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近似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突出物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简化处理和演算过程.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物理问题的几种近似方法。
【关键词】:物理问题 主要矛盾 近似处理
在物理学中近似处理问题的理论依据是,物理学是以实验为主导的科学,在物理实验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取关键数据,舍弃次要微小的数据.那些认为近似数据是不准确的,是粗略的,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在处理物理问题和数据时,虽然有所近似,但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结果仍然是科学的和有效的.
用近似法处理物理问题常用方法的有:①计算平均值,②进行估算,③数学方法,④忽略次要因素.下面我们以实例分别论述几种方法的应用.
1、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例1、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最怕碰到飞鸟,如果碰到飞鸟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 若某飞机以400m/s的速度飞行的过程中碰到一只m=0.5kg的飞鸟,求飞鸟对飞机的碰击力有多大?
解析:飞鸟与飞机的碰撞过程的冲击力是一个变力,我们一般近似处理为平均作用力;并且认为飞机和飞鸟是作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鸟的速度与飞机相同;又根据飞鸟的速度远小于飞机的速度,将鸟的速度忽略不计,由动量定理我们近似得到:
即飞鸟对飞机的碰击力有40 万牛顿,可见这个力是很大的.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只是求了平均作用力,这里好象不够精确,但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只要说明飞鸟对于飞机造成威胁就可以了.这种用计算平均值处理的物理问题还有很多,如打击力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2、用估算的方法近似处理物理问题
例2、某运动员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 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以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m/s2).( )
A. 2 m/s B . 4 m/s C. 6 m/s D. 8 m/s
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的重心在跳高时约升高了0.9m,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知识有:= 2gh v0= = 2×10×0.9 姨=4.2 (m/s),即选择B答案.
例3、据有关科学测定,在平直的公路上以一般的速度行使的单车,所受的阻力是人和车总重量的0.1倍,请估算骑单车者的功率?
解析:根据一般情况,人和单车的质量大约为100kg,速度约为6m/s,则骑单车人的功率为:
P = Fv= fv =kmgv =0.1×100×10×6 =600(W).
3、利用合理的数学近似进行处理
例4、如图1所示,U=3V,R1=2kΩ,R2=20Ω,R3=10kΩ,RA=2Ω,估算电流表的读数.
解析:由于(R3 +RA)>>R2,所以并联部分的电阻近似等于R2的阻值,则并联部分的电压为:
例5、试证明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其振动可以视为简谐振动.
证明:如图2 所示,当摆球运动到BOC弧线上的某点时,设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沿悬线方向的分力F′跟悬线的拉力T的合力指向悬点,充当摆球沿圆弧运动的向心力,它只改变摆球运动的方向,不改变摆球在圆弧上运动的快慢.因此,在研究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时,不需要考虑向心力,只考虑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F 就可以了.
重力mg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为F=mgsinα.当α 很小(小于5°)时,圆弧可以近似地看成直线,分力F的方向也在这条直线上,OP就是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设摆长为l ,因为sinα≈ xl ,所以F=-x,负号表示力F总是跟位移x的方向相反,由于m、g、l的数值是定值,可以用一个常数k 来表示,上式可以写成F=-kx.即单摆在摆角不超过5°时,其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
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我们经常用到数学的近似公式.如在θ 很小时,sinθ≈tanθ≈θ,cosθ≈1;在T=2π 中,π≈;当a>>b 时,a+b≈a,+≈;当a≈b 时,≈,等等.借用这些近似公式,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用忽略的方法进行处理
例6、如图3 所示,线路电压为220V,每根导线的电阻为r=0.5Ω,每个灯泡的电阻为R=1210Ω.学校里有200盏同样的灯泡并联在电路上,求:①只打开一盏灯;②灯全部打开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少?
解析:①只开一盏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U,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
上式中R=1210Ω,=0.5Ω,即=<<1,此时线路电阻的分压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灯泡的实际功率近似为:P=== 40(W).
在用近似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后,我们往往要判断这样的处理是否合理,最好的方法是进行验证。第一是从理论上进行验证,看近似是否符合物理定理和规律;第二是进行实践验证,看近似的结果是否与与实际相符合。
从上面的几例我们可以看出,合理地运用近似的方法,可以避免繁冗的运算。特别是对于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合理利用近似能够轻易解决。因此我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如果能够灵活地掌握近似的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玉霞牛顿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物理教学2002 02
2、李中林运用牛顿定律计算有关问题的探讨物理通报2003 8
3、郑西光谈机械能与动量的类比学习中学物理2003 7
4、周家宝机械能守恒判断中的陷阱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 11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物理问题 主要矛盾 近似处理
在物理学中近似处理问题的理论依据是,物理学是以实验为主导的科学,在物理实验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取关键数据,舍弃次要微小的数据.那些认为近似数据是不准确的,是粗略的,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在处理物理问题和数据时,虽然有所近似,但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结果仍然是科学的和有效的.
用近似法处理物理问题常用方法的有:①计算平均值,②进行估算,③数学方法,④忽略次要因素.下面我们以实例分别论述几种方法的应用.
1、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例1、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最怕碰到飞鸟,如果碰到飞鸟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 若某飞机以400m/s的速度飞行的过程中碰到一只m=0.5kg的飞鸟,求飞鸟对飞机的碰击力有多大?
解析:飞鸟与飞机的碰撞过程的冲击力是一个变力,我们一般近似处理为平均作用力;并且认为飞机和飞鸟是作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鸟的速度与飞机相同;又根据飞鸟的速度远小于飞机的速度,将鸟的速度忽略不计,由动量定理我们近似得到:
即飞鸟对飞机的碰击力有40 万牛顿,可见这个力是很大的.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只是求了平均作用力,这里好象不够精确,但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只要说明飞鸟对于飞机造成威胁就可以了.这种用计算平均值处理的物理问题还有很多,如打击力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2、用估算的方法近似处理物理问题
例2、某运动员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 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以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m/s2).( )
A. 2 m/s B . 4 m/s C. 6 m/s D. 8 m/s
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的重心在跳高时约升高了0.9m,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知识有:= 2gh v0= = 2×10×0.9 姨=4.2 (m/s),即选择B答案.
例3、据有关科学测定,在平直的公路上以一般的速度行使的单车,所受的阻力是人和车总重量的0.1倍,请估算骑单车者的功率?
解析:根据一般情况,人和单车的质量大约为100kg,速度约为6m/s,则骑单车人的功率为:
P = Fv= fv =kmgv =0.1×100×10×6 =600(W).
3、利用合理的数学近似进行处理
例4、如图1所示,U=3V,R1=2kΩ,R2=20Ω,R3=10kΩ,RA=2Ω,估算电流表的读数.
解析:由于(R3 +RA)>>R2,所以并联部分的电阻近似等于R2的阻值,则并联部分的电压为:
例5、试证明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其振动可以视为简谐振动.
证明:如图2 所示,当摆球运动到BOC弧线上的某点时,设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沿悬线方向的分力F′跟悬线的拉力T的合力指向悬点,充当摆球沿圆弧运动的向心力,它只改变摆球运动的方向,不改变摆球在圆弧上运动的快慢.因此,在研究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时,不需要考虑向心力,只考虑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F 就可以了.
重力mg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为F=mgsinα.当α 很小(小于5°)时,圆弧可以近似地看成直线,分力F的方向也在这条直线上,OP就是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设摆长为l ,因为sinα≈ xl ,所以F=-x,负号表示力F总是跟位移x的方向相反,由于m、g、l的数值是定值,可以用一个常数k 来表示,上式可以写成F=-kx.即单摆在摆角不超过5°时,其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
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我们经常用到数学的近似公式.如在θ 很小时,sinθ≈tanθ≈θ,cosθ≈1;在T=2π 中,π≈;当a>>b 时,a+b≈a,+≈;当a≈b 时,≈,等等.借用这些近似公式,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用忽略的方法进行处理
例6、如图3 所示,线路电压为220V,每根导线的电阻为r=0.5Ω,每个灯泡的电阻为R=1210Ω.学校里有200盏同样的灯泡并联在电路上,求:①只打开一盏灯;②灯全部打开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少?
解析:①只开一盏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U,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
上式中R=1210Ω,=0.5Ω,即=<<1,此时线路电阻的分压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灯泡的实际功率近似为:P=== 40(W).
在用近似的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后,我们往往要判断这样的处理是否合理,最好的方法是进行验证。第一是从理论上进行验证,看近似是否符合物理定理和规律;第二是进行实践验证,看近似的结果是否与与实际相符合。
从上面的几例我们可以看出,合理地运用近似的方法,可以避免繁冗的运算。特别是对于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合理利用近似能够轻易解决。因此我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如果能够灵活地掌握近似的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玉霞牛顿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物理教学2002 02
2、李中林运用牛顿定律计算有关问题的探讨物理通报2003 8
3、郑西光谈机械能与动量的类比学习中学物理2003 7
4、周家宝机械能守恒判断中的陷阱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 11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