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型”劳动教育为成长赋能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nvenx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眼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成了啃老族。聚焦校园,很少有学生在用餐时真正能做到光盘。关注到这些现象,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在“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下,提出了“学生活知识、练生存技能、悟生命意义”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理念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劳动教育目标,让师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实践中感知劳动乐趣、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包括生活自理、生产自立、生涯自主,服务自己、服务家庭、服务社会在内的“三自三服”新时代劳动教育特色。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打造主题课程。学校确定了“新劳动教育三级课程”体系,采取“一纳二贯四融合”劳动教育路径,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贯通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主题课程以学校为劳动实践场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劳动技能习得规律,学校为每个年级设置了不同的主题,通过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助力,以PBL项目式劳动的形式,将学校视为一个小社会,将主题课程打造成一个融合多学科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年级开展“家务体验劳动”主题课程。劳动教育备课组教师编写了校园读本,设置“自我管理我最棒”“我是穿戴小能手”“我是整理小行家”三个版块,利用班会课或者延时服务时间开展。通过家务体验劳动,学生们习得了基本生活勞动技能,回家后在家长的监督下练习巩固技能,在“小禾成长日志”上打卡、在班级群进行视频分享、在班级文化墙留痕。
  二年级开展“环保服务劳动”主题课程。分为“环保初接触”“垃圾分类与回收”“变废为宝”三个版块。教师们编写校园配套读本,通过开设专门课程及各学科融合的环保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体验、欣赏、热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在环保教育和信息融合项目中,教师选用图形化编程,根据学生不同需求研发、制作不同版本的垃圾分类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让环保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在“厨余垃圾变变变”项目中,学生将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师生利用果蔬皮进行旧衣物扎染和酵素制作。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的堆肥方式培育幼苗,收获劳动果实。
  三年级开展“厨艺实践劳动”主题课程。课程按照“凉拌类”“面点类”“烘焙类”“小炒类”四个类型开展,借助“金牌家长厨师”,带学生走出课堂,亲历烹饪制作过程,做到知行合一。借助厨艺坊开展的家校一体教育,增进了家校联动,为劳动教育拓展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三年级学生已经对职业有了初步认知,学校设计了“创意编发系列活动”,让学生把对美的向往和期待展现出来,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四年级开展“园林园艺劳动”主题课程。学校致力于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校园现有资源,四年级开展了关于自然、园艺、环境等方面的“校园园艺劳动”课程,设置“校园植物我认识”“我是学校小园丁”“美丽花园我会造”三个版块。学生们分班级领养校园内的植物,进行鉴赏和养护,真正成为校园小主人、小园丁,让“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理念深深刻在心中。
  五年级开展“农业生产劳动”主题课程。课程分为“传统农业种植知多少”“现代农业种植齐体验”“未来农业种植我参与”三个部分,让学生们对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未来农业形成初步感知。以“现代农业种植齐体验”为例,学校利用隔周的周一、周二、周三开展“瓜果寻宝”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植物种植、植物观察、虫情监测等探究实践活动。在课程中,学生们亲历种植的每个过程,对植物进行生长记录和科学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劳动中感受种植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除此之外,学生们通过创客教室“3D未来体验课程”,直观感知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测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土壤的酸碱性等,使种植活动更加科学。学校目前规划的“未来农业种植我参与 ”课程依托“生态阳光房”开展。“生态阳光房”将太阳能展示系统、鱼菜共生系统、雨水循环回收系统等科技应用于“无土栽培”中,培养学生对未来农业的认识。
  六年级开展“工匠生产劳动”主题课程。 目前已经开设陶艺项目,分为“陶瓷泥条成型”“陶瓷泥板成型”“陶瓷拉坯成型”“陶瓷捏塑成型”四个版块。学校聘请江西景德镇大学捏塑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原材料购自景德镇。从土到瓷,学生们亲历陶艺制作的每个过程,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专注力。
  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能力的获取、劳动成果的获得四个维度构筑体系,充分联动“自评—互评—他评(教师、家长、社区)”开展多元评价,实现“利用劳动教育评价撬动五育融合”。
  学校还设计了各种徽章,设立“劳动光荣奖”“劳动之星”“劳动先进奖”“劳动创造奖”等奖项。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劳动表彰大会、劳动展演等活动,巩固劳动素养的教育教学成果,让劳动教育发挥长期效应。
  每学期末,学校都有终结性评价,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学生进行表彰,颁发劳动技能证书。学生们的劳动课程表现体现在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新时代劳动教育主题课程成效初显。学校逐步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高屋建瓴,确立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实施方案;系统推进,完善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建设;科学评价,建立“四维三级”评价体系。劳动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也成为劳动教育样板校、特色校。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改革,坚持五育并举,助力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向“办一所令人向往、充满幸福的学校”的发展目标坚定前行。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妍琳
其他文献
德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将其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幼儿能潜移默化感知良好品格,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行和习惯。为了帮助幼儿迈好人生第一步,幼儿园围绕“如何安排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有效落实德育工作”展开了实践和探索。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3-6岁是幼儿品德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所受的教育对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践行德育教育理念,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科技节是为推进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让科学活动走近幼儿、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而专门设置的特别节日。近年来,不少幼儿园的科技节活动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存在弊端,比如设计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性强、缺乏主题主线。追溯问题的原因,在于一些幼儿园的科技节活动在设计之初,没有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远离了时代背景,缺少对科技教育价值取向的判断。基于以上问题与发展需求,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着手改
近年来,学前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中心幼儿园一园六址,几所新园同时开园。我们既为幼儿园获得认可感到高兴,又因新园面临的挑战而倍感压力。怎样让不同经验和层次的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怎样让“新入力量”尽快融入幼儿园?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确定以环境评比的形式推动教师成长。幼儿园环境与幼儿的发展、课程的实施是相辅相成的。环境会随着课程的发展不断充实、丰富,是动态且具有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面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变化。幼小衔接并非一蹴而就,家长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和对待?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独立性,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学前阶段应重点关注和培养哪些学习习惯,以便孩子更快适应小学学习?面对家长的困惑和焦虑,幼儿教师们给出了他们的妙招。  幼儿的天性是游戏与玩乐,而区域活动正好能够满足幼儿的天性需求。幼儿园可以深入研究区域游戏的方式和内涵,并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幼儿园科学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幼儿阶段,整个探究过程既可以让幼儿获得知识来解答自身的疑问,使其求知欲得到满足,又可以锻炼其思维方式和能力,使其获得积极发展。  幼儿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元素。在生活中创设游戏情境,不仅能让幼儿知道科学来源于生活,还能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科学的重要性
“书包、帽子、水壶、课程表、抽纸,每天都让为娘捋一遍,这个小孩上小学真麻烦!”  “又被老师告知今天上午三节课豆豆在课上睡了‘回笼觉’,都上小学那么久了,感觉血压直蹿200!”  朋友圈里,豆豆妈妈接连发送的信息显示,豆豆进入一年级的这一年里,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有些焦虑的母亲。分析豆豆的表现,无非是没有养成管理自己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作息时间不规律、对小学学习形式及内容不适应等问题;豆豆妈妈也
尊重是人的天性的需要。它能使沟通顺畅,增强人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学会尊重,就能找到伙伴,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教师尊重幼儿,就不会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而是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培养自主、创新、独立的人。  “4+2+1”(即四个祖辈、两夫妇以及一个孩子)家庭生活模式出现后,一家人围着一个幼儿转。家长忽略了品格教育,使幼儿不懂尊重、谦让、分享和感恩。养成“尊重”品格的关键在童年,并且需要长期的
期刊
期刊
幼儿园课程是以儿童为核心的整体性的行动方案。要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追随他们的生活和经验,根据他们的所思所想来解决问题,生成新的活动。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室内运动是幼儿最爱的活动之一,为避免运动时出现安全问题,需要制定相关规则,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  厘清室内运动存在的问题。首先,规则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