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蜇伤后皮肤紧急处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与海洋接触越发频繁,世界范围内水母蜇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中毒症状从皮肤损伤到严重的全身中毒反应,甚至死亡.水母蜇伤后会在人体皮肤残留触手及大量未释放毒素的刺丝囊,所以第一时间去除皮肤中残留的触手及刺丝囊,阻止毒素进一步释放,减轻进一步组织损伤及疼痛尤为重要.但目前关于水母蜇伤后的皮肤紧急处理方法在科学文献中缺乏共识,不利于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的正确处置.本文就水母蜇伤后皮肤紧急处理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合理建议,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的紧急救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机械通气在临床危重症患者诊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然而机械通气早期由于膈肌肌纤维萎缩以及膈肌收缩强度的下降,较多患者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从而延长了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甚至出现撤机困难或撤机失败,再次感染风险随之上升.通过临床观察及大量基础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发病机制已相对清晰.本文将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