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防止负迁移发生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现代教学中,人们对知识迁移的研究往往比较对注重正迁移,而对负迁移研究比较少,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防止负迁移发生的策略。
  【关键词】 地理教學 迁移 负迁移
   迁移的概念可以定义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表现在技能的学习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地。先行学习、解决问题的经验对后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或后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经验对先行学习、解决问题积极促进的影响,通称为正迁移。
  个体不能理清前后两个所学习的问题之间的联结关系,从而使某一问题因另一问题的存在而发生了认知障碍或使两个问题都发生了认知障碍。由于学习者对所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结关系不明确,造成个体学习或解决问题产生障碍的过程称为负迁移。在现代教学中,人们对知识迁移的研究往往比较对注重正迁移,而对负迁移研究比较少,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防止负迁移发生的策略。
  1、 明确地理知识间的联结关系防止负迁移
  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不仅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注重讲解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结关系,应找出前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结关系。知识之间可能有一种联结关系,也可能有多种联结关系,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明确这些联结关系,这样才能防止学生发生联结关系模糊负迁移的现象出现。
  案例: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环境合理容量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是最理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是一个适宜值,这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并不相同,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最大值、警戒值,超过这个值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崩溃。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中国,按照国情最适宜的人口数为七亿,而最大人口数为十六亿,这里所说的最适宜人口指的是环境合理人口容量而最大值指的是环境人口容量,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既促进正迁移又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有些表达联结关系的词语比较抽象,学生不一定能接受,在设计教学语言时,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来表述,如种属关系可用包含关系来替代表述;类比关系可用相似关系来替代表述;矛盾关系可用相反关系来代替等等。有些关系不易用某个词来表达,就必须要用较多的话语来解释,例如触及演绎关系时,就用理论应用于实际来表达;触及到归纳关系时,就用实践上升到理论来表达。
   2、 透过地理知识间的现象认清本质
  其实,假性联结关系的内涵就是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表面存在形式,任何知识之间也存在着表面联结关系的形式,这些形式可能会反映事物或知识的本质内涵,也可能是一种假象,掩盖了本质内涵,使个体产生迷惑,难以认清知识或事物的本质。之所以在地理教学中会出现教学难点,之所以一些学生会出现对某些地理知识掌握不好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地理知识存在着假性联结关系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避免假性联结关系导致的负迁移的发生,而要达到这一点,其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要讲解知识本身,还要讲解知识之间的联结关系,不仅要讲表面的联结关系,还要讲内在的联结关系。
   案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表面看起来存在相反关系 ,相去甚远,其实都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明白这一实质原因,判断起来就比较容易。
   3、 防止学生运用错误的生活经验
  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时常把自己以往的经验与所学知识表面现象上的含义通过某种联结关系错误的联结在一起,从而掩盖了所学知识的本质,干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产生了假性关系的负迁移。
   案例 1:对降水与降雨的理解,学生之所以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就是因为他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导致了负迁移。学生以往生活经验中的"水"就是液态水,尤其是亚热带热带较湿润地区的学生,比较容易将"降水"和"降雨"误认为相同,其实,这两个词之间的联结关系是种属关系,降水包括降雨,也包括雪、冰雹、雾、霾等物态,不了解这种关系,就可能产生假性种属关系负迁移,即两个知识之间表面上看没有种属关系,但本质上却存在种属关系。在给学生讲解降水和降雨等概念的区别时,一定要对学生讲清楚降水中的"水"字是水分子的水,不仅仅指三态中的液态水,一定要讲明降水与降雨之间的关系是种属关系。
   4、打破思维定势防止负迁移
   定势思维广泛地存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认识活动,思维定势虽有积极作用,但更多的是消极作用,即会产生负迁移。当人们面对着一个要认识的对象总是要在自己头脑中去寻找原先已经存在的认框架、思维模式,试图由此找到认识客体的途径方式。这种认识框架或思维模式通常表现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相对不变的程序去认识物,这就是人们活动中的"思维定势"。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思维定势的概念的理解还不尽相同。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人认为:"思维定势是指影响和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心理活的准备状态。
   针对思维定势易产生负迁移,以及思维定势影响创造思维的产生,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如下对策:
   第一要重视培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定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因此,也就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基础知识越巩固,运用起来越灵活,越有利于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第二在讲授知识和方法时,要注意阐明知识和方法的适用条件,以防止学生将相对真理和局部经验绝对化。
   第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要教育学生对不同的事物要重在比同,对相似事物要重在比异,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正迁移,防止负迁移。
   第四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正向、侧向、反向去思维,善于发现问题中新的因素、新的关系,采用新的方式,获得新的成果。
   案例:中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纬度最高的漠河,最热的地方在纬度最低的南海岛屿上,夏季最冷的地方在哪里?最热的地方在哪里?长江、珠江、尼罗河等大河三角洲都形成城市群,而黄河三角洲为何没形成?多方面思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顾援.迁移与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年第 10 期
  [2] 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6 期
其他文献
目的:客观评价石氏牛蒡子汤内服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痰湿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论证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74例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予石氏牛蒡
冶金部全国锰矿技术委员会于1990年7月7—9日在遵义铁合金厂主持召开了遵义锰矿采、选、烧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出席会议共14个单位60余名专家和代表。开幕式上全
目的:  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CI)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测,通过各项量表测试评估患者认知损害的程度和特点,并且对其进行中医四诊的采集,从而得出中医证型评判积分,由此进一
【摘要】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对体育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体育类人才的培养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其规模日益壮大。作为较为特殊的人才种类,体育院校艺术系的学生的管理模式也应同一般高等院校学生区别开来,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该类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其特殊心理特点在学校管理方法上给予了建议,以便于体育院校教育工作者及辅导员更好地管理学生。  【关键词】 体育院校学生 心理特征 管理方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法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和对病人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估其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医药辨证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2013年9
【摘要】 中学体育的目标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目前,中学体育正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专项体育课模式就是这种探索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温州二高开设专项体育课情况的调研,对专项课的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专项体育课 普通体育课 心理效果   1、问题的提出  专项体育课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爱好,对某一个运动项目进行专门学习
美术教育面临很多难题,很多人都进行过有益地探索.本文试从生活体验的角度透视一些问题,以期对问题解决有所裨益.
【摘要】 高效率是教学的生命,历史教师只有积极探索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策略,仔细认真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本文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实现历史课堂兴趣教学的角度,采用科学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兴趣 动机 历史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
【摘要】 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终身体育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小学生喜欢体育,在体育活动中感到愉快;而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目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运动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小学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小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活动的实践中看出,男女学生对体育的喜欢程度有性别差异。  【关键词】 小学生
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担负着对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培养能力三大任务。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时代的潮流,历史教学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我认为应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就是了解、体会,它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历史所表现的不是现实的生活,而是人类已经逝去的,在今天不能重演的社会生活。每个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