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语言的要素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bh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五分钟、三尺讲台、一本书,这些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之所以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有的妙趣横生,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有的呆板乏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运用上。笔者认为,好的教学语言,应具有以下一些要素:
  一、要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会说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语言,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化,就要使用普通话。用普通话讲课,会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和清楚。方言不仅不符合语言规范,而且影响语义的表达,所以,教师要禁止使用方言土语来授课和朗读课文。
  二、要简洁明确
  为了做到在讲课时说话不啰嗦,教师在讲课之前,除了要考虑内容的选择和取舍外,还要考虑语言的简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遣词造句的顺畅,运用精炼、简洁的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听懂教师的话意,增强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习惯在教学语言中夹杂“……的话”“这个来讲”“这个……”“嗯”“啊”之类的词,这种报告式、无病呻吟式、和尚念经式、哼哼哈哈式等有负面效应的固定腔调,是简洁明确的大忌。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正确运用语调。
  三、要准确严密
  准确严密是指思想内容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表达形式要准确地表现思想内容,具体表现在:①语言要能表现正确的立场观点,所用的语言材料要确切、真实、可靠,在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没有错误;②讲究语言的科学性,注意所用词语的内涵、词语的环境、词语的搭配等,力求准确地表情达意,传授知识。
  教学语言的准确严密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新、深”两个字上下工夫。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只有信服和钦佩教师,教学才会产生吸引力。因此,要教授学生新知识,教师就必须深入挖掘,“想学生所未想,言学生所不能言”。如果无法求新,无力求深,教学语言也就很难达到准确严密的要求。
  四、要善于引导
  引导包括课堂的导入艺术,也包括启发式的运用。优秀教师总是特别重视导入新课的艺术。导语的作用是先入为主,它对于指导方向、归纳思路,均有着重要作用。好的导入或能激发学习兴趣,或能设置悬念、调节气氛、提示要点,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引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能提高讲课的效果,增强讲课的乐趣,使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中增长智慧,在凝练的思考中增强信念。
  善于引导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启发式的运用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讲”得再好,也不能信马由缰,一讲到底。“讲”也要掌握火候,注意分寸。古人云:“引而不发,跃如也。”正是这个意思。“不发”才能产生艺术吸引力,才能引发学生探求的渴望。
  五、要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又富有情感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鲜明、生动、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使学生身临其境,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还必须恰当地处理好语言的强弱、轻重、缓急、停顿,抑扬顿挫的声调能把课堂变得活泼、有趣,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要使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文体、不同情调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具体说来,讲授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类文体时,教师应尽量用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感染力强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讲授议论文和说明文时,教师应该运用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的语言,引导学生分析、思辨、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和效率。”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不断地积累语言、锤炼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规律,加强课堂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语言风格。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是在问“生命”的含义是什么,也不是在追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而是在探究“生命”本身有什么意义。人的“生命”从人类受胎开始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始于人的受胎成形,也不是天生现成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觉之后才开始自己构画赋予的。诚如诺齐克(Nozick)所说的:“一个人根据某种计划来构画他的生命,就是赋予生命意义的方式:只有有能力这样构画他的生命的人,
在实践中,课堂教学极易误入两个极端:一是“固步自封”“穿新鞋走老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二是把课堂变成随意创新的“天堂”。本文就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把新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做了浅显的研究与探讨。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
片区教研时听了外校一节作文辅导课,张老师以本校文学社采风所写的文章为例,引导学生练习写景文章的写作。同去听课的老师皆感触颇深,笔者回来后也因感而发,在这里跟大家研讨学习。  陈钟梁先生说:“通过正常的教育活动,特别是与社会生活、学生人格塑造有密切关系的语文教育,是完全可以发展学生个性的。如果连作文这项教学活动都没有个性的话,其他教学活动就很难赋予个性了。”可见,作文教学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着重要的作
建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学习并贯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体系?这要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上来看。《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校园教育是区域内培养地方性人才、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区域内的校园教育应该具备文化自觉观念,主动承担起传承、保护、创新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此,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的融合,尤其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为例,试图对当前二者融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阐述,藉此从更广泛层面对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可能  如今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
一、树立新理念,吃透重、难点  1.主体教育的理念  一堂真正的优质课不仅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以往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经常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条分缕析、包办代替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今,我们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过程教育的理念  教师应该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真正的知识传授应
《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与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而且也是对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面对有别于传统教材的课程设置,历史教师的上课方式也应随之改变,与时俱进。一位教师课上得好不好,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设计好课堂导入,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故事导入法  学生对历史本来就陌生,时空上的距离也使他们对历史不感兴趣,如果教师的导入过于枯燥或直白,容易引起
我们许多体育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却往往上不出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这是为什么?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以及自我反思,发现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以至于形成一种常态的教学习惯而影响教学的质量。以下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的一些容易在教学中被忽视的细节。    一、忽视准备活动的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对将要开始的练习做好充分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个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在新时代,做好有质量的教育工作,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家校协同教育。2017年9月以来,《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听了容易忘记,看了可以记住,只有实践了才能加深理解。”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从“玩中学”,从玩中逐渐产生对科学学习的热爱,逐步体验学习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感悟科学的真正内涵。  一、点燃激情,热爱科学  科学课程的教学提倡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的亲身感受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探索和思考,从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