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猪场服务于创新型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的建议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验教学场作为培养畜牧兽医人才的重要载体,要求其管理者具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能力。本文以贵州大学实验教学猪场为例,针对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畜牧兽医类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畜牧兽医人才。
  关键词 实验教学;猪场;创新型畜牧兽医人才;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277-01
  Suggestions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ig Farms Servicing for Training of Innovativ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Talents
  RUAN Yong 1,2 JI Xin-qin 1,2 ZHAO Jia-fu 1,2 DUAN Zhi-qiang 1,2 NI Meng-meng 1,2
  (1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 2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Genetics,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Plateau Mountainous Region in Guizhou University,Co-construction by Province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Abstra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pig farms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rain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talents,demands that the managers have abilitie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innovation.In this paper,tak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ig farm of Gu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how to improve the tanlents training quality,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tanlents.
  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pig farm;innovativ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talents;suggestion
  贵州大学实验教学猪场作为畜牧兽医类学生的重要实习实验基地,在学生的培养环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教学养猪场的建立能够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生产当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1]。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较多学生通过在养猪场的实验实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养殖事业的兴趣和信心,为培养出高质量的畜牧兽医人才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实验教学猪场承担了更多的教学任务,逐步凸显了当前存在的一些矛盾。为此,笔者以多年的猪场实验教学及管理经验为基础,从实验教学的角度对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实验教学猪场的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畜牧兽医学生的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
  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了学习需求的原动力,包括教师的正确引导及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认识等方面要素。一直以来,经常有学生主动提出要求到实验教学猪场进行生产实习,而这些学生一般都是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这是由于本科三年级的学生经过2~3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对畜牧或兽医专业的基本知识已有所了解,通过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专业知识加强,逐渐激发起了对畜牧兽医事业的热爱。因此,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专业教师的教学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特别是当前一些专科院校专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情况下,如不加强本科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极为不利。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养殖公司在人才应聘时,反而更加愿意招聘专科毕业生,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下风[3]。为改变这种情况,学院实验教学猪场正在逐步构建“理论教学 社会需求 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学生在完成主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后,根据当前社会需求,既保留经典的实验课程,也加入一些最新的实验技术,如公猪精液的人工采集、检测、稀释、受精,母猪的产后护理、猪场的消毒等内容,同时还加入了猪胚胎移植的实验技术内容。在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面,依托贵州大学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先进仪器,如全自动精液品质分析仪、全自动肉品质分析仪、兽用B超仪等,使得一系列社会需求较大的实验得以开展,为“理论教学 社会需求 实验教学”的创新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可能。
  2 构建毕业生产实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贵州大学实验教学猪场作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场地,承担着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是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体现。毕业生产实习是贵州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贵州大学实验教学猪场每年均承担着各项繁重的科研任务,由于实验教学猪场属于非盈利性质的养殖场,招聘的饲养人员数量有限。对于养殖场来说,接收本科学生毕业生产实习可以解决养殖场管理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在完成毕业论文之余,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生产技能,实现双赢。   为更好地推行此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畜牧兽医人才,实验教学猪场始终坚持宽进严出的教学原则。根据学校培养学生相关要求,实验教学猪场鼓励学生在本科四年级阶段申请进入实验猪场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及开展相关毕业实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基本的食宿条件,但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凡是进入猪场实习的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生产技能考核。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学生,要求其掌握母猪的人工授精、母猪的接产、公猪的人工采精、小猪的生长性能数据采集等基础技能;针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常见猪病治疗、疫苗注射、常规手术等基础技能,并在最终的毕业生产实习表格上对此项基础性技能进行评分。此外,还针对不同学生的毕业实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技能评分,2项评分总和在80分以上为合格。自2014年實行此类培养模式以来,已毕业学生逾30人,其中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自主创业,对于自主创业的学生,猪场始终坚持无偿技术服务的原则,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3 开放实验教学猪场实验环境,拓宽学习途径
  实验教学猪场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4]。因此,营造开放的实验环境,允许学生对猪场所涉及的生产、疫病及实验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经过教师许可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生产实践活动。
  为拓宽学习内容,在学生进入教学猪场实习之初,就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对猪场进行管理,小到对猪场水管的日常维修,大到实验方案的设想。在实验方案方面,猪场还积极鼓励学生申请贵州大学SRT项目,该项目是专门针对本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设立的基金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为鼓励学生申请SRT项目,此项目的申请往往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对其中立项而不资助的项目,只要项目通过可行评估,实验猪场可予以资助。此外,由于猪场养殖的特殊性,许多实验项目短期内无法完成,而学校的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只有2个月左右,针对这种情况实验猪场允许学生提前进入猪场开展相关生产实验,并允许学生在完成毕业生产实习后继续在猪场实习。
  经过该培养方法,不少学生从中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从而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学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来由猪场走出去的硕士研究生不少于50名,博士研究生不少于10名。因此,在开放场实验环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4 结语
  当今畜牧兽医行业正跟随科技的进步而迅猛前行,这就始终要求学校在培养新一代畜牧兽医学生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猪场作为培养创新型畜牧兽医人才的重要场所,依托自身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及硬件优势,砥砺前行,形成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5 参考文献
  [1] 刘晓勤,王志远.转变思想观念 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新体系[J].医疗卫生装备,2003,24(10):36-37.
  [2] 唐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杜威的“兴趣观”及其现实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9(14):8-10.
  [3] 蒋长明.加强实验指导,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43-44.
  [4] 徐章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4):50-51.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机械化生产中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机械化育秧、机械栽插、大田管理和机械化收获等技术规程,对稻谷收贮提出了技术要求。  关键词 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机械化;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31-02  Abstract Technical regulations in mechani
本文采用高压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的重金属汞的含量,选定了大批样品的最佳处理方法,并优化了测定条件。得到回归方程为:A=1055.323^*C+0.355,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0.415pg
以马铃薯为原料,采用液体菌丝发酵,在发酵液中产生大量的菌丝体,提取金针菇发酵醪液,然后按可乐加工的常规工艺添加各种可乐基料,而配制成金针菇可乐.所制出的可乐风味独特,
本文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油松花粉蛋白的工艺条件,对两种蛋白酶水解得到的肽进行了氮溶指数,清除·OH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碱性蛋
东部凹陷北部地区茨榆坨油田中段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很低为了进一步落实区域构造,搞清储层发育状况,寻找油气资源接替区,运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储层反演技术在该区重新
摘要 為了科学地评价和鉴定沙地衬膜水稻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利用价值,在通辽地区进行了4个点、6个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经品种丰产性回归分析,吉特639品种在各地点产量列为第1位,其次为稻花香2号,再次为吉粳88。AMMI法品种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好的品种排序为吉粳88>一见丰优>绿香稻>吉特639>丰优307>稻花香2号。品种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吉特639、吉粳88和稻花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