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困生问题探究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成绩发展不平衡,学习困难学生的出现,是各类中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初中化学是在初三年级开设的一门新的学科,属于化学学科学习的启蒙教育。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知识又显得杂而乱,不具有系统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很难入门,渐渐地就在化学的学习中,产生了“学困生”。在教学中如何减少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既是初中化学教师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下面就初中化学学困生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学习困难、厌学以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作为初中三年级才开始为学生所接触的化学课,当然也不例外,也存在学困生。
  二、形成化学学困生的原因
  1.学科原因:首先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要学好化学,理解和记忆缺一不可。理解了但没记住,或死记硬背但不理解,都不可能学好化学,也不可能有好的成绩。其次,化学学科的连贯性极强,一环扣一环,开头没学好,中间就学不好,中间没学好,后面就学不了,所以一旦形成某个知识上的盲点或弱点,后面的学习就很困难了。
  2.地域原因: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边远落后地区的教学设施虽有部分投入,但实验设备仍严重短缺,现有药品不足或过期,仪器匮乏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趣味实验、探究实验和分组实验无法完成,这样教师无法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的新鲜感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影响了后继学习。
  3.家庭和社会原因:有的学生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变得贪图享乐、不思学习,甚至厌学逃学。有的学生父母经常吵架,使其心灵受到伤害;或者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不能得到双亲全面的关心;又或者是留守学生,缺少生活上的关怀、学习上的督促和监管,导致养成许多不良习性。有的学生父母没什么文化,做生意成了暴发户,这些学生在物质上比其他学生超前消费,手机、电动车、游戏机经常更新换代,课间不停地吃零食,穿戴打扮追求时尚。还有的学生家中学习环境恶劣,父母非但不给子女树立好榜样,还以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如抽烟、酗酒、打麻将、玩低级趣味的游戏,结果子女往往近墨者黑,同样胸无大志,无心学习,读书最多为了混个初中毕业文凭,将来和父辈一样找些零活做做。还有的家长因养家糊口成天忙于高强度的劳作无暇顾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完全依赖十三、四岁学生的主动性。
  三、实现“学困生”的转化的措施及方法
  1.尊重“学困生”,唤起自信心
  爱默逊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卡耐基说:“缺乏自信是人们失败的内在原因,一个人只要有自信,就可以成为自己愿望中的人”。通常情况下,“学困生”不能正确估价和对待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不抱任何期望,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总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他们往往不能勇于表现自己,似乎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行,久而久之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就会放纵自己,任其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因此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关键还在于“学困生”自己。就化学课而言,“学困生”具体表现在不愿意亲近教师、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对他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处于既怕教师又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中,因而常用极度的“自尊”来掩盖极度的“自卑”,公然对抗教师的消极行为也时常发生。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要盛气凌人,投以责备或批评的目光,所以在对待这些事例时教师要给予极大的关爱,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灵魂的搏斗”,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让即将熄灭的自信之灯重现光彩。例如,在作业批改或板演时,把“√”画得大一些,把“×”写得小一点。首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然后引导发现不足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而使他们对化学科目兴趣倍增。
  2.深入分析学困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疙瘩。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过程,新课标的实施更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习不再那么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有趣,充满了探究性,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但又充满了科学性,因此学习的要求更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教法的转变,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以“教是为了不教”为最高的目标去追求,使学生逐渐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爱学变为爱学,从不会学变的会自己阅读,自己观察,自己动手,自己总结,自己创新的境界,学困生也就不复存在了。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但也带来了机遇,让我们抓住这一改革的机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教育新的春天的到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教育部《素质观念的学习概要》编写组编:2001年7月,北京.
  [2]孙云晓.《教育成的秘诀是真爱》,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
  [3]陈志刚,卞为红.《重点中学高三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策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8~10.
  [4]《从<新课程计划>的特点谈实施新教材的几点体会》张连涛,王春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7~8):38~40.
  [5]席位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策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
  [6]朱治江.课堂难点突破策略例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
  [7]邓涛主编.《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和意志品格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占用语文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收效其微。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多年学习和实践中,我觉得有三个环节最为重要。  一、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学会学习是
加强物理学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新课程教学中得到认可。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此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物理学史在初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学生品德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利用物理学史还可以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中也多次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