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h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著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悬念,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 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深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 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二、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荷兰文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通过自身活动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善于应用,一般来说,保持较长久的记忆。他还认为:发现是一种乐趣。通过“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例如在教圆柱体体积公式时,让学生拿出圆柱体按切、拼、旋转步骤操作,得出一般的体积公式后,我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将拼成的长方体换一个角度摆放下,你又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他们的发现,原来圆柱体的体积还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而得。学生在认知结构更新完善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开拓。
  三、有效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灵活的运用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如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组合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新异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成果。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从相反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去思维。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常常导致新奇独特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掌握顺向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逆向思路。如“红花比黄花多4朵”让学生不改变题意说出黄花比红花少4朵、红花减少4朵和黄花一样多。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营造氛围,激励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发表意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由的相互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对应的习题,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達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希望自己所教的每一节课能顺顺利利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但在平时的课堂中,总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使本节课不能按原计划如意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有处理课堂中“突发”情况的能力,就是要具有课堂应变能力,这也是教师基本素养的体现。  一、什么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所谓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圆满完成教学任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当然,这些活动的设计要紧扣相应的教学内容,也要符合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使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同步协调地进行。  一、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验学习乐趣  英语
在数学教学中,注意通过儿童动手操作来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观察、思考、叙述,促使知识内化,发展儿童思维能力,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进行新课前的复习  数学课能否顺利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落实双基发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新课前的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进行新课前的复习,能收到好效果。如:在教“得数是10的加法笔10减几”(
【摘要】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老子提出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而我想借用一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如同“烹小鲜”,可以烹出美味来。这就要我们关注学生的需求,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择好“主菜”;适时追问结果的由来,煮熟“主菜”;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配好“主菜”;实施因人而异的评价,调好“主菜”;设计特色生动的作业,盛好“主菜”,烹出美味的数学课堂,让我们的孩子们吃得更为用心、开心与信心!  【关键词】关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