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认知起点 促进智慧生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前思考
  这学期要为年级组老师上一节教研课——“认识平行”。这课的教学难点是用直尺和三角板来画平行线,以往教学中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画平行线的方法,并小结为四步,即一画、二靠、三移、四画。很多学生学习后还是无法正确地组合使用这两种工具,作业时直接用直尺往下一推来画。究其原因,教师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没有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把创造平行线和画平行线这两部分学习内容生生地割裂开来。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两种工具组合在一起画,组合在一起的作用是什么,都感觉太麻烦了。学生缺少学习新画法的动力,造成了教师监督的时候就依葫芦画瓢,教师不在就直接把直尺往下一推的尴尬局面。而在实际作业时,因为作业题之间空间太小,教师批改时很难根据学生的作业判断学生的画法对不对。即使教师发现了,帮学生纠正错误时,学生还是显得很不情愿,有的甚至嘴里还嘀咕着:“老师,我们画等于号就是这样画的呀,不是挺漂亮的吗?”是呀!我仔细一想也觉得不无道理。学生以前就会画“平行线”,如画等于号、长方形或正方形时,都是先画一条线,再把直尺往上或往下推一推,这样画出的“平行线”虽不规范,但已蕴含了平移的方法。我只从自己的教学预设出发,没有顺势引导,而是反复演示画法,忽视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影响,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创新的权利,有意牵制了学生,造成了学生的被动学习,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二、实践对策
  教师不仅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还要有效利用学生会用直尺上下推移这个认知起点。于是,我重新设计教学,精心引导,适时比较,在旧习惯和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上课时,学生们汇报各种创造平行线的方法,在一位学生说可以利用直尺的上下边画一组平行线后,我顺势引导:“如果我想画一组距离比这直尺还要宽的平行线,该怎么办呢?”
  生1:先画一条直线,然后把尺子往上一推,再画一条直线,组成了一组平行线。你想把一组平行线的距离画得大就推远一点,距离小就移近一点。
  师: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
  生(大声齐答):是。
  师(指着离已知直线距离较远的上面一点):这个方法很好,请你们在这儿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故意指名一位较矮的学生上黑板演示画法)
  (那位学生推上去又拿下来,来回重复了好几遍,最后才画好)
  师:这位同学,我看见你往上推后又拿下来重推,为什么?感觉怎么样?
  生2:我开始时用力不均,把尺子推歪了,只好重新推,感觉有点把握不准。
  师:那么老师来移,你们看看行不行。(我故意把尺推歪了)
  师:看来,直接用尺平移是个好方法,但不好把握。能否想办法让我们在推直尺的过程中尺子不会歪呢?火车行驶时会东倒西歪吗?
  生:不会。
  师:这是因为火车沿着特定的轨道行驶。我们能不能为直尺找个轨道呢?
  生3:我们可以用三角尺或另一把直尺靠上去。
  师:我们有的直尺窄边是弯的,那怎么办呢?
  生4:可以将三角尺平移,把直尺当轨道。
  师:现在如果让你来画,你会采用哪种方法?
  ……
  经过引导,学生基本掌握了画平行线的方法,并且在作业时也能自觉运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对教学起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准确把脉,尽可能地将学习素材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
  1.把握教学起点,巧妙设置矛盾。
  对于画平行线,学生已经有了直接推尺的经验,这种方法既简单又便于操作,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它的不合理之处呢?于是我先让学生交流了自己的方法,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再设置矛盾——让个子矮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而且必须画在黑板的上方,这样平时的经验和用眼观察的方法就有所欠缺,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不平行。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感受到已有知识经验的不足,激发了自主探究新方法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促进有效建构。
  在学生有了探求新方法的需求之后,我有效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寻求更完善的画平行线的方法。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利用生活中的火车行驶进行点拨,学生在比较熟悉的事物研究中,知识得到了有效的迁移,很快就探究出画平行线的正确方法。这样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探究和再创造过程,实现了新知的建构。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白马渡的芦湾很多。曾经,湾里歇过一条小船。芦花纷飞时,19岁的船女瑛瑛会和爷爷一起,割下许多许多的芦柴窠,运到附近集市售卖。瑛瑛还会凫水,栽一个长猛,下河捉鱼。黄昏时,夕阳将金色的光线洒在滩头,她便背个小筐,细致地寻一种根部蜜甜的青茅草儿。  有一日,她突然不活泛了,蹲在船尾,不喜欢点炉火,煎鱼也变得马虎。爷爷摇着橹,看着碧空无云,水面泛起多彩的涟漪,轻声提点:“瑛瑛,岸上的人规矩重,我们船民随性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技能。简便计算一直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学生在简便计算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学生简便计算致错的心理原因进行剖析,然后给出相应的矫正措施,最后列举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简便计算;儿童心理;迁移现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蒋彝是谁?  2014年,我在英国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有这个人存在。如我一样后知的人还有不少,直到2018年2月,中国大陆的报纸还在写《蒋彝先生,回家吧》之类的文章。  与之相应的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蒋彝的“哑行者”The Silent Traveller系列画记,自2010年起才陆续在中国大陆推出部分图书的简体字版,台湾则早了十年。这几年,出版蒋彝作品却成了风潮。2019年7月,世纪
都说“乱世果腹,盛世文物”,而今这文物收藏界已然进入了“乱世”。“一群傻子在买,一群傻子在卖,还有一群傻子在等待”,说的就是假冒伪劣的“收藏品”遍地横流,这假货实在太多,傻子都不够用了。在收藏领域最需要鉴识真伪、判别正邪、匡扶正义的时候,学者李飞编著的一本《别让收藏玩死你》横空出世,真可谓正当其时!  《别让收藏玩死你》(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四十多万字,作者历时三年完成。这部揭露
时下出版界,从某种程度上看,民国史写作已渐趋热潮,各类论著林林总总、汗牛充栋。章太炎的“疯”、刘文典的“狂”、辜鸿铭的“怪”、傅斯年的“猛”、蒋廷黻的“犟”、陈布雷的“悲”、胡适的“雅”……其人其事被后世拿来把玩议论,自然证明民国这一代知识人有其特立独行、异于别代之处。不过,换个角度,此种“民国热”恰又反映出当下社会缺乏的正是这一口底气。寻思起来,不免让人心生今不如昔之感慨。  那所谓的“民国底气
[摘要]多学科整合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思路。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在多学科的整合下,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全局面貌。基于此,在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适当整合一些所需的内容,形成比较简约的、普遍适舍课堂实践的多学科整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整合;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2—0048—02  一、引言  课程整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转化的多样性,增强解决问题时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一、探索新知,引发思考  师(出示例1):
我是一名除妖师,名叫夭夭,确切地说,我是一名除妖实习生,跟随师父学习还不到半年。我的师父是当地闻名遐迩的除妖师,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请他去除过妖。  每一次除妖,师父都不让我靠近,只叫我远远地在一旁观摩学习。师父除妖时,会穿一身黑衣服,只见他打开腰间的葫芦,喝一口烈酒,“噗——”一声啐在长剑上,那柄剑寒光闪闪。剑闪之下,一只雄鸡身首异处,鸡血淋漓。师父用剑挑起写有字符的纸钱,抹上一把鸡血,点燃纸钱,在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组织和改造先前已经获得的知识,使之适合当前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创造潜能是每个大脑健全的学生都具备的,要使这种潜能变成一种创造能力,关键在于引导、激发、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表现为学生灵活多变地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固有模式
七夕是一个美好的意境,夫妻团圆,母子重逢,星熠鸟欢,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只可惜恩恩爱爱的日子落入故事里,仍是可望不可及的神话。  世间流传的曾经只是星斗符号。“织女”、“牵牛”见诸文字,最早是《诗经·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两者指的都是神化的星斗,虽然他们初具拟人化的形象,彼此却无情感关系,而且作为统治阶级的成员,织女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