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湿化氧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在实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加温湿化氧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是本院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家属治疗意愿的不同实现分组,其中将加温湿化氧疗作为治疗方法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普通湿化瓶经导管给氧作为治疗方法的28例患者作为参照组.结果:氧疗后研究组患者经皮质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氧疗前后痰液黏稠度后可知,氧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持续加温湿化氧疗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氧疗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痰液黏稠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湿化效果.
其他文献
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刚性转子系统完全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以某仪表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为例,分析了转子不平衡量对转子振动响应、轴承内部载荷分布以及保持架质心运动轨迹、频域幅值变化及其磨损的影响.结果 表明:无转子不平衡量时,转轴振动仅包含保持架频率,而转子不平衡时,转轴振动除保持架频率,还包含内圈频率及其倍频.随着转子不平衡量的增大,内圈频率对应的转轴振动幅值逐渐增大,而保持架频率对应的转轴振动幅值先减小后增大.球与内外圈接触载荷波动随着转子不平衡量的增大而增大,且载荷包含了保持架频率与内圈频率的多种耦合
针对航空发动机具有强非线性的特征和控制需求,结合被控对象对非线性预测广义最小方差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创新性地引用功能模拟接口标准实现了航空发动机模型和数控燃油调节机构模型的联合仿真.简要介绍了广义预测控制方法的思想,采用非线性预测广义最小方差控制方法对航空发动机进行控制策略研究,并对控制律中需要调节的参数选择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通过仿真分析了每个参数取值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所选取的参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满足航空发动机的控制需求,与原有PID控制器相比,能在略微降低控制品质的条件
为了掌握鸟撞事件中各类因素对飞行安全影响的规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鸟撞事件中影响飞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为美国联邦航空局公开的1990~2015年飞机遭遇野生动物(主要为鸟)撞击的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剔除和筛选,确定了包含13种影响因素、4种对飞行产生的影响在内的44837条记录;将确定的13个影响因素作为回归变量,4种影响作为响应变量.采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借助SAS软件对回归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表明:回归变量间并无明显的共线性关系.应用SAS软件进行最大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