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血栓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血栓通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在早期将致病因素祛除,促进受损组织尽快恢复,提升治愈率。
【关键词】血栓通;高压氧;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中危急病症,发病率高,是目前我国第一致残内科病因[ 1 ]。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方法的一种,目前广泛被应用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领域中。我院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将血栓通联合高压氧作为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1.7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入院治疗,经脑部CT和相关造影确诊为脑梗死,均符合脑血管病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因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栓通0.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1次/d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服药量为100mg/d,治疗30d为1个疗程,并根据其它症状反应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血栓通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入院第2d即行),选择0.12MPa表压加压治疗25~30min,面罩吸氧时间为60min,每次治疗期间休息10min左右,1次/d,治疗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7.0统计软件中,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中的危急病症,发病快、致死率(致残率)高,老年人是其多发人群。血栓会将患者血管堵塞,造成血流不通,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半身不遂等。超早期溶栓治疗意义重大,主要包括动脉溶栓、静脉溶栓以及等机械取栓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血栓通主要适应症为活血化瘀、通筋疏络,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脑组织供氧供血情况,明显减少患者致残率[2]。本文分析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栓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永炜.高压氧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2012,6(12):65-66.
[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9(16):108-109.
【关键词】血栓通;高压氧;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中危急病症,发病率高,是目前我国第一致残内科病因[ 1 ]。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方法的一种,目前广泛被应用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领域中。我院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将血栓通联合高压氧作为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1.7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入院治疗,经脑部CT和相关造影确诊为脑梗死,均符合脑血管病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因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栓通0.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1次/d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服药量为100mg/d,治疗30d为1个疗程,并根据其它症状反应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血栓通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入院第2d即行),选择0.12MPa表压加压治疗25~30min,面罩吸氧时间为60min,每次治疗期间休息10min左右,1次/d,治疗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7.0统计软件中,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中的危急病症,发病快、致死率(致残率)高,老年人是其多发人群。血栓会将患者血管堵塞,造成血流不通,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半身不遂等。超早期溶栓治疗意义重大,主要包括动脉溶栓、静脉溶栓以及等机械取栓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血栓通主要适应症为活血化瘀、通筋疏络,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脑组织供氧供血情况,明显减少患者致残率[2]。本文分析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栓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永炜.高压氧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2012,6(12):65-66.
[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9(1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