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舆论战解密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纪念日。日本京都龙古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公布了一批史料,旨在警示日本国民,反思战争危害。其中一份题为《关东军对华宣传工作考察》的档案引起媒体的关注。它从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的视角,揭示了日本利用中国当时的主流媒体操控舆论,发动对华新闻宣传攻势,进而实施“策反战略”的历史真相。

《庸报》曾经是爱国大报


  日本在中国本土发动的舆论战很早就开始了。1862年,由日本人经营的报纸《汉报》在中国创刊,中日甲午战争后,该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断刊载文章美化日本,竭尽全力消除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反感情绪。
  1897年,日本方面筹措“外交公关资金”收购了福州的《闽报》。1901年,东亚同文书院福州支部的主任中岛真雄创办了《顺天时报》。之后,由日本人在华创办的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大部分都与日本政府和日军机构紧密相联,竭力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日本的所谓“国策”摇旗呐喊。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门户,天津是中国北方的交通枢纽和重要贸易港口,同时是中国唯一一座有着九国租界的大都市,因此,日本方面早就想对天津媒体实施渗透,进而操控当地舆论,美化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打算将天津打造为继上海之后的对华新闻宣传工作第二据点。日方首先瞄准的是天津的大报之一——《庸报》。
1945年,关东军家属在苏联人的监督下被遣返日本

  1926年,中国人董显光创办了《庸报》。1928年,《庸报》与上海的《申报》展开合作,一跃成为天津四大报纸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随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月,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5倍的中国东北地区全部沦陷。不久后,在日本的扶持下,伪满洲国在东北成立。
  针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庸报》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呼吁“整个中华民族应当团结起来和日军战斗”。
  1933年,关东军进占热河地区(包括今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地),《庸报》随即批评“国民党政府对日实施绥靖政策丧权辱国”。由此可见,《庸报》在创办后的一段时间,是一份爱国色彩浓重的报纸,日本关东军对这类带有强烈抗日与爱国色彩的中国报刊十分头痛。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及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全面加强了对华舆论战。当时的背景是“反伪满抗日”风潮席卷全中国,中国人民对日本的声讨达到顶峰。1933年之后,中国各地频发“抵制日货事件”以及“抗日事件”。1935年11月9日,驻上海的日军特别陆战队一等水兵中山秀雄被射杀。11月15日,汉奸殷如耕发表“华北自治”通电。此声明遭到华北学生的强烈抵制,抗日爱国学生运动很快遍及全国。12月24日,臭名昭著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改组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宣布“独立”。中国上下痛骂其为“第二伪满洲国”,表示不满和愤慨。在此社会背景下,“抗日舆情”在中国全面爆发。

沦为日特的宣传机器


  日本关东军意识到,操纵舆论极为重要。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档案显示:“满洲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必须从民众的意识形态下手,尽早部署针对中国华北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这类工作的重要性堪比满洲国的治安工作。”
  1935年,关东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开始负责对北京、天津两地的抗日媒体进行压制,并秘密镇压抗日人士。之后,北京和天津的十多家报纸迅速被日本人收购,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庸报》。于是,这些报刊都被用于引导“亲日”舆论,竭力美化日本的侵略行径。
  据日本龙古大学的资料记载,《庸报》刊登的文章反日色彩极其浓重。正因为如此,在“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授意下,关东军在津特务机关出资收购了《庸报》。交易发生于1935年,当时《庸报》的经营者蒋光堂把报社卖给了土肥原贤二,此次交易是秘密进行的。
  在关东军看来,这笔交易必须完成,而报社的中方经营者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当时日军正步步进逼天津。之后,隶属于日本特务系统的人开始大举进入《庸报》担任社长、编辑以及记者。就这样,《庸报》在日本侵略军天津特务機关的改造下,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机器。
  《庸报》的转变引起了中国媒体人士的警觉。中国知名新闻学家任白涛曾撰文指出:“日本在华北之所以收购著名报社,是要干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即用被粉饰过的新闻去欺骗华北人民,这是一种非常阴险的手段。”1935年末,曾有其他中国媒体这样评价《庸报》:“该报有亲伪满倾向,对于反满的新闻,其报道力度很小。”一名曾在《庸报》工作的媒体人士回忆:“《庸报》的主要受众是华北的知识分子和经济界人士,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一份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纸。也正因为如此,日本的特务机关才想利用它来宣传亲日思想。”

关东军在华操控舆论


  关东军的特务机关在华操控舆论由来已久。以东北地区为例,早在1907年,在东北的日本人就纷纷办报,这些日本报纸的背后是日本官方力量,包括关东军和日本外务省等。这些报刊以贯彻日本政府的意志为目标,不断散布谣言。
  在1931年举行的国际联盟大会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出,所谓的“满洲国建国”闹剧并非基于“民意”,而是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第四科一手策划的阴谋。从那时开始,关东军第四科逐渐被外界所知。
  关东军控制中国东北地区后,伪满洲国的对外宣传工作以及针对东北地区民众的安抚工作都由第四科负责策划与执行。据关东军的档案记载,参谋本部第四科当时制定了如下目标:若要在国际社会上获得各国的支持,首先要抹去人们对满洲国是“日本傀儡国”的印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所有第四科的工作人员竭尽所能,在报刊、广播以及电影中极力宣扬“满洲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假象。
  当时关东军参谋本部第四科每月会召开一次有关舆论控制的例会。在1932年8月的第一次会议上,日方决定成立“满洲国通讯社”,负责宣传日本国策以及协调各新闻单位。第四科曾这样描述“满洲国通讯社”存在的意义:“成立由日本管控的新闻通讯机关,进而控制所有满洲国地区的新闻。通讯社将确立新闻审查制度,积极宣传于日方有利的新闻,强化舆论控制。如此这般,才能起到效果——按照日本政府的意思对舆论进行诱导。”
  “满洲国通讯社”于1933年2月正式成立,该社首先在天津日租界内设立了分部,同年5月又在北京设立了另一个分部。日本之所以在华北地区建立“满洲国通讯社”的分支机构,主要有以下目的: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讯社分部的成立,能够使华北人了解东北民众的“真实情况”,进而促使华北民众尽早放弃抗日。由此可见,收买天津《庸报》也是关东军舆论操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在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在日方的动员下,华北全境的亲日报刊大篇幅刊登亲日文章(被日本控制前,这些报刊一直称伪满洲国为“伪国”,后来它们改称之为“满洲国”),对民众进行“洗脑”。当时甚至有亲日媒体刊登了宣扬“打倒蒋介石政权”的檄文,令国民政府高层吃惊不小。
  编辑:姚志刚
其他文献
最高法發布首批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十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妨害传染病防治,妨害防疫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甚至杀害防疫人员,冒充防疫人员实施抢劫,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利用疫情实施诈骗及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犯罪。市场监管总局:坚决斩断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链条  近期,针对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行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依法查处扰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仅在军事上兵败如山倒,在经济上也输得一塌糊涂。经济上的失败导致了战争失去根基,失败的军事又进一步了拖累了糟糕的经济,形成恶性循环。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军事仗漂亮,在经济战线上也取得了巨大胜利,和军事战役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钦佩不已:“谁能解释中国在建国初期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就,就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
拍地突遇限購令,开发商企图悔约  按照陕西省西安市的规定,辖区国有土地出让时,出让合同由西安市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市国土局”)局长委托区(开发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签订,并加盖市国土局公章,土地竞买保证金由区级财政收取。  2010年12月,西安市国土局委托长安区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长安国土分局”)对长安区的一块土地拍卖。拍卖公告引起陕西恒源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源公司”)的兴趣,恒源公
检察官武晶  选题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案件类型:寻衅滋事罪  2018年3月初,文君将自己闲置的一套房屋以每月租金7800元租借给李梅供其一家三口居住,双方约定不群租,不破坏房屋结构。然而,十天后文君接到了物业的群租投诉电话后才知道,自己的房子已经被改成了都是大大小小隔斷间的“群租房”。了解情况后,文君立马以对方违约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然而李梅的丈夫郑侠却不依不饶,要求文君赔偿他装修费。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一条狭窄的道路时,看到路上有个苹果大小的石块。他飞起一脚想踢走它,哪知石块非但没被踢走,反而變大了两倍。他更用力地去踢,到后来挥起手中的大木棒去打,可每次那石块都会变大两倍,最后石块越胀越大,把路都堵塞了。这时,雅典娜出现在赫拉克勒斯面前,对他说:“兄弟,住手吧。这个怪石叫纠纷,如果你不去理会它,它就会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只有苹果一样大。若与它争斗和对抗,它便会一再膨胀,以至挡
吳知声《刨根问底》河南洛阳甘泉村张一冉《平躺的立面》河南洛阳甘泉村  我借用“贴地飞行”这个词,来表达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学理念的诠释。“贴地飞行”实际上是航空科技的一个术语,其原是指直升机贴近地面、依地势起伏的一种机动飞行状态。我认为这与公共艺术的创作状态极为相似,既要最大限度地“贴地”,研究问题,灵活应对问题,沟通大众,服务社会,又要保持高昂的学术姿态,以确保公共艺术的学术性、批判性、精
近日,生态环境部对一批环评机构和个人作出处罚,有的被失信记分,有的被限期整改。其中,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环评单位被长期列入“黑名单”;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文件涉嫌抄袭事件中的环评人员也被列入“黑名单”。  这是2019年11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启用后,生态环境部首次公开限期整改名单和环境影响评价失信“黑名单”,在全国范围内对潜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
“共享经济”也称为“分享经济”,本意是指通过闲置资源的共享并将其与有短期使用需求的用户之间实现匹配,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使用者可通过较低的价格享有服务,资源占有者则可以通过提供闲置资源给他人“共享”而获得收益,是“双赢”的格局。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速。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
公益诉讼实施两年多来,上海检察机关积极履职,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深入开展司法实践,为守护绿水青山和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努力贡献检察新智慧、新力量。其中,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22件,占公益诉讼办案总数的57%,提起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21件,占公益诉讼起诉数的81.6%。这些案件涉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洋垃圾违规进口、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土地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
选题来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  案件类型:故意伤害罪  张某和赵某是同村老乡,同在某工地当建筑工人,还住在同一间工地宿舍。老乡、朋友、工友、室友,张某和赵某的关系十分要好。  2021年1月9日傍晚,两人与几名工友一起下工后在宿舍休息,此时张某想起赵某今天工作时的一个小失误,便笑话他:“老赵,你这挖掘机技术不行啊,要不要再去重新学一遍,哈哈。”张某本以为这是自己无伤大雅的玩笑,还当着其他工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