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规则”到“能自治”——基于青少年网络生活看道德教育问题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道德教育应当是整全的,不管是在虚拟网络生活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教育都应该引导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审视规则,通过培养能够理性自治的道德人来实现道德人格的健全成长。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守规则与不文明行为并存是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调查发现,超过九成的高年级小学生认可网络生活中同样需要遵守道德规范,不可任
其他文献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经历了彼此吸引后会产生爱慕之情,这虽不同于成年人的爱情,但毕竟是他们与生俱来最纯真的感情,因此他们常常会全身心投入。一方面通过写情书倾诉衷肠,另一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文化越来越趋于多元,谁掌握的语言门类多且富有创新思维能力,谁就容易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对学校教育来说,学习外语、数学和自然科学等
近期有媒体报道,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将国家农村城镇化战略简单地理解为“向城镇转移”,或撤销村小,或减少对村级幼儿园和小学的投入并责令其向乡镇合并,造成村级幼儿园和小学向乡镇转移,乡镇高中向县城集中,形成一股“停办村校向城镇合并”之风,导致不少农村地区又现孩子上学难现象。这则新闻再次刺痛了我们的双眼,折射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低龄人口不
青春躁动不是欺凌同学的借口,年少无知也非暴力虐人的理由。遏制校园欺凌,必须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其中,建立共治防控机制。学校管理乃至实施惩戒的目的
<正>广州市天河中学于2010年跨入广东省国家示范性高中,被誉为"珠江岸边的现代书院"。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使命,以"传承·兼学·敏行·效国"为校训,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也是两颗最重要的“种子”,青少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两颗“种子”都发达的人,这就要培养他们做事具有主动性和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何谓主动性和自制力?  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像上海这个地方,接触了很多西方教育的思想,特别想让孩子自由、快乐、幸福地成长,不要给孩子那么多的束
一、问题与方法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吹响了号角,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从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处于一个深刻而激烈的博弈之中。我们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既是家长的期望,也是学校教育的追求,同时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诉求。尤其是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的家长更应该具有更为长远而宽阔的视野,面对学校教育,家长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和价值取向呢?鉴于此,我们特别想了解发达地区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一些
近日,90所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公布自主招生简章。据《广州日报》记者梳理,与去年相比,几乎所有高校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都有明确的要求。  笔者为高校重视这两种品质而欣喜,但如何定义和考量值得探讨。那么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各是什么呢?学科特长可以理解为在某一学科展现出异于常人的优秀特质,它较容易通过学业成绩、竞赛成果等来衡量,可以说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
2015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回顾2014年主要工作时着重指出:“农网改造稳步进行。”体现了对农网发展的重视,对供电企业和广大员工辛勤付出的肯定。
德育治理是教育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丰富性和可能性将在教育治理的实践深化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开拓,德育治理的正能量也将为教育治理的持续推进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