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宽容和信任走进学生的心灵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l7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要将学生看作是能够相互平等交流、沟通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工作,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价值。
  【关键词】信任 宽容 教育
  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都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这其中有苦有乐,有感受也有困惑,我深切地体会到:无论是教学还是育人,如果为师者用真诚去感染学生,用信任去激励学生,宽容学生在成长中的过错,往往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创造教育的奇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爱孩子和相信孩子。”
  老师的信任,表现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在对待后进生上,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对他们抱有成见。作为教师,最欣慰的是看到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他们做错事。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我们总免不了严厉的批评,甚至是声色俱厉的训斥或处罚。事实上,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虽然能发泄一时之气,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拉开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引发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样的教育,最终不仅失去了学生的心灵,更失去了教育本身。所以,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此时此刻,对于充满稚气的孩子,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批评,需要的是宽容与信任。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叫冯翔,提起他,所有任课老师都会皱起眉头,在老师心目中,他的名字已成了“懒惰”的代名词。无论家庭作业布置多少,他几乎每次都交一空本。检查作业时,他会装模作样地在书包里乱翻一通后说“忘在家里了”。这是个头脑聪明、很有个性的孩子。在他很小时,父母离异,他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因从小缺乏母爱,再加上爷爷奶奶年老体弱,疏于管教,日久天长,坏习惯在他身上根深蒂固了。上课时,他不是趴在桌面上就是不停地摆弄笔呀、橡皮之类的东西,这天,又有学生给我反映他在副科课堂上说话、嬉笑,扰乱课堂纪律。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我不由得蹙起了眉头。我从没放弃过对他的教育,但是收效甚微,怎么办呢?……
  下午的活动课上,我把他留在教室里,他耷拉着眼皮站在我面前,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和颜悦色地跟他聊起来,问他爷爷、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他爸爸工作忙不忙?是否有空过问他的学习,早饭能不能按时吃?起初,他漫不经心地回答我的问题,慢慢地,他的神态变得专注了,脸上也有了笑容。气氛变得融洽了,他第一次向我敞开心扉:“老师,我一玩就把什么都忘了,我错了, 不该扰乱课堂纪律,也不该不写作业。不过,我恐怕改不好了。”“老师相信你,只要你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他半信半疑地问:“我行吗?”“当然行,老师看好你了。”
  第二天,我在班上讲了这件事,同学们为冯翔有改错的愿望而鼓起掌来,并踊跃地提出要和他结成帮扶对子。冯翔感动地低声说:“谢谢……”我既为同学间能真诚相助而感动,同时又很欣慰。接下来的几天,为了增强他的信心,每天放学时我都要嘱咐他几句,给他加油、鼓劲,甚至暗地里允许他作业可以减量完成,从那以后,他果然每天都能完成作业了。上语文课时,他也听得比较专心,偶尔,还举手回答问题,即使有时在课堂上开小差玩玩笔或橡皮,只要我一看他,他便马上把手中的东西放好。看得出,他已经可以控制自己了。我及时地当众表扬了他,对他交上来的作业,我每次都认真地打上一个“良”或“优”,有时还加上鼓励性的评语。
  可是,有一天早晨,我刚进教室,小组长就跑过来,一脸严肃地对我说:“王老师,冯翔今天又没交作业。”我诧异地看着他,他低着头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作业落在家了,下午保证带上。”看着他怯生生的神情,我相信了他的话。谁知道到了下午,他又走到我跟前,低声说:“老师,我的作业又忘记带了,明天一定……”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显然,他在撒谎。我轻轻地叹口气,抚摸着他的头说:“老师相信你!明天可别忘带了。”第二天,冯翔交上了作业,在本子里还夹了一张纸条:“老师,对不起!我昨晚去舅妈家玩,回来太晚了,来不及写作业,所以撒了谎,请您原谅。”读后,我便在纸条下面接着写道:“你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学生,老师欣赏你!”这张纸条连同批改后的作业一起发了下去。那天,在课堂上,我发现冯翔的眼里对我充满了感激之情。
  现在的冯翔,三科作业基本能交齐。每天和同学们快乐地学习、玩耍。当然,他的成绩也在稳步提高。
  从冯翔的转变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不能抱有成见,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的信任与关怀,是对他的自尊心的珍视与保护。的确,信任别人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美丽。友谊、真情都需要信任来维系,师生的情谊更需要信任作为坚实的后盾。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宽容和信任呵护学生的心灵之门,走进学生的心灵,照亮他们的人生前程。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创造奇迹,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奇迹。
  【参考文献】
  [1]王晓春. 今天怎样做教师.
其他文献
教学实施即教学的开展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一般而言,教师在课堂里發生的行为按功能来划分主要有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两个方面。课堂管理行为主要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  动机是指发动并维持活动的倾向或意向,心理学家偏向于用动机作用来刻画个体发出能量和冲动,指导个体将行为指向某一
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时代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能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
成神论为欧洲基督教思想传统中的核心命题之一,无论在奥古斯丁影响下的欧洲拉丁西方还是在希腊俄国东方基督宗教世界中,都占据根基性地位。处于德国与北欧奥古斯丁—路德传统
<正>当下的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开网店的,做电商的,煞费苦心、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介自家的产品可以说是必备的"功课"。将自家的产品拍成照片,再辅以详细的说明,然后上
【摘 要】本篇文章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思考以及在农村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将在如何通过探索教法、学法、开展竞赛等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等几方面阐述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发 学习兴趣    我是一名农村教育工作
东方主义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立场而形成的一种认识方式,体现了东西方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分析17—19世纪欧洲"颂华派"和"贬华派"思想家有关中国形象的论述,可见东方主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