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双通道内镜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与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月腰椎管狭窄症147例随访1.5年资料,其中UBE 76例,PTED 7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5年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1个月硬膜囊面积增加值,术后1.5年疗效(改良MacNab标准).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UBE组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囊撕裂2例,PTED组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囊撕裂1例.与PTED组相比,UBE组手术时间短[(67.8±6.7)min vs.(78.9±6.0)min,t=-10.572,P=0.000],术后硬膜囊面积增加值大[(79.8±21.9)mm2 vs.(63.5±24.4)mm2,t=4.266,P=0.000],2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5年2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5年2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和PTED都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均可实现显著的腰椎管减压,疗效可靠.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类金刚石(DLC)薄膜与金属基材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问题,本研究采用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DC-PECVD)技术,以等时长、不同偏压条件在45钢基材上沉积复合DLC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形貌;采用拉曼光谱仪分析薄膜成分;采用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测定膜基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制备偏压从-600 V~-1200 V变化时,复合DLC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薄膜总厚度增加,总膜厚最大为16.3μm;氢含量降低,石墨相对含量增加,过渡层DLC与顶层DLC膜间的结构成分差异减小.在等时长沉积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J].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T2期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如阴茎残端不能完成站立排尿功能时也应行阴茎全切除和会阴尿道重建[2].巨大阴茎癌合并癌性伤口病例极为罕见,生殖器和背部癌性伤口发生率为3%[3].癌性伤口常合并感染,伴有恶臭、渗液、出血、疼痛等症状,对患者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我科收治1例T2期巨大阴茎肿物合并癌性伤口患者,经过术前感染控制、创面管理,阴茎全切除术和会阴尿道造口术,结合围手术期伤口护理、排尿训练等措施,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