凡,谱写传奇故事的主人公是演员窦骁,演员之外的另一个身份—— 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2016年10月,著名的户外功能面料GORE-TEX? 品牌与窦骁成功签约,聘请其担任该品牌的全球代言人。10月31日,竇骁就在GORE-TEX?品牌的支持下成功登顶非洲最高峰—— 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