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可调节性胃束带术治疗病态肥胖症的近期疗效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腹腔镜可调节性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病态肥胖症及伴发病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对50例病态肥胖症患者(其中伴发2型糖尿病11例、高血压3例、血脂异常15例、脂肪肝28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和胆囊结石2例)行LAGB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2个月,观察减重效果、伴发病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9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平均体质量指数由术前(39±6)ks/m2分别降至(31±4)kg/m2、(28±7)kg/m2和(27±7)kg/m2(P<0.05);术后平均超重体重减重百分比分别为30%±11%、42%±13%和45%±13%;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超重体重减重百分比>50%的人数分别达到20%和44%,66%~100%的患者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其肥胖相关伴发疾病得到完全缓解或好转.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1例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LAGB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伴发疾病的方法。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总的手术切除率仅有20%~30%,因此化疗是治疗肝癌重要的辅助手段。目前化疗中的肝癌间质化疗的研究进展迅速,所谓间质化疗,就是将抗癌药制备成具有缓释作用的给药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注入)肿瘤组织、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从而达到局部组织的持续、高效的药物浓度,同时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
患者男,55岁.因间断便血伴便后肛门脱出肿块1年,1个月来加重于2008年5月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便带鲜血,量5~10 ml/次.排便时有肿块脱出肛门,须用手还纳。
期刊
患者男,59岁.发现左腋下肿物3年,肿物生长缓慢,左上肢活动时腋下有异物感1个月就诊,查体发现肿块位于腋窝中部,约5 cm×3.5 cm×3 cm大小,肿块表面皮肤呈桔皮样改变,并有-1.0 cm×0.8 cm大小的隆起,表面充血,无触痛,边界清晰,活动好.
期刊
目的 探讨开腹射频综合治疗对多发性大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发性大肝癌45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组)20例,手术多发灶局部切除+TACE治疗(局部切除组)13例,开腹射频消融治疗+TACE(开腹射频组)12例.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各组的完全缓解率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4周射频组患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相关病理因素以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结直肠癌无肝转移和有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不同程度肝转移患者和不同手术处理的预后.结果 201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同时性肝转移者166例(8.1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Duck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与浆膜浸润是同时性肝转移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回顾了我院95例颈部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选择性Ⅱ,Ⅲ,Ⅳ,Ⅴ,Ⅵ区淋巴结清除术的结果,目的在于探讨CN0期患者做预防性选择性清扫能否减少局部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患者男,51岁,因左小腿蚓状团块5年入院.查体:左小腿沿大隐静脉走行可见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块;左膝下15 cm周径较对侧粗3 cm;左下肢Trendelenburg试验(+),曲张静脉处Pratt试验(+),静脉超声提示左股静脉返流>1 s.为进一步明确左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情况,行下腔静脉造影及下肢静脉顺逆行造影。
期刊
2008年底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其门户网站发布各专科肠外营养应用指南的征求意见稿.这是继2006年4月该学会公布各专科肠内营养应用指南之后,在肠外肠内营养领域的又一里程碑.该套指南均由欧洲各领域专家基于循证医学以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后推出的,既拥有权威性又保留了随时根据证据变化而更新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本文选摘由Bmga,Ljungqvist,Soeters等几位外科专家推出的"外科肠外营
期刊
目的 探讨巨大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并对各种外科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1991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7例巨大胰腺假性囊肿(长径>10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巨大胰腺假性囊肿约占同期全部胰腺假性囊肿的20.9%;病因分类:急性胰腺炎所致占51.9%,胰腺外伤和手术所致占33.3%,慢性胰腺炎所致占11.1%;病程小于6周者占绝大多数(21/27);30%患者出现上消
细胞质膜微囊蛋白1(caveolin-1)是细胞质膜微囊的功能蛋白,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细胞的内吞以及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等功能相关,通过其脚手架区域,在多种信号分子向胞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转移以及凋亡关系密切[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