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总是微笑如花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环球旅行家穆杉伯男,疯狂执迷于深度旅行,短短两年时间就行走了近20个国家。
  2012年9月,穆杉伯男带着相机抵达津巴布韦,进行了一场浪漫、惊险、刺激而又充满感动的行摄之旅。回国后,穆杉伯男一方面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微笑的津巴布韦》,一方面走进国内多所知名大学,进行《一个艺术创业者的环球旅行梦想》巡回讲座……同年12月,穆杉伯男被授予“津巴布韦旅游杰出贡献奖”。
  在去非洲之前,几位摄影前辈对我说:“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去非洲,你将会彻底迷上那里,以至于之后会一去再去。”当时我不以为然,但这句话后来的确被应验了。
  2012年9月,我带着相机去到非洲浪漫而神秘的国度津巴布韦……而回国后的一个多月里,我的脑海中总是充满许多唯美景象,包括津巴布韦人朴实的笑脸、城市上空无尽的瓦蓝色,以及满城盛开的蓝花楹……
  紫色包围的浪漫城
  2012年夏天,当我得知有幸被津巴布韦旅游局邀请前去拍摄的消息时,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因为拍摄非洲这片神秘的土地,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的梦想。由于津巴布韦采取的是反签制度,如果不是被邀请,签证是很难拿到的,因此我更加珍惜这次机会。在拿到行程单时,我发现,自己不仅有大把的时间乘驾吉普车游弋在广阔的平原与灌木林中,还有机会坐直升机航拍津巴布韦与赞比亚交接处的维多利亚瀑布——这一切都让我期待不已。
  出发时间定在9月,面临长达近20天的远途拍摄,器材的选择上是非常慎重的。在反复尝试往我的摄影包塞进更多的镜头失败之后,我把5D MarkIII的手柄拆掉,以节约空间,将EF 16-35mm f/2.8L II USM当做机身的挂机镜头,此外包内额外的空间便留给了一只沉重的“428”的远摄定焦镜头EF 400mm f/2.8L IS II USM。后来的拍摄证明,我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大光圈超长焦镜头保证了在移动中拍摄动物时的高成功率,而另一只广角变焦镜头则满足了大部分的拍摄需求。
  飞机从北京出发,需要经停迪拜和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前后加起来近30小时的飞行的确让人十分疲劳,最终抵达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时,刚好是傍晚,当我看到眼前美丽而又新奇的城市美景时,顿时忘却了疲惫。
  这是一个质朴却又多彩的城市,市内街道纵横交错,林荫大道宽阔整洁。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道路两旁高大的树木上开满了紫色的花朵,那浓郁的紫色让整个城市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行走其间,淡淡的花香叫人心醉。与我同行的津巴布韦旅游局的Monica告诉我,这种树是从南美洲引进的,叫做Jacaranda(中文名为蓝花楹),花期在夏末秋初。这种花在当地开得最茂盛的时节其实很短,也就2~3周左右。幸运的是,我正好赶上了这个时节,可以说是赶上了这个城市最美的季节,实属难得,因此我不停地按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浪漫迷人的景象。
  丛林深处惊心动魄的拍摄
  野生动物是此次拍摄的重点,我们的第一站是津巴布韦南部城市奎鲁的羚羊公园。这是津巴布韦最顶级的私人野生动物园,园内还经营着世界上著名的ALERT基金会(非洲狮及环境保护研究基金会)。这里最让人叫绝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与狮漫步”——人们可以牵着狮子在草原上散步。不过在这之前,会有专业工作人员对你进行约40分钟的培训,向你讲解注意事项和应急方法,还要签署“生死状”。在这里,我超近距离地触摸并拍摄到了纯野生的非洲狮,虽然带着恐惧,但更多的是澎湃与狂喜。
  离开羚羊公园,继续行车数百公里,我们到达了万基国家公园。万基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约1.4万平方公里,公园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可估计,只知道有105种受保护的动物,包括豹、狮子、水牛、犀牛、非洲象,以及各种稀有鸟类等。
  在这里,我们逗留了两天,国家公园的Mr.Lazarus充当我们的游猎向导。在他的带领下,我开着4X4敞篷吉普车尽情地驶往丛林深处,力争去捕捉到更多野生动物的踪影。在遇到群居动物时,我会停车熄火,以便安静下来观察与拍摄,但有很多的拍摄机会是在汽车行进中出现的,所以我索性将驾驶席让给了其他人,自己则端着相机坐进车厢,时刻保持开拍的架势。为了避免震动,我将保持镜头的“IS防抖”功能打开,并且将一副三脚架支在车内,随时调整角度,做好一切可以捕捉精彩画面的准备。
  当吉普车开进一片水草旺盛的区域时,突然就没有了任何动物,连飞鸟也消失了,周围死一般寂静。向导说:“这里肯定有狮子,应该就在附近的草丛中”。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着,突然,车停了下来,向导指着远处小声地说:“狮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一头狮子躺在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上,显然是吃饱了正在打盹。我扛着摄影器材,蹑手蹑脚地刚从车上爬下来,向导突然大叫:“有大象!赶快上车!”。关门,跳上车后惊魂未定,一头大象就从车旁穿过,我马上端起相机,对着这个几吨重的庞然大物频频按下快门。那一刻,除了大象的脚步声,相机的快门声,就是大家加速的心跳声了。
  整个游猎摄影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幕,出现在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驶离营地才两公里,便发现一只刚刚完成狩猎的豹子在路边啃食猎物:一只死去的成年羚羊。当我透过长焦镜头拍摄它的时候,它正抬头虎视眈眈地盯着我,嘴边满是血迹,此时天空中几只秃鹰正在盘旋,在等候拣食剩下的残肉,而这只豹子与我的距离不足10米。这种新奇又刺激的经历,在我一生中是第一次。
  我的人文摄影公关秘籍
  布拉瓦约是津巴布韦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津巴布韦南部高原上。我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以此为营地,参观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卡米遗迹,也去往坡莫格维岩洞,参观了一万年前布须曼人在非洲大陆留下的岩画,还徒步登上了当地人心中的“圣山”玛林迪兹姆山。和我们随行的有布拉瓦约十分知名的历史学家Mr. Cont Mhlanga,拿他的话说,他知道关于津巴布韦历史中的一切事情。在布拉瓦约的日子里,他一直扮演着Story Teller的角色,而我还特意在卡米遗迹前给他拍摄了一张肖像照片。   虽然在布拉瓦约的日子,行程被安排得满满的,但依旧不能满足我拍摄的欲望。因此,一连几天,我每天早上6点半就带着相机出门了。有时会一不小心随着花香走到公园的深处,有时会干脆坐在一所小学门口用长焦镜头去拍摄一张张稚嫩可爱的脸庞。我还赶上了周六清晨的集市,仗着英语还算不错,我和商贩们打成一片,拍摄到了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画面。
  在集市上,我遇到了民间绘画艺术家Mr. Bernard。当时他正在一块黑色的木板上用一种我叫不出名字的笔和颜料画着斑马。同他交谈中得知,他绘画已有二十多年,尤其喜欢画动物。他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向我展示娴熟的绘画技术,不一会儿,一匹生动的斑马图就展现在了我面前。
  我喜欢人文摄影,尤其喜欢拍摄人像。虽然津巴布韦人待人十分友善,但当你提出给他们拍照时,他们总会摆手拒绝,这就给拍摄增加了不少难度,而我的公关秘籍“送礼”就派上了用场。
  在来津巴布韦前,我做足了功课,得知当地的轻工业落后,多种产品匮乏。于是,我带上了在国内参加各种活动时派发的文化衫,此外我还买了一打风油精,几斤水果糖,以及女士丝袜(一定得是黑色,肉色的你可以想象黑人朋友穿上是什么样子)等作为礼物,并带上了我的拍立得相机,以便拍下照片后直接送给我的“Model”。如此一来,见到孩子我就送糖,遇到我想拍摄的人我就掏出礼物上去聊几句,有些黑人朋友还大方地将他们手工制作的木雕回赠给我,甚至有一天我们驾车超速被警察拦下,也用这样的“公关手段”给搞定了!
  镜头中微笑的津巴布韦人
  本次行程中风光最壮美的一站,是津巴布韦与赞比亚交接处的维多利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迹”之一。瀑布宽1700米,最大落差110米,最大流量每分钟超过5亿立方米,瀑布飞溅的水雾在数公里外都能感受到。
  这次的任务是航拍大瀑布。随着螺旋桨转起,直升机越飞越高,在瀑布上空盘旋。飞流直下的瀑布酷似一幅垂入深渊的巨大帘帐,轰鸣声震耳欲聋。而水汽形成的巨大雾团不断向上翻涌,在蓝天白云间飘散开去,那恢弘的景象带给我的震撼无法用语言描述,唯有用不断响动的快门,去记录这壮观的画面。
  在这里,我还挑战了被英国划艇联合会评为难度系数为5级的赞比西河漂流。虽然我戴上头盔全副武装,但是在长达4个小时的漂流过程中,喝水、翻船是家常便饭,在挑战了一个个弯角,与湍急的河水一次次搏斗后到达终点,我的体力消耗达到了极限,肩膀也被晒伤了,尽管如此,那种刺激的体验让我永生难忘。
  由于是在狭长的峡谷间漂流,因此结束后需要徒步爬行一段高山返回营地。身心疲惫的我和工作人员一同行走着,硕大的皮筏艇在放掉充气之后,由两个光着肩膀的黑人兄弟扛着,没走几步,我就看到他们已经大汗淋漓。低头看去,他们都穿着只剩下几块布料的运动鞋,脚趾以及脚面的大部分已经裸露出来,爬坡时无法支撑脚使上力气……看到这一幕,我默默地走上前去,用肩膀支撑起皮筏艇的另一角,同他们一起将沉重的皮筏艇扛上了几百米高的山头。
  津巴布韦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许多村庄,人们的生活还比较贫穷,不过在他们眼中你看不到一丝不愉快。用Monica的话说,他们如果能喝到1美元一听的可口可乐就会感到非常满足。我的拍摄刻意避讳了一些悲观的视角,更加努力地去捕捉那些传递着幸福的瞬间和洋溢着微笑的脸庞。而每一次按动快门,都让我不断反思,作为一个摄影师的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离开那天,我默默地将自己多余的鞋子和衣物留了下来。
  回国后不久,我在北京的798举办了个人摄影展,我毫不犹豫地将本次前往津巴布韦拍摄的人物肖像作为影展的主题,并取名为“微笑的津巴布韦”,希望这些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可以感染更多的人。
其他文献
未开放区域中的建福宫,是故宫最大的藏宝库,却遗憾地在1923年,遭遇了一场损失空前的巨大火灾。  大火之后,金店以5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灰烬的处理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店竟然从熔化的金块、金片中拣出了1.7万多两金子……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太监制度,终于在帝制废除后的一场大火后“寿终正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1923年6月26日夜将近12点左右,正在故宫东侧六国饭店(今北京饭店
位于美国纽约长岛的阿米蒂维勒区,本是一片宁静的街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属于中产阶级,过着殷实的生活,平日里总喜欢在吃过晚饭后来到街区内的“亨利酒吧”,一边看球赛,一边喝酒聊天。但这样的宁静却在一天夜里被突然打破:一位看似精神失常的男子大叫着跑进酒吧,说他杀死了自己的家人。人们迅速跑到该男子位于海洋大道112号的家,进门一看,发现家中的6个人全部中弹身亡。  这件惨绝人寰的灭门案,为阿米蒂维勒区蒙上了
逝者如斯,岁月如风。谈到人生,不矫情地说,我的人生记忆总是和诗酒联系在一起。成也诗酒,败也诗酒;好也诗酒,歹也诗酒;乐也诗酒,伤也诗酒。总之,诗酒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永远无法割舍。  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曾经写过一首诗《酒庄》:“离山很近/离水很远/酒庄坐在月前/坐在老者的唢呐声中。只要你走进酒庄/你会拥有一次水灌麦田的享受/听到瑞雪落地的声音/随后,院落里落下一片杏花春雨/上好的云朵向东”。
豪迈的江水自青海玉树一路南下,突破了雀儿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云岭等高山阻挡,劈出一条又一条深壑峡谷;  江边“白狼古国”的后裔们,以彪悍好斗而闻名,连乾隆赐给达赖喇嘛的细茶都敢打劫,他们最擅用的武器是出自“格萨尔王兵器库”的白玉藏刀;  奔子栏是民俗风情大舞台,以出“马脚子”而著称。这里的人喜爱刺激的“斗牛”,还有结合力量与激情的“掷石饼”;  从青海玉树的巴塘河口到云南石鼓县的金沙江河段,通常
【摘要】英语应用文写作是高职英语写作中最基本和重要的一种文体,也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中的写作题型。然而,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时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与不足,教师应将信息化智能手段渗透到写作课堂中,使信息化教学工具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笔者通过分析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
卡图马族人认为,女人掌握和积累的性经验越多,她们日后的婚姻就会更和谐,结婚后与人私通的机会也就越小。  有趣的是,卡图马族的女人对男人的“劫持”和“强奸”,是光明正大的、赤裸裸的、经过部落酋长批准的“正当行为”。  在各种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当地居民的观念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太平洋西南部的所罗门海域,基里维纳群岛(KiriwinaIslands)是一
对于梅里雪山,我一直怀有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是因为后来爱上徒步探险才产生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1970年春节前夕,快上小学的我不得不告别在德钦工作的父母,回内地上学。记得那是一个大雪刚过的晴朗早晨,我搭乘的货车离开德钦不久便陷入了一个大雪坑里,车上所有的大人都下来推车,偶然间一回头,我看见远处的雪山一片金黄,好看极了。就是那一眼,卡瓦格博那闪着金光直刺蓝天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摘要】英语写作水平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英语写作教学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实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师的写作教学模式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分析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孙方岩,浙江省宁波科学中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的教学重点在英语语法和阅读,教师往往比较忽视学生
长角苗族是一支隐居在贵州深山中的苗族支系,他们几百年来与世隔绝,直到挪威人约翰·杰斯特龙无意间的邂逅,才使这群“头顶月亮”,有“殿下气派”的人首次进入外界视野。而在这个群落里流传了百年的风俗,也很是让世人惊叹:老人在鼓声中走向人生的终点,小伙子在“跳花场”上初恋,姑娘在葬礼上寻找对象……  在贵州省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支系:长角苗族。这一苗族分支仅有4000
“它已经毁掉了巴黎的艺术桥,正在摧毁罗马的米里维桥、佛罗伦萨的维琪奥桥、德国科隆霍亨索伦桥、中国的黄山栈道、九华山栈道……”  ——巴黎美术学院副院长盖塔·勒布塞缇耶  2014年6月8日傍晚,巴黎塞纳河上晚风和煦,美丽的西提岛在落日的余晖中闪闪发亮,离岛不远的艺术桥上游人如织——但就在众人欣赏难得的夕阳美景时,桥身一侧的栏杆突然传来巨响,随后“轰隆”一声坍塌进塞纳河中,各种惊恐声、惨叫声瞬间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